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者供图)
来接杨勇的救护车司机“全副武装”,有礼貌地询问情况,并记录下了杨勇在俄的第一次体温36度1。“这是我第一次坐救护车。这边的规定是,检测没有感染者也要隔离14天。”杨勇到达豌豆湖疗养院已经是当天晚上11点多,疗养院厨师给他做了顿夜宵:红菜汤和面包。吃过饭后,杨勇终于可以躺在床上睡个好觉了。
“知道我爱吃辣,贴心准备了辣椒酱”
就这样,杨勇开始享受俄罗斯医护人员的免费医疗服务:抽血,口、鼻腔粘液提取化验,还成了当地媒体上的新闻人物。
在隔离的两周里,每天早上9时左右医护人员敲门送饭,“有俄罗斯漂亮小姐姐给我测体温。”一日三餐外加两次茶点是标配,早餐一般是黑面包、奶酪、香肠、西红柿和咖啡;午餐有意大利空心粉配肉丸子、鲜黄瓜;下午送一杯奶和甜品;晚餐有米饭、炸鱼和蔬菜沙拉。
俄罗斯医护人员为杨勇送餐(受访者供图)
由于不懂俄语,杨勇和医护人员沟通基本依靠翻译软件。即便如此,医护人员也会经常询问他“有什么生活上的需求”。听说杨勇手机充电线太短,一位工作人员就给他找来一个插线板直接能连到床头。
俄罗斯隔离医院一餐(受访者供图)
杨勇是重庆人爱吃辣,医护人员得知后就买来了俄式辣椒酱和酱油。“没想到他们对我这么贴心。”杨勇收到时又意外又感动,“医护人员偶尔还会给我送来泡好的方便面换换口味。”
医护人员送来了俄式辣椒酱(红瓶)和酱油(黑瓶)(受访者供图)
杨勇介绍,他在疗养院住的楼有两层,大约50个房间,他一个人住在二楼的一个四人间。开始几天还有人住在其他房间,后来他们都离开了。医护人员基本就只为他一个人服务了。
疗养院为杨勇提供洗漱用品,换洗衣物可以交给护士用洗衣机洗,保洁阿姨每天打扫两次房间。隔离期间,医护人员都特别友善,知道他是健康的,完全没有“嫌弃”他。
杨勇在朋友圈里记录着自己的隔离生活:“吃了睡,睡了吃,估计要长胖了。”14天很快就这样过去了。临出院前的最后一顿早饭,疗养院的厨师给他盛了好大一碗饭。一位医护人员称赞杨勇是个好小伙,很喜欢他,在这里没有添任何麻烦。
3月31日,拿到护照的杨勇终于解除隔离了。临走前,疗养院院长送给他一盒巧克力。杨勇感激地说,“这14天里全疗养院6个医护人员轮流照顾我,太感谢了!本来是不想回国给祖国添麻烦,没想到反而在俄罗斯给大家添麻烦了!”
与医护人员告别后,杨勇接受当地电视台采访,然后跟着警察去提车。“隔离14天,终于自由了!”杨勇早已按耐不住再次驾车出发的心情,但回忆起这半个月的隔离时光,“还是有些舍不得,感觉自己挺幸运的,碰到了一群可爱的人,他们面对疫情依法办事,但更通人情。”
“被俄罗斯人留宿,他和我聊起了命运共同体”
“开始我的流浪生活了。” 解除隔离的第二天,4月1日,杨勇在朋友圈里写道,因为就在3月30日零时,俄罗斯宣布限制出入境。不过,杨勇表示:“这对我的旅行计划影响并不大。我打算备足粮,找个偏远的地方避一避,看看美景,等疫情过去。”
重获自由的杨勇先是用一顿火锅犒劳自己。正吃的时候,一位路过的俄罗斯大叔加入了“野餐”蹭酒喝。结着酒劲儿,两人聊得很投机。得知杨勇正在“流浪”,热情的大叔拉着他去邻居家做客。这位好心的邻居名叫斯拉瓦·托尔卡切夫,听到杨勇的经历后,便邀请他住上几日。为表达感谢,杨勇决定展示“中华厨艺”,炒了一个酸辣土豆丝,“没想到,给他们辣得不行”。
离家3个多月,又在俄罗斯隔离14天,被问及是否想家时,杨勇顿了顿说道:“还好还好,我个人比较独立,家里人确实担心过,希望我能早点回去,但现在也回不去了,只能积极面对,我会注意做好防护的。”
俄罗斯朋友送的两个口罩 (受访者供图)
4月3日,杨勇跟随托尔卡切夫去当地药店买口罩,但跑了几家都没有买到。俄罗斯朋友就把车里仅有的两个口罩给了杨勇。“现在俄罗斯人的防护意识也很强,出租车司机和超市工作人员都会戴口罩。”
就在这几天,托尔卡切夫说要带杨勇去乡下住几天,体验下俄罗斯乡村生活。这位俄罗斯朋友还说:“没啥麻烦的,我们是命运共同体嘛,就应该互相帮助,只是不知道村庄还让不让进,祝我们好运吧。”(海外网 张琪)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浏览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