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有朋友在恰西,我可能至今不会知道这个名字。2014年,我从甘肃进入新疆时,一位在新疆开民宿的朋友问我要不要到她那里玩?我问她在哪里,她说恰西。这名字倒是挺好听的,不过一开始我并没计划去。只是后来路线有点偏了,从哈密到了吐鲁番、库尔勒,又翻过天山到了巴音布鲁克,朋友说到她那里不远了,于是途经那拉提,到了巩留县,再到了恰西。
那时在敦煌结伴了两个女生,一起进入的新疆,沿途都是坐的火车和班车,现在想起来,其实真有点折腾,但是当时却觉得非常开心和快乐。只是从巩留到恰西的路感觉好遥远,当时已经没有班车了,我们在路上拦了一辆拖拉机,开车的是一个哈萨克族大叔不太会说汉语,我们问恰西,他一个劲地点头。说实话最后一段路有点吓到我们,跟未修路前的318一样,狭窄、弯多、颠簸,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如果遇到会车,只能倒退。
初到恰西时,并没觉得惊艳,可是呆着呆着却开始喜欢上这个地方了,这里处于天山脚下,有草原、雪山、森林、峡谷,有羊群、马群,还有骑马飞奔而过的牧马人,更重要的是这里很少游客,可以看到原始的牧民生活。我们一呆就是半个月,其实每天的日子都非常普通甚至于有点无聊,但是当我们离开后,却开始怀念起那个地方来。
所以时隔四年后,也就是2019年7月,我再次到新疆,又去了恰西。四年的时间,这个曾经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呢?最大的变化就是泥泞的道路变成了铺面公路,虽然路面依旧很窄,可是不再颠簸了。也可能因为路修好的缘故,游客比2014年时多了一些,但相比新疆伊犁其他有点名气的地方,依然算是比较安静的。
依然住在朋友的民宿,只是这次是我一个人。每天早上朋友都会端来一盆鲜牛奶,放到锅里煮了再喝,或者泡馕吃。我问为什么要煮,答曰因为这是刚挤的牛奶,需要高温消毒,内地来的朋友最好加点水一起煮,因为平日喝的盒装牛奶都是稀释了的,如果一下子喝未经稀释的牛奶会拉肚子。
我以前总认为鲜牛奶会有腥味,谁知竟有淡淡的奶香味,喝起来有点甜甜的,清甜,煮开了的牛奶慢慢冷却后还会结奶皮子,据说奶皮子才是最有营养的,新疆人特别喜欢吃,也可以加在奶茶里一起喝。
呆了几天后对周边环境和邻居都有点熟悉了,于是每天早上换成我去买牛奶。第一天去买牛奶就出了点小状况,因为牧民家的毡房都是有栏杆围着,当我打开栏杆时,里面的一只狗一直对我吠个不停,我本是个怕狗之人,站在那里不敢动。后来出来两个哈萨克族小朋友,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小男孩喝斥了一下那只狗,它就不叫了。
小女孩看见我端着一个盆,问我是要买牛奶吗?我说是的。她说你跟我来。于是我跟着她走,那只狗也跟过来,小男孩说不用怕他不会咬人的,我听了刚放松那只狗就咬着我的裤腿,吓得我惊叫起来,两小孩笑了起来,小男孩抱住狗对我说,不用怕,它只是想和你玩,我还是心有余悸。后来知道他们是兄妹,因为上学了所以会讲普通话。
最开始几次都是买的10元,两公斤,后来发现太多了,根本喝不完,当水喝好像有点坏肚子,所以后来便只买一公斤了。除了牛奶,他们家还有奶疙瘩,我买过一次,5元一个,据说是用牛奶做的(因为他们家牛奶太多喝不完所以做成奶制品),非常有营养。只是我咬了一口,便吃不下去了,味道实在太奇怪,但据说新疆人非常爱吃,从小当零食吃。
除了买牛奶,隔三差五也会到他们家买馕,他们家有馕坑,隔几天就会做一次,每次看见他们烧火了我就会凑过去看热闹,等馕出坑就会买上几个,10元三个,刚烤好的馕特别好吃,软软的香香的,皮脆脆的,不加任何佐料就已是人间美味。
因为往来得多了,后来和这两兄妹都熟悉了,哥哥叫叶尔森(刚开始我还以为叫123),妹妹叫娜娜,有时没事他们也会过来找我玩。妹妹主要承担家务,挑水(牧区没有自来水,需要去河里挑水)、做饭、洗衣服,哥哥负责放牛羊,每次看见哥哥骑马就觉得特别帅,从山坡上飞奔而下,俯身捡起一根树枝,看得我惊心动魄又敬佩羡慕。
后来忍不住问哥哥能不能借马给我骑?小人精说60元骑一小时。于是骑着在河边草原散步,后来又爬山(骑马爬山简直是受罪)到山顶草原闲逛。虽然我以前在云南骑过马,可是新疆的伊犁马高大多了,刚开始还真有点害怕,小哥哥一直在前面牵着马,后来倒是敢自己到处走了,可是依然不敢奔跑。
这次又是在恰西呆了半个多月,除了爬山、丛林探险外,兄妹俩倒是给我的旅途带来了不少快乐。旅行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跟当地的小朋友一起玩,因为只有他们依然相信人性本善,只有他们才愿意付出真心与陌生人交朋友。
我是芒果,独自行走中国,欢迎关注芒果旅行日记,每天分享旅途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