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日傍晚,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区发生剧烈爆炸,事故目前已造成100人遇难。黎巴嫩总理哈桑∙迪亚卜称,爆炸是2750吨硝酸铵在港口不当储存6年而引起的。8月5日,楚天都市报记者连线采访多位华人和湖北老乡,讲述亲历一幕。
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陈道勇教授介绍,常温下,硝酸铵是一种稳定的物质,但在遭受撞击、摩擦、电火花等高温高压条件下,容易发生爆炸。1公斤硝酸铵爆炸的威力相当于0.5公斤TNT,储存量过大导致爆炸后果惨重。
以为隔壁大楼发生爆炸袭击
31岁的杭州人詹尉珍在黎巴嫩工作,亲历了贝鲁特大爆炸一幕。去年7月,詹尉珍被北京平澜公益基金会派到贝鲁特工作,主要对来自叙利亚的青少年和妇女难民进行帮扶救助工作。除了她之外,其余人员都是当地中国留学生和难民营中的志愿者。
当地时间4日下午6时许,詹尉珍正在三楼的办公室办公。突然感觉到房子在摇晃,放在桌子边上的东西往下掉,她以为发生了地震,大脑一片空白。正在想着如何避难时,紧接着又出现一声巨响,周围建筑物的玻璃震碎了一地,她一度以为隔壁大楼发生了爆炸袭击事件。独自一人,又身处异国他乡,她有些慌乱。
大约一分钟后,才恢复正常。詹尉珍走到阳台,看到远处的天空飘着粉红色的烟尘,呼吸道有些不适,楼下路上都是碎玻璃,不少门窗玻璃也裂开破碎。她查看地图发现,自己所在的位置离爆炸中心只有5.6公里。
事发后,詹尉珍心有余悸,去了贝鲁特的邻居家避一避。经历过战争的邻居比较淡定,安慰了她,同时准备收拾东西,到山里躲避。在邻居家待到次日凌晨1时,她先回到自己家,打算接下来去当地华人朋友家借宿。
担心释放的气体可能不利于健康,詹尉珍暂时不敢出门,仅准备采购储备生活物品。当地也提醒公众,建议尽量留在室内,如果外出需要戴两层口罩。詹尉珍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港口区属于当地繁华街区,大型商超、写字楼等建筑物被摧毁,一片狼藉,伤亡惨重,医院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她所认识的中国人基本上平安无事,只是家中在爆炸中受到损坏。目前,詹尉珍正在了解受灾情况,准备协助志愿者开展人道救援工作。
离爆炸点3公里的中餐厅受损较重
“小中国餐厅玻璃都被震碎了,这是我们在贝鲁特的华人周末聚餐的去处,看了好揪心,还好老板明哥没事。”今天,在黎巴嫩的湖北仙桃老乡周先生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
周先生曾在黎巴嫩一家中资公司工作两年,去年才回国。北京时间5日凌晨,得知贝鲁特港区发生爆炸后,他第一时间通过微信联系上了远在贝鲁特的前同事和朋友。
“有一位前同事就在港口附近,宿舍都被震得抖了起来,比地震还强烈。”周先生说,公司餐厅的外墙玻璃全被震碎,满地都是碎玻璃碴。
后来,他又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小中国餐厅受损的照片,连忙通过微信向老板明哥问平安。小中国餐厅和港区的距离只有3公里左右,周先生在黎巴嫩时经常和同事去那里聚餐。这次受爆炸冲击波影响,橱窗玻璃被震碎,餐厅内桌椅也被掀翻。明哥回复周先生,他和员工一切平安,这让周先生放心了。
“第一次亲眼目睹一场爆炸,发生的瞬间真的被吓到了。”8月5日,向楚天都市报记者讲述事发一幕,在黎巴嫩工作的李女士后怕不已。
李女士是东北人,一年前来到黎巴嫩工作,住在离贝鲁特8.5公里外的城市。尽管离发生爆炸的港口区有点远,但发生爆炸时她感到房子在猛烈震动。“还以为发生地震了。”李女士说,当时她吓坏了,等她来到窗户边,看到远处腾起红色的烟雾,这才知道是发生爆炸了。第一次亲眼目睹一次爆炸,事后她连发了两条微博,祈祷大家都平安。
李女士问了自己在贝鲁特的一些朋友,大家都平安无事,但有部分住在离爆炸点较近的朋友家门窗被冲击波损坏。目前,她正在放假,生活方面暂未受到影响。
气浪把人都掀翻了
“爆炸一共有两次,间隔不过几分钟,家里的楼板像跳舞一样波动,气浪都把人掀翻了。”8月5日,侨居贝鲁特的湖北老乡赵颖介绍。
赵颖出生于湖北襄阳,2001年随丈夫侨居黎巴嫩,是中阿文化商贸交流促进会的会长。赵颖一家的房子离贝鲁特港区只有8公里,从家中的阳台朝西眺望,可以看到港区的集装箱和港吊。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
事发时,正是当地时间4日傍晚6时左右,赵颖突然听到一声巨响,感觉自家的楼板都要掀翻了。“2006年黎巴嫩和以色列冲突,贝鲁特也时常有炸弹爆炸,但这次感觉不一样。”赵颖说,这次感觉地板上下波动,约有5厘米起伏,就像是在跳舞一样。一开始,她和丈夫爱德梦以为发生地震了,连忙将家里的电和气断掉,和两个孩子躲进了卫生间。
