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党云峰则不只是位藏书家,还是正经的读书人,让他骄傲的是,自己的这2万本书,大多数是真读过的,并不是用来充门面的。
书房虽小,阅读空间却可以很大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碎片化,阅读空间和场景也在发生变化。报告数据显示,通勤、马桶、睡前、午休、早起和就餐时正在成为人们的“第二书房”。除此之外,午睡时、早起时、就餐时也成为比较常见的碎片化阅读场景。
走出家门,咖啡厅与书店则成为人们最心仪的外部阅读场所,阅读率分别达到了41.8%和33.3%。
虽然我国书房拥有率不高,人均面积也相对较小。但从意愿来看,绝大多数人对于看书、阅读有着空间的要求。而书房在家庭中,其实不仅仅是看书的地方,作为独立的空间,书房为人们的很多活动都提供了场所:独处、锻炼、娱乐、会客、亲子、创作……“这是一片净土,我可以提升自我,暂离现实,修身养性。”雯雯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总能在书房里重新找回自己。
其实,阅读无处不在,只要心中有书,哪里都是书房。
近十年来,我国各级文化单位联合社会各界,不断地开展着全民阅读的倡导活动,从优质内容出版阅读公共服务建设与阅读活动开展等多个方面,促进着阅读在居民生活中的渗透,使得阅读理念深入人心,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各省都推出了自己的阅读活动品牌,如北京阅读季、三湘读书月、书香八闽、南国书香节等。
近些年,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资金,从省市到县镇都有图书馆、文化馆,截至2019年,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的建筑面积为121平方米。除了公共图书馆之外,城市书房、农家书屋、社区书屋、职工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实体书店、阅报栏等全民阅读基础设施规模数量不断增加,内容资源和设备不断升级,为读者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即使你并不拥有自己的书房,但依然可以在各种场景之下,获得更广阔的阅读空间。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