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在沙滩上被海风吹动。郭龙壁照片
廉江樱花公园2000棵樱花竞相开放,粉红色的晚霞,洁白如雪,吸引了游人。赤坎金沙碧海银沙,椰林摇曳,孩子们互相嬉戏,在沙滩上留下了不同深度的脚。马场湖光岩风景区内的湖泊像镜子一样树木茂盛,绿草茂盛,很多游客特别从城里蜂拥而来,踏上春天。阳春三月,景色正好,一幅全球旅游的画卷正在雷州半岛大地上慢慢展开。
“全球旅游”、“文旅融合”是近年来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高频词。近日,湛江市召开文化及旅游强市建设推进大会,公布了《湛江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2-2025年)的通知》、全区规划、全产业发展、全要素配套、全社会推进、湛江打造全球旅游示范区的宏伟蓝图。
十三五期间,湛江成为全国增长最快的五大城市之一。2021年,湛江预计游客人数达1200万人,旅游收入达180亿韩元,文旅产业将逐步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目前,湛江加快地区文化中心建设,建设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正在走创建“市县同窗”全球旅游示范区的道路。
采集:傅小兵姜云逸刘稳
把珠子串成链子
生态海岸两篇文章
上帝赐予的独特滨海旅游资源、祖先留下的广东四大文化之一的雷州文化、老百姓创造的独特民俗文化、前辈传承的独特红色文化、湛江,促进旅游发展,成为“人无我,人无我优,人优越”的最大气质。
坐在拥有独特旅游资源的湛江,如何打造全球旅游示范区?当地针对“生态”和“海岸”两大优势,明确提出围绕国家《“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布局要求建设红树林城市,建设“全国重点生态旅游区”和“国家级北部湾海洋文化旅游区”两个国家级旅游品牌。
良好的资源捐赠为建设红树林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湛江目前有红树林9960公顷,在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有带状的间歇分布。其中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自然保护区,良好的资源捐赠为建设红树林城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廉江高桥红树林风景区、哈桑特青岛红树林生态湿地公园等红树林景区成为网红打卡地。红树林生态旅游逐渐受到游客的关注,并将“红树林之城”宣传为全国独特的文化标志。
据湛江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吴松江局长介绍,湛江今年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面积8000亩,全面加强红树林保护、修复和利用,集中力量推进红树林城市建设。
计划建设国家3A级以上的红树林旅游胜地,推出麻庄金门岛、金牛岛、西门大韩三码头、东岛瑞湾村等多条红树林生态旅游精品线。培育观鸟路线和专题游览项目,建设“红树林展馆”。湛江积极摸索,连接分散在各县(市、区)的红树林
作为北部湾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湛江是面向海洋而生的,海洋和美丽的岛屿、长长的海滩、珊瑚礁群、红树林、高港码头等就像镶嵌在海岸线上的一颗珍珠一样,各有特色,开花结果。因此,湛江整合滨海旅游资源,建设“国家级北部湾海洋文化旅游区”正当时,大有可为。
为此,湛江提出以“京城一体化”为核心,以“奥多湾”滨海旅游产业园区为主体,连接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酒线,对雷州半岛滨海旅游产业带进行差异化调整。
其中美丽的湛江湾成为当地海岸旅游资源开发的主战场。湛江华侨城欢乐湾文旅综合体、湛江湾军事和国防教育基地、南森国际海洋文化主题公园、奥林匹克中心体育产业园区、中国海鲜料理的城市产业综合体、红树林生态旅游区等六大重点工程都是海湾布局。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些项目将重点挖掘湛江的特质,打造湛江独一无二的城市IP,湛江滨海旅游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
为了优化全球旅游空间结构,湛江将建设市中心湾特色城市旅游发展核心和特色滨海旅游产业带,打通垂直旅游走廊和水平旅游走廊,建设“五千旅游增长极”、“雷州旅游增长极”、“书院旅游增长极”、“一核、一带、两路、三极”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文女融合
培育“旅游”的新引擎
