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文珂
“阵痛”后的曙光,终于在一项项名列前茅的榜单中显现,并照耀着前进的方向。
4月1日,2021年度山东省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结果正式对外公示。结果显示,在山东各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等次中,淄博位列“一等”,仅次于潍坊。
不仅如此,淄博还荣获新旧动能转换、守牢发展和安全底线两项单项奖励。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20年,淄博在这项考核结果上还位列最后一等——“四等”。
一年时间,从“四等”变“一等”,名次提升的背后,反映的是淄博产业度过阵痛期后的奋起直追——跟散乱污企业说再见后的淄博,迅速培育四新经济、壮大“四强”产业……
而这也正为这座城市注入新的动力与生机。
全国第三
2021年11月,工信部对外公示拟认定的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名单共有118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141个单项冠军产品入选。
官方数据显示,自2016年工信部首次发布《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至今,在全国范围内六批次共认定了单项冠军848家。其中,单项冠军示范企业455家、单项冠军产品393家。
具体到山东,上述六批次共产生109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与36个单项冠军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109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淄博占17家。
17家是什么概念?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总量最多的城市是宁波,有35家之多;排名第二的是杭州,有22家;北京与淄博各有17家,并列该项全国榜单的第三位;排在第五的是青岛,有14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发现,淄博的这17家企业大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比如鲁阳节能、金城医药、东岳高分子、鲁泰纺织等。
以东岳高分子为例,作为第四批入选的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东岳集团旗下的这一企业的聚四氟乙烯,是其“拳头”产品之一。
事实上,在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对外公示时,通过复核的第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也一并对外公示。其中,同属于东岳集团的山东华夏神州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华夏神州)成功通过复核。
东岳集团方面表示,即便拥有了两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但锚定更高发展目标的他们,愿景远不仅限于此。
今年2月25日,华夏神州锂电级PVDF项目随着淄博全市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作为东岳集团5.5万吨规划的神舟万吨PVDF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夏神舟万吨PVDF项目为国内单套规模最大,项目主导产品用于动力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池等行业。
对此,业内的评价是,这不仅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所需关键材料打破了国外垄断,也把东岳集团打造成为任何环节都不受制于人的PVDF全产业链,并有力支撑“双碳”和新能源产业的自主健康发展。
对此,外界的评价是:仅东岳集团旗下就有两个高精尖的“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这或将是淄博企业向产业高端化迈进的一个缩影。
“减出活路”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淄博一方面迫于环境压力不得不清理上万家“散乱污”企业,另一方面,在力推优势企业迈向产业高端化的同时,当地也下大力气培育新经济,抢占新赛道,使得新动能日渐壮大。
可以说,减法与加法的同步重叠,表面看在短时间内对淄博整体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但在深层次上却为淄博打开了另一个发展方向。
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去年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就曾表示,淄博过去3年时间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04万家,既降低了能耗和排放,也为新动能打开了成长空间。
数据显示:在化工产业,淄博通过实施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化工园区由28个减少到6个,化工企业从1135家减少到524家。
不过,做减法不是简单的量的增减,如果去掉了落后产能,产业结构、产品质量仍原地打转,一切还停留在中低端,那就失去了做减法的本意。
因此,淄博在推进过程中,坚持“优进”与“劣退”同步进行,不仅仅把眼光聚焦在“减”上,还把出发点放在新动能的同步培育上,真正实现“减出活路”。
如今,淄博先后3次因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2020年,淄博化工业总投资791.9亿元的50个项目列入省高端化工项目库、列全省第1位,竣工达产后,预计可增收1425亿元,精细化工、聚氨酯产业集群入选省“雁阵型”产业集群名单。
不仅是化工领域,作为淄博的主导产业,淄博围绕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同样是在2021年1月,淄博针对“四强”产业发布69条“金政”。而在制定出台“四强”产业业攀登计划总体方案及分产业行动计划基础上,淄博对标深圳、苏州、青岛等国内省内先进地市,分产业启动了“四强”产业“一业一策”起草工作。
如今,淄博“四强”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8.9%,“四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7.1%……
一切的一切,都在印证淄博官方力推产业向中高端转型策略的成功。
链接未来
而产业进军中高端后,还需延链并持续补链,并形成产业规模集群。
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2021年,淄博制定出台《淄博市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
方案要求,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通过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力争到2023年,产业链规模突破3300亿元,百亿元级产业链达到16条;到2025年,产业链规模突破4600亿元,五百亿元级产业链达到6条。
作为承担“三区一窗口”的淄博高新区,为产业链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22年,重点产业链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链规模突破800亿元,百亿级产业链达到两条以上……
目前,总投资685亿元的16个高端产业项目落地淄博高新区齐鲁储能谷,初步构建了国内链条最长、最齐全、最高端的新能源产业链,预计今年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打造2000亿级产业集群。
不仅如此,一个最新的产业链案例亦在淄博齐鲁化工区上演。
3月31日,淄博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继丙烯腈装置之后,己二胺装置作为己二腈下游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
这标志着距实现己二腈国产化、形成完整的尼龙产业链更进一步,同时,也为高端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延链聚合、集群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官方规划,天辰齐翔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包括100万吨/年尼龙新材料、50万吨/年己二胺、50万吨/年己二腈并联产50万吨/年丙烯腈。
2021年中旬,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及“链主”企业名单,天辰齐翔新材料有限公司入选新材料产业特种尼龙产业链以及苯——聚酰胺——尼龙新材料——纺织和工程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梳理发现,作为天辰齐翔的股东之一,齐翔腾达也将给天辰齐翔提供丁二烯、丙烯、蒸汽和副产的氢气,有助于盘活齐翔腾达富余产能,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正如官方所描述的那样,到2025年,淄博将加速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程,力争重点产业80%的优势企业技术装备总体水平达到同期国内领先水平,培育一批过百亿元跨越型“旗舰”企业,引领传统产业的产业链向两端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
志向高远,目标宏大。
从关停万家散乱污到单项冠军全国第三,产业转型的淄博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