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去买药,可跑了3家定点医院都没买到药,只能回到工地让父亲多喝开水。幸运的是,父亲只是感冒,几天后痊愈。“虽然吃了很多苦,但我不后悔。因为参与这个工程非常有意义,一辈子都难得碰到。”钟巍巍说。
“在工地上,人少时间紧,无论你职位高低,既要做管理人员,也要当作业工人。”严再阁说,他是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安装机电施工负责人,每天20小时蹲守施工现场,不仅在现场指挥管理,还经常和工人们一起抬配电柜。因为运输材料的车辆排起长龙,配电柜要从2公里外靠人力抬过来,每个配电柜需要20多人抬,人手不足时,他就和工人们一起用钢管抬,沉重的配电柜甚至压弯了钢管。严再阁说,抬完配电柜,20年没干过力气活的他竟然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虽然很累,但很值得。我不虚此生!两山医院工程,体现了大灾大难面前央企的担当。”严再阁连声感慨。
近4万建设者,就这样靠挥洒血汗,靠钢铁意志,靠大灾大难面前攻坚克难的勇气,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创造了短时间内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奇迹。
面对红区跟我上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们,承受的不仅是超越极限的劳累,还有疫情防控的巨大压力。医院施工期间,正值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25000名建设者24小时两班倒不停歇施工,存在着疫情防控风险。
为确保施工人员防疫安全,建设指挥部建立了“5384”防疫工作体系——在办公区、工人生活区设置5处固定的红外线测温仪,在施工现场设置3处流动测温点,8位管理人员随身携带测温仪现场巡查测温,确保所有作业人员每天测体温不少于4次,每天对工地各个区域进行数次消杀。开工至今,施工队伍零事故、零感染。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毕竟是传染病医院。在日夜施工奋战时,工人们忘记了恐惧。然而随着医院建成陆续交付使用,收治第一批新冠肺炎病人,工地上建设者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每当救护车呼啸而过,工地上顿时鸦雀无声,一片死寂。时常有病人慕名而来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给工人们带来了心理上的恐慌,有个别工人悄悄离开。
“危急时刻怎么办?靠党组织的力量!我们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党员带头上,党员带着大家干,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了关键作用,稳住了施工团队,稳住了人心。”陈卫国回忆说。
参建雷神山医院项目的6个单位组成6支“尖刀连”,党支部就建在连上。1月28日下午,雷神山医院项目指挥部临时党委为6支党员突击队、7支青年突击队授旗,120余名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宣示决战决胜的坚定决心。1月31日,金晖毅然申请入党,2月2日,他在火神山光荣地火线入党。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交付使用后,一部分建设者留下来继续做医院的维修保障工作。他们经常要进入医院的红区(污染区)和黄区(半污染区)维修,面临着较高的传染风险。
2月12日,肖帅和一位工人身穿防护服,准备进入火神山医院病房维修。在住有新冠肺炎病人的病房门口,这位工人停住脚步,不敢进去。肖帅对他说:“这不是普通的施工,我们守住这道门,就为全体中国人守住了健康,你跟着我进!”说完,肖帅第一个走进病房。这位工人深受感动,也跟着进去。在病房里他们维修马桶和电路,整整忙了两个多小时,走出病房时已是浑身大汗。“当时我也有些后怕,但我是有着7年党龄的党员,要对得起党员这个身份。我为参加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工程而自豪!”肖帅告诉记者。
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近4万工人兄弟的艰辛付出和钢铁意志,是创造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奇迹的核心密码。“跟我上!”“跟我进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施工现场一个个党员和干部们的行动,激励着广大工人兄弟齐心协力,迎难而上。
2月10日以后,为保障建设者们的健康,中建三局给全体工人发放隔离补贴,26000人回家自行隔离,还有5000名维保人员和留观人员集中隔离。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张华承担着129名工友的留观任务,她每天在微信群里提醒工友们领口罩、注意保暖。有任何头疼脑热,工友们也会第一时间联系张华。3月8日凌晨,一位留观工友突发肾结石,张华提醒工友多喝水,以多跳动的方式来缓解症状,并迅速联系医院,带工友去医院治疗。“工友们总会在我的朋友圈留言表达感谢,但我更应该谢谢他们。”张华说。
医院建成交付后,多数建设者默默离开,有些人又转战其他工程,有些人奔赴他乡参与复工复产。但是,武汉不会忘记他们!他们是抗疫的英雄!是沉默的英雄!
在他们中流传着一首诗:“不必记得我是谁,因为,我已经收获了,在逆行的路上!”
(光明日报武汉4月5日电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报道组成员:光明日报记者蔡闯、张勇、王斯敏、张锐、李盛明、安胜蓝、刘坤、姜奕名光明日报见习记者陈怡光明网记者季春红、蔡琳、李政葳)
《光明日报》( 2020年04月06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