延续数千年的雷州文化、世界两大马湖之一的湖光岩、全省最大的火山岛、著名的海湾城市、军港的城市。雷州文化、海洋文化、军旅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赋予“诗与远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湛江致力于修复文化基础设施的短板,保育和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非遗产业转化,并加快历史文化街区提升改造,打造六条湛江特色文化路径,让“诗和远方”浑然一体,令人更好领略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近年来,湛江不断将公共文化空间嵌入旅游景区、酒店民宿等公众生活场景,打造以“城市书房”“粤书吧”为代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服务体验。湛江影剧院城市书房相关负责人谈道,“未来我们还会组织亲子阅读、读书分享会、文化沙龙等阅读引导活动,延伸书房文化项目,让更多市民走进城市书房。”
当前,湛江积极注入其他业态活力,培育“旅游+”新引擎,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湛江市文广旅体局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科负责人黄壮宇表示,发展全域旅游须整合产业优势,打造新的亮点,给予游客最优体验。
徐闻角尾乡南极村的“出圈”,足以证实“旅游+”元素融合的效果。当地村民利用拆旧房、危房和围墙后得到的珊瑚石,建起特色民宿——“会呼吸”的珊瑚房。5年来,南极村特色民宿从无到有,目前已建有50多家民宿,逐渐形成民宿产业链,推动旅游发展,许多游客纷纷慕名而来。2021年,徐闻县角尾乡放坡村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推动文旅融合过程中,湛江坚持规划引领,充分发挥各市(县、区)优势资源,努力实现旅游产品“一县(市、区)一品”,让游客在各地拥有不同体验。
万物皆可旅游“+”,并擦出不一样的火花。目前,湛江充分发挥“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品牌优势,创建中国知名美食旅游目的地,打造品牌体育赛事、夏冬候鸟式康养产品、以工业旅游等为主题的研学旅游产品,并研发融入文化元素的特色旅游手信。
良性互动
推动城市治理精细化
2020年,随着影视剧《隐秘的角落》的热播,湛江再次“出圈”,作为拍摄取景地之一的赤坎老街亦迅速走红。乘此东风,湛江赤坎区积极打造特色滨海旅游、“古埠赤坎”旅游、“食在赤坎”旅游等全域旅游大品牌,促进旅游产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
在赤坎,游客不仅能看到完整的游览路线图、打卡景点指示牌、景点标识等旅游标识系统,还能使用被誉为赤坎旅游“神器”的赤坎一机游智慧小程序,享受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实时信息推送等一站式个性化服务。赤坎还建成全域旅游集散中心,设有旅游厕所20座。种种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助力赤坎古商埠历史文化街区发展,这是发展全域旅游和城市治理良好互动的缩影。
“发展全域旅游,并不是建几个景区那么简单。道路的通达性、环境的整洁度、市区的友好氛围、道路指示牌位置……这都是我们要兼顾的方面。全域旅游,从高层次来说,关乎社会治理。”黄壮宇说。
粤西首个4E级湛江吴川机场即将通航、广东滨海公路湛江段加速建设、旅游目的地客运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和多元化旅游出行接驳体系逐步完善,将为滨海旅游再添一把火。黄壮宇表示,湛江的游客构成以省内和本地游客为主。随着交通的便利和文旅产业要素的升级,将吸引更多省外游客来这里,感受滨海风光。
当前,湛江以龙头项目带动全域旅游发展,促进文旅产业要素提质升级。以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区为例,以粤西滨海特色文化为基础,打造多领域多业态的复合型休闲旅游景区,现已成为广东最大的滨海旅游度假综合体。“交通优势带来的集聚效应,让投资者对鼎龙湾信心满满。”景区相关负责人认为。
针对后疫情期间日益增长的自助游、自驾游客群,湛江谋划打造城市人文游、港湾游、渔港游、渔港休闲游、半岛风情游、红树林生态游等一日游、两日游全域旅游精品线路。
以线路为牵引,湛江还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多个景区布局建设自驾车房车营地。据了解,湛江正推动“厕所革命”从景区扩展到全域,搭建集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管理平台、旅游服务平台于一体的湛江旅游大数据平台,强化应急安全服务系统。
■样本
“五彩麻章”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穿梭红树林,畅享海上氧吧,体验“捞蚝、捉虾”的原生态乐趣……这是湛江麻章区正在打造的“五彩麻章”旅游线路中的“蓝色线路”。
麻章区域内旅游资源丰富,利用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等文旅资源,现已形成以“红、蓝、绿、金、墨”五彩线路为脉络的旅游发展格局,成为湛江市全域旅游的示范样本。
