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登上山顶向下俯视,此前久闻的“网红”峡谷映入眼帘,山川犬牙交错,形成秀美的W形曲线,由于形似三峡,网民称之为“小三峡”。
“以前这里没有像样的路,汽车开不进来。直到自驾路修通,与世隔绝的风光才为人所知。”乳山市诸往镇党委书记姜丰波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威海的山,峻幽、奇险、秀美,别具文化韵味。文登区的天福山,群山拱卫,林木茂盛,山泉甘洌,环境幽雅,因古称“天赐福地”得名;荣成市的九顶铁槎山,九项连绵,众峰宛如雾海扁舟,《封神演义》《西游记》《杨家将》对这座名山均有描述,自古有“大东胜境”的美誉;还有因石赤山红而成其名的赤山,佛、道、儒文化在此共生共存。
有了这条公路,游客的足迹可以遍布威海各地,从而拉长了游览时间。以往,来威海的游客以“一日游”和“过路游”为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深度游”。威海荣成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洪臣介绍,过去60%以上是省内游客,50%以上为团队游,今年发生了明显改变,暑期游客画像表明,53%的游客为外省游客,73%的游客为自驾游、高铁游,团队游仅占比不足20%。
“今年8月,威海市每日平均持证住宿人数为3.28万人,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5%。星级饭店8月以来日平均营业收入240万元,环比增长20.1%。”威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推广科科长于英娜说。
纵览古今,这是一条文化之路
旭日东升,晨光照在威海湾内的刘公岛上,自驾路通向海边,与这个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的小岛隔海相望。这里曾是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北洋海军的驻泊基地。震惊中外的甲午海战终结于刘公岛海域,千余名民族忠魂葬身滚滚波涛,小小的海岛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国运兴衰和沧桑巨变。
彼时甲午海战,烽火连天;而今国泰民安,海不扬波。沐着徐徐的海风,记者乘船登岛,多路观光车载着游客探访历史遗迹,并在博物馆、纪念馆和陈列馆中感受百年一瞬。
精忠报国酬壮志,留取雄风育后人。“刘公岛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游客人次常年超过150万,是人们来威海旅游的必到之地。”刘公岛管委会党委书记,威海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震说:“我们认为,不能‘捧着历史文化的金饭碗,挣几个观光旅游的碎银子’,因此把教育功能放在刘公岛的发展首位,锚定‘中华民族警醒之岛’的发展定位,先后打造了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基地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基地,努力让历史题材走出现代价值,为当代发展赋予历史深度,成为这条自驾公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威海因海得名,因海而兴。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依海而居,开启早期文明,这里成为东夷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春秋时期,威海为莱子国地、齐国东莱地,秦代隶属齐都,后隶属胶东郡。相传,秦皇汉武曾经东巡“天尽头”。隋唐起,威海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繁盛,金元时全真教发起兴祥于此;明清为稳固海防设威海卫,取威震海疆之意,威海由此得名。
一条公路看古今。古迹名胜备受瞩目,红色遗迹亦人气高涨,为家庭游、团队研学所欢迎。
在文登区天福山起义纪念馆,学生等团队成为这里的常客,追寻胶东武装抗日第一枪的光辉;在乳山市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八路军战士放弃突围机会、四进三出包围圈救出千余名乡亲的故事,让人为之动容。
同样在马石山下,同样在抗战年代,胶东育儿所300多名乳娘抚育了1223名革命后代。走过70余载历史烟尘,“胶东乳娘”深藏功名。而今,千里山海路的“田家·胶东乳娘驿站”隐匿浅山,静待人们在炊烟古树、青砖黑瓦间追忆过往、缅怀历史。
千里山海路不仅传承了红色胶东血脉,也连接着淳朴的胶东渔家文化元素。
“观天鹅,泡温泉,吃海鲜,住渔家。”这是山东不负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胜眼中的渔家生活。孙胜的团队在荣成市东楮岛村打造了两处乡村民宿,房屋保留了传统海草屋顶和老石墙,打通封闭院落,形成曲折游回的聚落。
孙胜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威海在饮食文化、民风民俗、方言土语等诸多方面,无不散发着浓浓的海味。游客在这里短暂停留,既可以在海洋牧场采摘扇贝、牡蛎,抓河豚,钓螃蟹,也可以在渔村民宿放松身心,感受地道的胶东文化。”
融合乡土,这是一条振兴之路
石墙灰瓦,黄漆木门,翠竹掩映,温泉如玉。在文登区高村镇慈口观村,民宿小院错落有致地散布于鸺鹠山脚下。来自济南的游客孟洪涛一家刚刚办理完入住手续,已是第二次来此小住的他颇有心得:“半个月前就要网约,不然根本订不到。泡温泉、听蝉鸣、数星星,如此诗意的生活,客房不抢手才怪。”
民宿与驿站作为千里山海自驾路上的亮点,也发挥着带动群众致富之效。郁竹苑田园综合体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就在这几年,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一方面,让村民的闲置房流转出来,村民享受租金、分红;另一方面,我们雇用村民农闲时为民宿做清洁。企业、村集体、农户实现‘三赢’。”
对于慈口观村村民张桂珍来说,收拾一个小院能挣60元,每天拿出中午的时间收拾4个小院就能挣240元,不耽误地里的农活。她还把在城里务工的儿子叫了回来,从事生态农业土建工程,每月工资7000多元。
目前,慈口观村已流转房屋90余栋,温泉民宿试运营两年多,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入住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村集体的收入由之前的2000多元增长至89万元。
在威海乳山市南黄镇,镇党委书记是一位性格泼辣奔放的女子,名字也容易让人记住,姓冯,名玫瑰。
“快过来尝尝我们这里的‘齐鲁红’,这可是我们这的名茶!”冯玫瑰一边介绍,一边把茶杯推给记者。“齐鲁红”是南黄镇威茗茶园近年来打造的新品牌,茶色清亮,入口回甘。一杯红茶,蕴藏着南黄镇发展乡村产业的密码。
“千里山海路开通后,我们开始重新思考产业融合发展方向,打造了集生态采摘、旅游休闲、观光度假、生产科研等于一体的茶文化旅游观光园区,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旅游研学。”威茗茶园总经理徐彬说。
“茶庄拉动了周边农户种植茶叶,农户每年能增加100多万元的收入。”冯玫瑰紧接着补充道,以路为媒,以发展旅游消费产业为目标,南黄镇整合乡村特色资源,用茶园、农场、饽饽厂和丑梨园等产业撬动了集体经济发展。
眼下,威海市正抓紧制定“千里山海乡村振兴规划”,让尽可能多的乡村资源借助这条自驾路得以串联、放大。
据统计,2022年7月至8月,威海全市约接待游客177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7.41亿元。
亮眼数据背后,千里山海自驾路发挥了重要作用。途经4个区市、46个街镇、400个乡村、80个乡村振兴样板片区、100个产业基地,这条公路连点成线,串珠成链,旅游产业“一业兴、百业旺”的效应被充分放大。
“走进威海一千里山海的画廊,感受一千里山海的时尚。”下一步,威海将继续以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为引领,全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精品文旅助推精致城市建设,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参与采写:吴飞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