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昌——00花园
进入信阳后,脸色豁然开朗的绿色来了。
近年来,信阳深刻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树立“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理念,恪守初衷,承担使命,同心协力,坚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查河南指出,吴艺完小区根据地是我党重要的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洪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极大地鼓舞了信阳干部群众继承红色基因、建设红色沃土的决心和信心。初心不变,责任在肩上,使命等于一半。信阳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委托,继承红色、英英本色、厚重的绿色,彰显特色,坚决走好“红色老区绿色发展道路”。
2019年开展全国森林城市建设15周年。
2019年,信阳正式进入国家森林城市列表。
2019年,信阳的“红绿”盛宴招待了八方的贵宾。
嘉江公园树荫
如果写绿色发展的美丽卷轴森林信阳画,那就新了。
信阳、北国江南、江南北国、豫丰楚云。
信阳,山水相依,红绿相映,文化包容。
信阳位于后羿省三省交界处,总面积为1.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880万人。位于中原城市群、武汉都市圈、皖江城大学三个国家级经济增长板块结合部,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淮河生态经济大学确定的核心城市。信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先天条件、工作基础和全民支持。信阳热水资源丰富,适合多种森林生长,林业条件优越,是全省林业发展的重点地区,1989年至1994年信阳地区累计造林211.29万亩,林业生产5年前全省第一。信阳市委员会和市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坚持“把城市轻轻放在山水之间”的理念,大力实施蓝天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项荣誉称号。信阳是国家第一个主要功能区建设试点市,5个县区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信阳生态效果日益突出。
信阳市委员会和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把创建三工作作为全市的重点工作,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政委、市长/市场指挥长的市,创建了国家森林城市指挥部。各级各部门将创三工作作为“第一”工程,“第一”亲自部署,深入现场,全方位指挥。创立期间,大力推进动员会、推进会、创三事业,先后印发了《河南省信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7)》 《信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方案》 《信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奖惩考评办法》等文件,为创三工作的顺利开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淮河生态走廊绿化
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底色森林网络,基本形成。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铺下绿色发展的美丽底色。信阳以最坚决的态度、最坚定的措施和最强的保障,充分挖掘城乡林地,零星利用国土绿化的潜力,善用闲置的土地资源,增加周边的绿色,见缝插针,补绿,补绿,扎实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形成了上下“一盘棋”
创建期间,全市完成新造林85.39万亩,森林覆盖率从39.67%提高到41.97%,城市绿化覆盖率从42.46%提高到43.8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13.56平方米提高到14.21平方米。目前,各项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森林网络基本形成。
第一,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大力实施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推进阳山公园、阳山植物园等公园、游乐园建设,推进立体绿化,绿化种植城市公园、街道行道树大面积裸露黄土,完成琵琶台公园、江南安行道树绿化,对平西街、平中街、龙岗路、北环路等多个路段开展绿化升级工作。
出门看到绿色、闻到花香。建有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两河口湿地公园等城郊大型生态旅游休闲场所9处。二是推进生态廊道建设。重点突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高速连接线和景区道路等重点路段的绿化,做到多树种配置,兼顾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实施了沪陕、京港澳、大广高速公路和国道107、106、312绿化的完善提升,全市完成廊道绿化折合面积13.93万亩,道路林木绿化率提高到91.71%。对淮河、浉河、竹竿河等主要河流两岸进行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全市完成河流廊道绿化10.25万亩,水岸林木绿化率提高到95.42%。
三是推进农田林网建设。涉及农田林网建设的潢川县、息县和淮滨县,结合农村村路绿化、水系沟旁绿化、房前屋后绿化等建设农田林网,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兼顾农作物生长,选择生长迅速、抗性强、具有防护作用及经济价值的乡土树种,提高和完善已有林网质量,三县共完成农田林网折合面积6.67万亩,网格控制率达92.52%。
四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乡村“四旁”绿化、美化力度,全市完成村镇绿化近2 万亩,集中居住型村庄平均林木绿化率达62.68%,分散居住型村庄平均林木绿化率达62.63%。全市191个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4个村被评为中国美丽宜居村庄,19个乡镇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018年12月5日,信阳市作为全国三省两市5个优秀代表之一,在全国乡村绿化美化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鸟类天堂——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夯实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森林健康持续提升
近年来,全市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强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在持续推进森林面积增长的同时,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措
施,大力提升森林质量,不断增强城市森林健康。
一是生态体系加速优化。积极调整树种结构,合理配置乔、灌、花、草、藤“五形”,实现绿化、美化、花化、彩化、果化“五化”协调统一。注重提高乔木种植比例,增加
树种丰富度,单一树种的栽植数量不超过树木总数量的20%。郊区森林质量不断提高,森林植物群落近自然演替,郊区森林自然度提高到0.56。
二是森林公园、湿地保护持续强化。信阳森林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高。目前已建立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全市上下将精心呵护好森林公园、湿地等生态系统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按照“生态优先、重在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发展”的原则,实施“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初步建立起了自然保护地保护体系。