去年,在湛江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麻章区提出要全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目前,“五彩麻章”的雏形初具——
打造红色旅游经典线路。依托有“小延安”之称的“甘霖抗日夜校”、湛江人民抗法斗争麻章和志满营部旧址等多达110处的红色革命遗址,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打造蓝色滨海旅游线路。利用独具特色的“十里画廊”和“千岛湖”红树林等海上奇观以及数字技术,加快建设红树林主题公园、VR互动研学基地等,打响“最美红树林”的麻章特色品牌,助力湛江建设“红树林之城”。
打造绿色生态旅游线路。以世界两个之一、中国唯一的玛珥湖火山奇景、世界罕见的“天然年鉴”湖光岩为牵引,整合优化市区最高峰交椅岭、南亚热带植物园、品胜天鹅湖等旅游资源,高标准推动建设5A级大湖光岩旅游示范片区。
打造金色工业旅游线路,以太和、三佰洋、森工三大产业园区为依托,策划完善晨鸣纸业、燕塘牛奶等龙头企业的DIY体验游,并结合“粤西数谷”大数据产业园等落户契机,探索“科普+大数据”的旅游体验新模式。
打造墨色文化旅游线路。以千年历史文化的隋唐时期铁杷县治遗址为主轴,整合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铁杷港和通明港、国家级非遗“湛江傩舞”、庐山古村落、三面石狗、白鸽寨龙门阵、爬刀梯、关公磨刀节等历史文化遗产,深入实施“一村一名片、一村一特色”工程,大力发展古村落、古文化旅游。
未来,麻章将更好地保护十里画廊红树林、百年红色革命、千年古韵文化、万年火山遗迹、亿元工业集群等优势资源,全力构建大文旅格局,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培育壮大新型文化企业、文旅业态,擦亮“五彩麻章”名片,努力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声音
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李志勇:
集中精力打造5A级旅游景区
湛江推进文化和旅游强市建设大会,将全域旅游作为推动湛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大文旅开发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上下同心齐心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拉开大文旅开发的序幕。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湛江应如何发力?在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博士、副教授李志勇看来,湛江市区和乡村应注意不同的开发侧重点,市区应侧重发展商贸旅游,发挥好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的功能。各县(市、区)文旅开发则应依托特色优势资源打造旅游项目及产品,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湛江文旅开发注重城市品牌的塑造,积累较多可持续推广经验。”李志勇谈道,湛江是一个善于推介品牌的城市,如老街风情吸引众多影视来湛拍摄,提升湛江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一批有情怀的乡贤也在城市品牌的吸引下回来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形成良好循环。茂德公古城、足荣村、鼎龙湾、南极村等知名旅游景区景点的打造,都有湛江知名乡贤的身影。
在李志勇看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重中之重是要打造拳头旅游产品。市区赤坎金沙湾—调顺岛—老街片区、海滨城市吴川的鼎龙湾—吉兆湾片区、雷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都具备打造拳头旅游产品潜质,可举全市之力重点打造其中一两个,力争建成具有较高知名度的5A级旅游景区。
跳出湛江看周边,海南、北海、阳江等地的滨海旅游发展如火如荼,湛江何以异军突起?
“湛江要深挖自身特色优势,找准开发定位,与周边区域形成错位发展格局。打造‘红树林之城’,湛江已迈出重要一步,既凸显自身优势,又与周边区域形成错位发展,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李志勇表示。
■路线图
到2023年
实现4个以上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到2025年
实现7个以上县(市、区)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取1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到2025年
湛江市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取列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