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吴建东
我是从事旅游业三十多年的一个人,曾经拥有自己的旅行社。为什么自驾游?其实这个想法在我年轻的时候就有了。我从小就喜欢读书,所以对外面的世界一直抱有好奇心。我从小就喜欢画画、拍照,40多年来对美的追求没有止境。美丽。
在我们这个时代,不能拥有自己的车。有一辆自行车就好了。我上班的收入基本都扔在铁路、公路——上了。就是坐火车坐车去旅行。我们以前在公共浴室旅行,浴室关门到晚上8点后,可以用5美分、1毛钱洗澡,然后在那个浴室睡觉。现在叫“民宿”或者老百姓自己的家“家”,那个年代也可以住在村民的家里。现在想想。这些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
我为什么要从事旅游业?
我30岁左右的时候,上海有了第一批失业的工人,我认为我年轻,所以对单位说。“我会解雇你的!”“然后我去旅行了。当时,我想,在第一个十年熟悉全国旅行的情况后,认识了全国旅游界的朋友。第二个十年我去周游中国了。然后我坐下来写了——。但是想法很好,以后的变化很大。
最先从事旅游业的是教师和工会成员。因为教师们有假期,工会会员们必须组织单位的人出去活动。他们的知识、社会经验等各方面都更强一些。与现在的导游不同,他需要掌握的东西不多,因为他可以考旅行证,背一次旅行书,或者一个人在这个景点做,或者专门跑这条线。(以英语发言)那时,我们上海的旅游业没有执教。从桂林到北京,都是我们自己带领的,所以要求我们的知识面是相当了不起的。那个年代没有旅行书,导游要自己写导游词,所有文案都要自己做。现在的脱口秀在我看来是讲了十几分钟的“笑话”,但是我们导游有时要带一个团队,一周到十天,路上不停地讲。游客的兴趣越高,欣赏美的接受度就越高,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让游客兴奋,开玩笑,唱歌,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我后来从事旅游业,旅行社也进行了多年导游培训。
改革开放前,公司要开介绍信才能住酒店,有软床和飞机,没有工作的介绍信不能坐。开玩笑地说,以前带团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每天的住宿到底是什么,没有酒店,住在招待所,接房间的有2个人,有的有4个人,甚至有8个人,10个人,洗澡是公共厕所。怎么安排房间?怎么安慰客人?事实上,需要导游的是要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可能要有一定的说服力。
自2000年以来,到了数字时代,发生了很多变化。和我差不多时代的旅游从业者几乎没有了。其实旅游这个行业赚不到钱,坑死了很多人。以前人们做生意没有面子、朋友、手机都是发信件和传真。然后就没有QQ,手机,微信,很多事情都不需要管理员自己做,所以旅行社分工,协调的事情。我喜欢带领团之前未知的挑战性。当导游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团体,我都可以带走。从来没有收到过投诉。这是我最自豪的地方!我也更喜欢带领团,客人们对我说“谢谢”的快感。那是任何工作都不能代替的。
旅行的动力是什么?文化的差异!
如果两个城市相同,互相来回走是没有意思的。比较
如说:新疆、西藏、云南这些地方为什么吸引人?因为有少数民族风情,地理环境、人文环境跟我们这边都不一样,这个是我们出去旅游的动力。尤其是吃,中国是个美食王国,各地的风味小吃都不一样,如果开房车只是在车上烧菜吃,那怎么可能领略到各地吃的不同文化呢?到四川不吃火锅、到成都不吃小吃、到扬州不喝早茶、到西安不吃泡馍、到新疆不尝羊肉……那你怎么能算到那些地方了呢?吃是旅游文化当中最主要的内容,是不能忽略的。还有一点就是要看博物馆,因为只有看博物馆你才能知道当地的这个文化的由来、它的发展历史;还要去当地的市场,不是游客去的那种旅游纪念品市场,而是当地人去的那种市场,在那里才能看到地方文化特色、吃到最好吃的东西,这点非常重要!