三是森林管护进一步提升。采取近自然的抚育管理方式,不搞过度的整齐划一和对植物进行过度修剪,创建期共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112.8万亩。加大新造林管护力度,确保栽得上、活得了、能成林。持续开展“绿剑行动”,强力保护绿色生态屏障。森林城市创建以来,全市未发生严重乱砍滥伐林木、非法征占用林地、非法开垦湿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和重大森林火灾等案件。
鸟类栖息地——淮滨县淮南湿地
结出绿色发展的累累硕果林业经济稳步增长
信阳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农村经济的做法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实践中,全市逐渐形成以创森工作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的“大创森”理念,加快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态通道,让群众在参与创森中脱贫致富,让乡村在创森过程中换上美丽新颜。
一是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信阳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以鸡公山、南湾湖、黄柏山等知名景点为先导,开展彩叶树种造林,扩展景区生态旅游项目,以点带面,带动全市生态旅游发展。2019年4月,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信阳市森林旅游展览会,全面展示了信阳独具魅力的森林旅游资源,有力地推介了精品森林旅游路线,提升了信阳市森林旅游的社会影响力。
二是重点打造林产基地。以茶叶和油茶为特色的林产基地建设持续加码。目前,全市茶叶种植面积212.5万亩,年产干茶6.6万吨,年产值达到112.4亿元,带动40万户茶农共同致富,传统优势产业更大更强。全市发展油茶近90万亩,涉及林农3万多户,油茶加工企业20多家,年均产值10亿元以上,新兴经济林异军突起。
三是积极提升林木苗圃。全市发展花卉苗木面积达50万亩,并建有众多优良乡土绿化树种培育基地,苗木自给率达90%以上,良种使用率达85%。如淮滨县建成中原地区最大的落羽杉繁育基地,苗木自给自足,其中一年生落羽杉苗木392万株650亩,三年生落羽杉苗木150亩。
目前,信阳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森林康养等林下经济330.1万亩,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658家,农民涉林收入逐年增加,生态红利和绿色福利让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平中大街立体增绿
提升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生态文化氛围浓厚
在大地栽上一棵苗,在心田种下一棵树,让植绿爱绿护绿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在加大植树造林,不断满足群众生态需求的同时,信阳采取多种形式传播生态文化,植绿大地,播绿心中。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以来,信阳市印发各类创森宣传品,摄制创森宣传片,在电视台、电台、报纸开设固定专题专栏,在重要地段、人员密集场所设立大型宣传牌、刷写固定标语,在各类电子显示屏上长期滚动播放创森视频和宣传标语,持续开展“绿满信阳”好视频好新闻好图片大赛。充分发挥社区职能,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广泛开展创森进机关、进校园、进小区等活动,厚植绿色发展意识,努力形成全社会关爱自然、重视生态,参与生态建设的良好局面。
信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坚持林业生态建设的公益性,人人出力,人人受益。每年开展冬、春两次义务植树活动,市、县、乡三级联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以来,全市参加义务植树805.34万人次,完成植树3631.52万株。光山县“我为家乡栽棵树”活动累积参与人数70余万人,捐款捐树(折款)8000多万元。
积极开展“森林单位”“森林小区”“市树市花”的评选工作,制定了《信阳市森林单位、森林小区评选标准》《信阳市市树市花评选方案》,先后命名并授牌100个单位为“信阳市森林单位”,44 个小区为“信阳市森林小区”。经民众投票,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评选银杏树为市树、桂花为市花,进一步激发了全社会参与生态建设的热情,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7.83%和97.5%。
心中播绿 行动护绿
守住绿色发展的美丽幸福森林管理全面加强
绿色,是信阳最靓丽的颜色,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最美底色”。为了守护好建设好发展好这些绿色资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以来,信阳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科学制定规划。高标准编制完成了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了“三区、一带、一心、七星、多廊道”的总体布局和“ 山水茶都、森林信阳”的国家森林城市定位。突出淮河廊道、高速廊道绿化,始终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景观和经济效益;突出城区绿化,做到“见缝插绿”,让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进园。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将创森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造林绿化。为确保创建任务顺利完成,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全市创森投入资金49.72 亿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资金18.16 亿元,民间社会资本投入31.56 亿元。
三是强化支撑保障。加大林业科研投入及人才引进力度,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强化林业生产中科技的指导作用。制定了《信阳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多项地方林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探索建立林长制、路长制,党政“ 一把手”任绿化委员会主任的双主任制度,强化科技支撑林业,制度保障林业。
四是加强监测,服务全民。持续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和森林火灾防控,提升森林、湿地资源保护能力,建有国家级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站1 个、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5 个。坚持将各类城市公园、绿地全部免费向公众开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稳步有序开放,服务全民,让公众最大限度享受森林城市建设成果。
增绿有据,兴绿有方,护绿有策,信阳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绿水青山路,山水森林城,信阳这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信阳的森林城市建设真正成为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聚人心的民生工程。
(本版文图由信阳市创森办提供)(责编 肖胜 腊腊)
市花——桂花
市树——银杏
浉河城区景致如画
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基地繁花似锦
浉河区万亩茶山生机盎然
最美乡村——田铺大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