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滩侵蚀沉积动力学可能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然因素相比,人类的活动对海滩侵蚀的影响更大。其中包括海岸工程、包围海洋式、采砂、破坏蕨类植物等。除了1990年这次体检外,2011年青岛海洋地质调查院还对“石老人”进行了体检。据半岛大都会报报道,马里州为201。
1年的那次体检采用了德国徕卡三维激光扫描仪,在“石老人”身上共获取了约8500万个数据点。后期进行点云拼接成了200多万个面,形成了三维模拟图像。此次勘察发现,“石老人”越来越小了,但“石老人”中间的心形洞却越来越大。而这两种结果都与长期风化有关。
每次退潮,不少当地市民和外来游客,会踩着礁石来到“石老人”海蚀柱下方游玩。有些时候,“石老人”身上还会散落些石头片。一位当地的市民告诉记者,“这些年来,‘石老人’胸口的心形洞越来越大了。”
传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已采取临时性保护措施
10月3日,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称,目前,已对“石老人”海蚀柱采取了临时性保护措施,具体修复方案正在抓紧论证。
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所某教授级高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针对坍塌的情况,肯定是有复原的办法。除了要参考地质岩性、损毁程度等因素以外,可能还要考虑到经济性和历史文化性。”
据了解,1992年,石老人旅游度假区成为国家首批批准的旅游度假区。2006年,“石老人”传说等民间故事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传,“石老人”原是居住在午山脚下的渔民,与女儿相依为命。一日,女儿被龙太子抢进龙宫,老渔民日夜在海边呼唤,盼得两鬓全白,腰弓背驼。后龙王施展魔法,使老人身体渐渐僵化成石。女儿得知父亲消息,痛不欲生,拼死冲出龙宫,又被龙王施魔法,将其化作一巨礁,定在海上。从此,父女隔海相望。
青岛著名文史学者鲁海曾表示,“石老人”是大自然赐给青岛的一件礼物,作为岛城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已经成为城市名片。
今日,“石老人”海蚀柱部分自然坍塌后,一些青岛本地的网友表示“太难过了”。也有网友感叹:“‘石老人’可能等到了他的女儿。”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