撰文 / 《财经天下》周刊 周梦婷
编辑 / 田晏林
如果说在中国的动漫市场里,有哪个作品的后劲可以被期待与迪士尼的IP比肩,《熊出没》绝对是候选者之一。
这不仅因为其背后的出品方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强方特”)是国内最接近迪士尼模式的团队,更在于这部系列电影本身拥有的庞大基础受众和良好的制作水平,为中国电影工业化提供了借鉴样本。
2月1日上映的《熊出没·重返地球》是《熊出没》系列的第八部动画片大电影,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单日票房持续破亿,位居票房榜前三。上映20天后,该片累计票房更是达到8.84亿元,创下该系列电影的历史新高。
作为霸屏“春节档”8年的动漫IP,《熊出没》成为华强方特的金字招牌,每年不少于2亿元的票房都能为其提供一笔可观的收益。
但华强方特最主要的营收来自主题公园,在疫情的不确定性和国外竞争对手的“入侵”下,这家公司的业绩遭受了极大冲击。
不过相比这些“外患”,“内忧”对华强方特或许有着更为致命的影响。随着中国动漫产业的持续发展,尽管出品方将“熊出没”IP运用到极致,但再成功的IP也存在有朝一日无法打动观众的风险。
华强方特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近些年也在不遗余力地开发其他IP,但收效甚微。
高票房难“救”出品方
2012年,《熊出没》动画片在央视综合频道一经播出,剧中熊大、熊二、光头强等角色瞬间收获无数粉丝。不久,出品公司华强方特陆续推出《熊出没·过年》《熊出没·年货》两部网络大电影。2014年首部院线电影《熊出没·夺宝熊兵》锁定春节档,当年斩获了2.48亿元的票房,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部突破两亿票房的国产动画。
一战封神后,“流水的春节档,铁打的熊出没”开始在坊间流传。的确,除2020年因疫情撤档过一次外,“熊出没”系列的院线电影每年都保持上映一部的传统。
电影院里,一位观影后的小学生说,每年的贺岁档,爸妈都会陪他一起看《熊出没》,已经成为家庭惯例,没有一年落下过。许多家长也表示,电影帮他们找回了童年的感动。在猫眼评分上,这部新上映的《熊出没·重返地球》获得了9.4的高分。
而在评分更严苛的豆瓣上,网友给出的评价也不低:“这部电影很适合小孩看,3D也做的很好,每年都在贯彻爱及亲情的主题。”特别是那句“今年发生的灾难,第二天人们就忘光了”的台词,让该网友感慨,表示很期待下一部。
“熊出没系列电影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电影,经过多年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受众基础,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观影观众,所以每年的票房都很好。”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影视编剧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在他看来,由于“熊出没”这种题材和体量的片子受众群体相对固定,同时在电影市场整体萧条的情况下,其他动画制作方想去分这块小蛋糕并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在票房方面,即使历经8年,《熊出没》依旧坚挺。
这部电影的吸金能力在业内有目共睹。2016年电影仅上映3部时,总票房只有8.3亿元,华强方特单靠动漫授权商品的价值就高达20亿元。2016年至2019年,华强方特的净利润从7.11亿元增长至8.13亿元。
如今,该系列电影连映8年,累计票房超过41亿元,且新片还未下架,后续票房预计还会增长。
但仅靠“熊出没”这个IP,却不能让华强方特高枕无忧,横亘在企业面前的仍是一场待解的困局。
作为仅次于华侨城的国内第二大主题公园运营商,华强方特拥有方特主题乐园、方特动漫、文化产品等业务,2019年招股书显示,其控股的77家子公司中有40多家常年处于亏损状态。乐园业务亏损最严重的厦门方特,2018年亏损1.16亿元;其次是芜湖方特,2018年亏损8500多万元。
更糟糕的是,疫情出现后,该集团产业很快陷入困局。2020年华强方特业绩大幅下滑,净利润为4.85亿元,同比下降38.84%,扣非净利润仅为1.50亿元。到了2021年上半年,如果把1.6亿元的政府补助从整体利润表中拆出,华强方特在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604.1万元。
对于业绩下滑,华强方特回复《财经天下》周刊表示,近两年疫情对文旅行业的冲击,华强方特也不能避免,客观上对线下相关主题乐园确实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影响公司发展的基本面。
华强方特“困”在了哪?