始终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你就能更好地欣赏风景。旅游是一种享乐,而不是受罪,不能疲劳地去玩。在国外,度假是因为工作累了以后调整心态而去的;但是国内现在的度假变成什么了?度假完了以后更累。走马看花,年轻人讲“打卡”,能领略到那个文化的差异性吗?我很反对这种打卡的旅游形式。
沉浸式旅游最大的好处就是,因为停下来的时间长了,你会了解到这个附近有哪些景点、博物馆,哪些地方可以省钱、哪些地方可以免费不用门票、除了公开的景点之外还有哪些地方有好玩的……如何找景点?可以通过住宿地的房东、停车场的工作人员、附近小卖部的老板等,从他们那里都可以得到这些信息的。
我们树了一个错误的概念!
我们当时一开始做旅游,所有的人都没有出去过,每个人出去都想多看看,所以所有的行程都是走马看花,一天安排四、五个景点。那个时候也没有国家公园、没有大规模的景点,都是纪念地、故居、博物馆这类,但是行程安排得满满的,直到现在,这个流毒还在中国旅游界或者旅游习惯上影响着人们。旅游不是这样玩的,所以我现在要代表旅游界跟大家说声抱歉!我提倡慢旅行,旅游一定要慢慢玩,沉浸式地进入当地环境里面去慢慢地领会。
旅行社可以小团定制,就是按照你的想法、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从经营的角度严格来讲都不是问题了,这个跟旅游习惯的改变有关系。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年轻人也开始有了深度游的概念了,不一定正确,但是毕竟是一个起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旅行社给你的线路是点和线,但是真正的玩应该是一个面,不要走太多的地方,要在一个地方深入下去。所以我到布拉格、萨拉热窝那些地方,会一呆就呆上7天甚至10天,每天早上在营地或者民宿睡到自然醒,然后爬起来背个包一路走一路慢慢逛,走到哪里找个咖啡馆坐下喝杯咖啡,看看街上的人来人往,然后继续逛。
到了2005年,也就是我有了旅行社的第三年,基本上这个时候就不太做业务了,一是因为我要带着摄影的朋友到处去拍照,二是因为在做旅游的时候我已经把中国走了好几遍了。但是,对一个地区我有多了解?靠以前那种点和线的玩法,我是看不到的,所以那个时候就想一个省一个省地走半个月,这次走不了下个月再去,或者干脆一两个月地这样走,不再是点和线的关系了,是一个面一个面地去走,所以我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是一个非常喜欢中国文化的人,虽然过去我是旅行社的老总,但是如果有境外团,我自己都不带,让别人去带,因为中国这么大,中国的文化够我慢慢去探索、品尝了。
真正的摄影起到了景点开发的作用,实际上很多国内的景点都是我们开发出来的——霞浦现在名气很响,开始的时候就是摄影人去的。不是说从宣传资料找得到的景点才是景点,有时候我通过查地方志、看名人游记去找资料,也不是单单去买一本旅游书。我对文化这方面的要求还是蛮高的,一个东西我一定要弄懂、弄清楚。比如:我过去喜欢拍古建筑,所有的线路都是要自己去找的,主要是阅读考古杂志、考古网站。我拍照拍了40多年,早在1979年的时候就开始拍照了,这是我的兴趣爱好。算起来我也是媒体从业人员,因为我是各大图片社的签约摄影师,以前图库没有这么健全,报社或者哪里需要照片就会打电话问我:“吴老师,你有没有这个地方的照片啊?”我成为资料库了。
60万公里不允许别人碰我的方向盘!
