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如历劫”,这是大多数车主在日常最能产生的共鸣。车位紧张引起的停车问题屡见不鲜。尤其在早晚的出行高峰,堵车堵到“神龙见首不见尾”就算了,办事十分钟,停车半小时的困扰还频频发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停车难已经成为了许多城市共有的“城市病”。截止2022年年前,全国范围内还有近8000万停车位的缺口。尤其是客流和车流相对集中的主城区。
停车难成为全国的城市病
据了解,全国有79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而更高的汽车保有量就意味着需要有更多的停车场,才能满足出行需求。
在这些停车难多发的城市中,不难发现人口的重要作用。例如深圳,常住人口的平均年龄不到33岁,算得上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西安也是近些年人流如织的网红城市;还有青岛、宁波、佛山等千万级人口城市。因人口数量多,停车位供不应求是常态,而兰州停车难的原因还不止如此。
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在兰州,小区里车头贴车尾一位难求,商场口和餐馆旁停车更是成了拼胆量、碰运气的技术活,游戏里“抢车位”的急迫更是上演到了生活中。
除了车多位少,一是因为兰州市城区道路交通极为脆弱,与新兴城市不同,兰州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历史遗留的道路交通问题,并且基础设施陈旧,立体交通建设不完善;第二,人流密集的地方没有足够的车位,而人流稀少的地方停车位却在闲置,停车场利用率有待提高;第三,停车信息不对称,城市道路违停突出。
因此,大多数人一到停车时就好像无头苍蝇,找不到车位只能硬着头皮停,停车难、停车乱的现象愈加严重起来。对症下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
化解难题多方全面齐下手
截止2021年底,兰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了120万辆,而兰州市的公共停车位仅有不到3万个,远低于每百辆小汽车公共泊位不少于20个的国家标准。
针对停车难问题,2022年6月,《兰州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出台,其中明确提到,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引导和鼓励项目投资单位在试点项目的概念性方案设计及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规划新建、扩建停车设施,缓解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内停车难问题。
近几年,兰州市在西关十字等人流密集地段修建了多个立体停车库,和以前单一的路面停车相比,立体停车库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并能够依靠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机电设备和控制系统,将车辆存至指定停放地点,实现各类车辆的快速存取。
随着生活物质条件提升,未来机动车的数量还会持续增长,只有让停车位的数量跟得上车辆增长的速度,才能让车主的幸福指数一起增长。相信在多方努力下,开得出、停不下的现象能够得到妥善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