与迪士尼先有动画IP,后建起乐园文化不同,华强方特是为了给主题乐园业务提供IP支援,才在2008年成立华强方特动漫有限公司,开启影视制作和动漫创作。
“熊出没”是华强方特打造最成功的IP。由此,该公司逐渐形成了以原创内容为竞争力,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闭环模型,与迪士尼的产业架构类似,核心都瞄准IP与主题公园的共赢发展。
但主题公园属于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前期投入成本巨大,项目回收期长,十分考验企业对现金流的调配能力。这成为摆在华强方特团队面前最大的挑战。
华强方特的主营业务涉及文化科技主题公园和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两个板块,对应的营收来源,第一块来自主题公园的门票和入园后的二次消费,第二块收入则是靠销售自主研制的成套特种电影影片、设备及系统,提供安装调试服务,以及生产数字动漫产品,《熊出没》系列动画片和动漫电影就属于此。
2020年财报显示,华强方特文化科技主题乐园的营收为33.48亿元,同比下滑近两成,尽管2021年上半年,该业务水平有一定回升,但由于华强方特未披露2019年文化科技主题乐园的营收,只能从其整体营收水平推算,2021年上半年华强方特的总营收依旧未达到疫情前2019年上半年的水平。
《财经天下》周刊注意到,从2018年开始,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的营收持续占据华强方特总营收的八成以上。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的营收为17.89亿元,占比高达80.88%;而文化内容产品及服务的营收只有4.1亿元左右。相对于文化内容产品高达73.37%的毛利率,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的毛利率只有42.78%。
再往细拆分,招股书曾显示,在华强方特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的营收里,70%以上是门票收入,入园后二次消费比例不足三成。横向对比国际大厂迪士尼,后者二次消费收入能占总营收的50%以上。最关键的问题仍旧出在毛利率上,营收占比最多的门票收入,毛利率不到30%,而二次消费的毛利率高达60%。
能赚钱的业务却不是占比最高的,华强方特似乎被困在了失衡的营收结构里。然而更大的压力,来自与国际对手的贴身肉搏。
2021年,北京环球影城开业。申万宏源研报显示,开园1个月,环球影城便接待了近60万人的游客量,预计年接待量将达到1200万至1500万人次。与此同时,派拉蒙、默林娱乐等国际巨头也在持续加注中国市场。据赢商网消息,默林娱乐未来将在上海、深圳、成都、北京开设四座主题公园,派拉蒙即将入驻昆明。
在2019年全球主题乐园集团Top10榜单里,华强方特位列第五,排在迪士尼、默林娱乐、华侨城、环球影城之后,高于长隆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华强方特的主题乐园数量是28个,游客总量5039万人,同期的长隆集团,主题乐园只有2个,但总游客量达到3702万人。平均算下来,华强方特单个主题乐园的游客数量2019年仅为180万人。以游客量来看,华强方特与竞争对手相比,并不占优。
为走出困境,华强方特从2012年就开始探索“轻资产”的乐园运营模式。但转向轻资产,势必对华强方特的IP开发和运营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
强势IP的焦虑
这些年,华强方特在IP开发、运营上投入的热情,从“熊出没”上可见一斑。
几乎全国每个方特乐园都打造了“熊出没”主题专区,芜湖的方特乐园还特别设有“熊出没”暖心小屋、礼品专营店、餐厅等。为了大量吸引游客,从景观、游乐项目里面大量融入“熊出没”元素,方便粉丝与“熊大”、“熊二”等卡通人物亲密互动。
为拓展上下游产业链,除了主题乐园、文创产品,华强方特还将“熊出没”IP衍生至酒店、水上乐园、文旅小镇等项目上。2021年4月,华强方特倾力打造的“熊出没酒店”在天津市开业,之后又在徐州、台州等地规划落地。强势IP被运用到极致。
演艺界有种说法“一个演员把角色塑造得太成功也不好,容易将其限定死”,成功塑造了“熊出没”IP的华强方特亦是如此。
华强方特不是没考虑过进一步扩张“IP版图”,也曾推出过《小鸡不好惹》《生肖传奇》《小虫虫有大智慧》等近30部系列动画片、动漫电影,但都反响平平。公司还尝试与国际知名IP合作运营《奇迹少女》以及合作重制的《太空鼠一家》,在上线各大视频平台后,效果依旧差强人意。
2021年7月,由方特动漫耗时五年打造的奇幻动画《佣之城》登陆院线,与《熊出没》的受众不同,这部电影的目标群众是14-30岁之间更高年龄层,在宣传时也表示这部电影拥有震撼的视觉盛宴,极致的声临奇境效果。
然而,这部被华强方特寄予厚望的作品,终究还是失败了。《佣之城》最后仅收获了6299.7万元的票房,豆瓣评分仅5.8分,未及合格线。此前,华强方特还计划在2021年和2022年推出该系列第二部、第三部,如今面对《财经天下》周刊的询问,官方并未给予正面回答,只表示,因疫情对文旅行业的冲击,《佣之城》受到了一定影响。
每年的“春节档”“暑期档”,对中国电影来说,都是一场大考。没有过硬质量的作品,很难在国内院线市场抢得“一杯羹”。其实像《熊出没》这样,连续8年让观众叫座的动画电影,仔细数数并不多。
但在国内影视动漫高速发展的当前,任何老牌IP都没有绝对的安全。今年贺岁档儿童电影,除了《熊出没》,“喜洋洋”IP也推出了大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筐出未来》。前述资深影视编剧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像《熊出没》《喜羊羊》这类儿童向动画贺岁档,后续面临的问题不是有没有IP可以复制,更主要的是有没有动画制作方愿意试水贺岁档。
最近上映的《小虎墩大英雄》儿童电影,虽然票房远不及前两者,但至少证明还有制作方愿意尝试,愿意推出更多儿童向动画贺岁档。而这些,在未来都有可能成为灭掉《熊出没》的“凶手”。
对华强方特来说,这是一个不得不警惕的信号。一方面要延续“熊出没”IP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要尽快孵化出更多优质IP,走出经营困局。或许这样,才能创造一个中国版“迪士尼”的神话。
(图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