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MmS?_iz=31825&from=ar;x-expires=1702018924&x-signature=gdQPJQasqXmy%2ByLIPKI%2FA1pwD%2BY%3D&index=2" width="373" height="266"/>
在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柜中,陈列着这这样一张珍贵的照片,左权和他的妻子刘志兰,女儿左太北的一张合影,左太北尚在襁褓中,当时只有三个多月,照片中的左权将军一向英武严肃,而抱着女儿的他却笑得爽朗,这张照片,成为了他们一家人唯一的一张合影,左权将军牺牲的时候,左太北只有两岁多。
1939年4与16日,左权与刘志兰在八路军总部驻地潞城县北村结婚,1940年5月,女儿左太北出生,此时,日军对华北解放区的“扫荡”愈加频繁激烈,重兵压境,形势告急,左权一家三口被迫分离。他的妻子刘志兰带着仅三个月大的女儿小太北去了延安,烽火岁月中,左权辗转战场,给母亲、妻儿写去了一封封朴素而深情的家书。
每当战斗间隙,左权都会再油灯下给妻子写信。1942年5月22日晚,左权写给刘志兰的家书,信中说道,志兰:就江明同志回延安,再给你带十几个字,我担心着你和北北,你入学后,望能好好恢复身体,闲暇时多去看看北北,想来她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起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趴在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处,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就让我们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书信写完,已是风云突变。
刘志兰曾在给左权的书信中写过这样一句话,她说:我愿意用20年的生命来换得你的生存,或许你是重伤归来,不管你带着怎样的残缺的肢体,我将全力看护你,以你的残缺为光荣。这可以说是一个妻子对于前线浴血奋战的丈夫来说,最低的一个愿望了,但是这样的愿望终究没能够实现。
左权将军给家人留下的家属共有11封,如今,信纸已经变成枯黄色,字迹也淡化了许多,然而这字里行间蕴含着的理想信念不会褪色。在给母亲的家信中,左权写下了誓死奔赴国难的决心,1937年12月3日,他写到:母亲,亡国灭种的惨祸,已降临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头上,我全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将来准备也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1949年,解放军南下准备解放全中国,朱总司令命令所有入湘部队,都要绕道醴陵看望左权的母亲。这个时候,左权的母亲才知道,自己日思夜念的小儿子已为国捐躯7年。左权母亲请人代笔,为儿子写下这样的祭文:"吾儿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儿。现已得着民主解放成功,牺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儿有知,地下瞑目矣!”
1982年,当四十多岁的左太北第一次手捧父亲书信,泪雨滂沱:“看了这些家书以后,我才觉得我父亲那么疼爱我,那么关心我,在抗战的间隙那么忙,还那么惦着我们。”为告慰父亲在天之灵,2001年,左太北提笔隔空给父亲回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爸爸,1940年8月,您为我们娘俩赴延安送行,特意抱着我与妈妈合影留念。那张照片我一直珍藏着。看,在爸爸怀里的我笑得有多开心、多快活。出生不满100天的小孩,哪里知道这竟是和您的生离死别呢……”2005年4月5日,是个不同寻常的清明节,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河北省邯郸市的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当中,有一座主墓,墓碑正面镌刻着周恩来亲笔题写的六个大字:“左权将军之墓”。从北京坐火车赶至的左太北手捧鲜花迈进陵园大门,心中百感交集:“爸爸,我看您来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戎马倥偬的一生中,左权与家人聚少离多,家书记录了他对家人萦系,巍巍太行,最终见证了左权将军的千古浩气。
参考文献:
1.张劲.左权的家风[J].中国档案,2018
2.滕久昕.太行浩气传千古——纪念左权将军殉国75周年[J].党史纵横,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