过了两三分钟,爱德梦可能感觉没什么事了,想走到阳台上去看看。“从阳台方向看去,港区那边都是黑烟。”赵颖说,她担心会有二次爆炸发生,大喊让丈夫不要去阳台,赶紧躲回卫生间。赵颖冲向阳台,想将他拉回来,结果还没到阳台门,二次爆炸就发生了。一个气浪过来,将丈夫掀翻了。丈夫大喊:“Oh,my god!”赵颖说,丈夫也是经历过战争的,这次气浪太强大,显然把他给吓着了。
相对幸运的是,赵颖家的外墙玻璃都是南北朝向,并没有受冲击波的影响。“冲击波相当于从我们家西边的阳台擦了过去。”赵颖说,但周围的邻居家就没那么幸运,很多人家里的玻璃都被震碎了,她随后听到楼内传来不少小孩的哭声。
爱德梦在北京学过中医,家里也有处理伤口的工具。五名邻居被碎玻璃碴给划伤,先后来到赵颖家里,请爱德梦帮忙包扎和处理伤口。
爱德梦帮邻居处理伤口
赵颖说,爆炸发生后她多方联系当地的华人朋友,确认他们是否平安。她知道上海一家重工企业在贝鲁特港区有港吊,她很担心在那里工作的同胞的安危。
令赵颖欣慰的是,她打通了这家企业员工的电话,得知他当日并没有去港区,这才松了一口气。“他们那离爆炸点不过1公里,不过他们公司的港吊都没有倒掉。”赵颖说,不过港区不少集装箱都损毁了,贝鲁特是黎巴嫩乃至中东地区重要的港口,悲观估计,港区到今年年底都不能投入使用,集装箱装卸暂时只能转到黎巴嫩北部的的黎波里港,但那里只有两个港吊,远远比不上贝鲁特港区,因此这次爆炸对黎巴嫩经济影响很大。
当地居民躲进防空洞避难
“手抖着给好朋友发信息,眼泪打转着絮絮叨叨把他们念进防空洞。”爆炸发生后,中国女孩小西(化名)发朋友圈,为身在贝鲁特的朋友祈祷。
小西曾在美国学习电影,在留学期间曾到黎巴嫩交流和学习,结识了当地的朋友。得知贝鲁特港口区发生爆炸后,她第一时间通过社交媒体联系了远在贝鲁特的朋友Serge和Sam。Serge告诉她,当时他们在贝鲁特一家餐馆拍摄电影,餐馆离港口区不远,被强大的冲击波损坏。Serge和同伴们都吓坏了,万幸的是大家没有大碍。
图片来源:微博网友
随后,Serge赶回位于贝鲁特周边山区的家中。因为担心爆炸会引发空气污染等问题,Serge和家人躲进了自家房子底下的防空洞。
小西说,黎巴嫩曾饱受战火摧残,Serge还没出生的时候,他的三个叔叔就消失在了炸弹的灰烬中。另一个朋友Sam在5岁的时候,目睹爸爸在黎以冲突中死去,他自己的肚皮也被燃烧的弹片划过,留下巨大的伤疤。
也因为如此,当地不少居民都在自家挖了防空洞。Sam也住在贝鲁特周边的山区,爆炸发生后他和家人也躲进了防空洞避难。
专家:2750吨硝酸铵相当于1375吨TNT炸药的威力
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5日证实,一名中国公民在爆炸中受轻伤,伤者是一名在黎中资企业员工,被碎玻璃划伤,已接受救治。据黎巴嫩红十字会统计,截至5日晨,爆炸已造成100多人死亡,另有4000多人受伤。目前救援行动仍在继续,伤亡数字预计会进一步上升。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据黎巴嫩国际广播集团报道,黎巴嫩最高国防委员会在会议上宣布,贝鲁特爆炸事件是由于易燃易爆品引燃了2750吨硝酸铵。2014年,一艘轮船在开往非洲时,因船只出现问题,这些硝酸铵需被卸载,随后便卸在了贝鲁特海港12区。
“前一阵子,在检查仓库时,发现仓库硬件设施急需维护,库门需要加紧。并且要求贝鲁特海港有关部门配备警卫人员,任命仓库负责人,进行仓库维护。”据一份安全报告显示,“工作人员在焊接存有炸药的库房门的过程中,焊接火花引燃了仓库中的炸药,这导致在另一库房中存放的硝酸铵爆炸。
湖北省化学工业研究设计院陈道勇教授向楚天都市报记者介绍,硝酸铵是源自硝酸的铵盐,最早由欧洲人发明制造,主要用于农业化肥和炸药,目前主要用于化工、医药原材料及烟花原材料,在高能炸药中会有添加。
常温下,硝酸铵是一种稳定的物质,但在遭受撞击、摩擦、电火花及高温高压条件下,容易发生爆炸。此外,作为一种氧化剂,如果遇到还原剂,硝酸铵也会发生爆炸。因此,国内外对硝酸铵的生产、运输和储存都有着严格的安全标准。
“1公斤硝酸铵爆炸的威力相当于0.5公斤TNT。”陈道勇介绍,此次黎巴嫩贝鲁特爆炸之所以如此恐怖,主要还是因为储存的量太大了,2750吨硝酸铵相当于1375吨TNT炸药的威力。硝酸铵平常比较安全,大家不必紧张,但通过这次事件也提醒企业,严格按照标准作业,不能忽视安全生产。
注意
中国驻黎巴嫩使馆提醒在黎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密切关注黎政府发布的提醒。如遇突发紧急情况,请第一时间报警并与中国驻黎巴嫩使馆联系寻求协助。
黎巴嫩报警电话:112
急救电话:140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24小时):
+86-10-12308
中国驻黎巴嫩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961-3-86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