以前点和线或者坐公共交通或者租车,已经没办法满足我的需求了,所以就开始有了自驾游的想法。我的60万公里自驾游行程是没有任何一个人代我开过一公里的,我自己开车,不允许别人碰我的方向盘。改制后的旅行社是自己的,旅行社的车也是自己的了,那时候有一台2002年买的金杯面包车,它不是经营用车,所以就有了自驾游的开始,它最远跑到了内蒙古坝上。
2012年金杯面包车满10年报废后,我就买了一台东风,有人问:“老吴,你又不是没钱,为什么不买好一点的车?”因为,价格低的车我舍得,开坏我也不心疼!可能跟别人想法不一样,我希望什么地方都去,价格高的车就不一定舍得这么开。比如走川藏线,很多人讲一定要好车,可是你走过就知道,那个路上哪有好车啊?当地人以前开的都是QQ、小面包车、五菱等,还是看谁开,这一点很重要!当时东风的舒适性还是可以的,这台车跟我走得有点疯,对我来讲意义真的非常大。我真正第一次开车到国外,就是2012年开这辆东风去的;这辆车3年时间开了15万公里,最后一次从川藏线下来,就把这台车走废掉了。
我是凭爱好做事,当年带朋友出去从来不收钱,费用分摊,包括我自己也分摊一路上的油费、过路费。从道理上来讲,应该是把车辆折旧的费用算进去的,这个是正确的做法。但是我的想法很简单,因为就算不带人我也要走,现在有人跟我分摊车费,已经是占便宜了,那我再去收费好像觉得就有点不地道了。要让人满足真的太难,后来我去哪里,最后都是一个人走了。
自驾游最大的一个误区——喜欢组车队,不管是房车还是越野车或者是其他小车,跟队走是绝对不可取的。就是房车是不能成群结队出去的,应该约定一个大致的地点,例如讲好几点钟在南京什么地方集合,然后各自走就可以了。打双闪在公路上走是最犯忌的,后面的车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变道,容易造成车祸。平时上下班、难得出去玩一次的很多人,并不具备野外自驾游的经验,所以这个时候领队(包括组织者)一定要跟大家说清楚,不是说会开车就行了,要适当地安排休息、维修检查,这些都是需要的。如果带自驾车队的话,正常情况应该有几个助手,前车、后车、收容、维修等,甚至有的时候如果车队规模比较大,还要带上随队的医生,而我们国内现在这方面不是很健全。
华人世界基本上没有开房车慢旅行的!
我父亲跟着我也走了不少地方,我喜欢摄影就是受他的影响,2012年带着父亲去欧洲,我不懂任何外语,实际上也是可以出国旅行的,在2000年出去还要做路书,但现在有手机、导航了。出去一看,诶?跟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嘛,跟以前接受的那种教育也不一样嘛。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养老的课题,想去看看国外老人的养老方式,这个跟自驾游绝对是有关系的。房车购买者大部分都是年纪大的人,当然现在有些网红做房车的节目,但他们实际上不是房车最大的受众。我一直提倡的就是要跟外国人学候鸟一样的生活,让自己的退休生活可以过得更精彩,所以后来就买房车往国外走。尤其像欧洲、美国这些地方,他们的汽车工业发展得比我们早,房车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他们退休以后把房子卖了,就开始过候鸟一样的生活——就是找一个气温合适的地方过一段时间,等天气觉得有点凉了,再去下一个地方,不断地像鸟一样迁徙。
像我这样开房车三四年才走两大洲的慢旅行,在华人世界基本上没有,大部分是穿越式的。这次出去我是不定时间的,走到哪里算哪里,所以这个车能不能坚持、我的人能不能坚持、是不是能走得通?都是未知数,等完成以后再说吧。我现在是因为回来没事做才写书的,实际上也是准备最后结束的时候再写。如果国际旅行再开放的话,我会把南美和非洲这两个地方玩掉,然后最后去澳洲,因为澳洲那边比较闲散,可能呆的时间会比较长。
国内旅游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开玩笑讲,如果徐霞客在当代的话,他只能在家睡觉了,因为门票太贵了,过路费、燃油费太贵了,所有的景区都是离景点好远弄个观光车收80元、60元,成本实在太高,这个无奈一直有。我是属于比较喜欢管闲事的,包括过去寺庙烧高香,我也一直在呼吁要取缔,喊了多少年,总算现在有了一点回应。看见不正常的东西,我们还是要去讲,因为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旅游环境,也希望中国旅游能够走上更好的发展道路。
如有疏漏或错误,请不吝赐教。
文图版权属于原创作者,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为了保护原创作者版权,该篇只采用小图示意,
欢迎关注《汽车自驾游》杂志刊载的全文、美图及地图。
更多自驾游资讯与交流,请关注头条号“汽车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