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赵浩通讯员吕小芹。
这是“老高考”的最后一集,也是疫情防控延期一个月举行——2020年高考,这是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并载入史册的高考。
在统筹打好疫情防控和教育事业发展“双线战”中,蔡甸教育克难攻坚、逆势求进。在持续四个多月的“空中直播课堂”中,涌现出龙莎、徐利红、肖海利这样不畏困难、创造条件上网课的好老师;在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中,汉阳一中独创“1+1”主体建构教学模式,全面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在刚刚公布的高考成绩中,蔡甸区五所高中段学校可圈可点,用优秀的答卷带给奋战在抗疫、防汛一线的蔡甸人民最好的慰藉。汉阳一中校园
五所高中段学校高考成绩可圈可点
据统计,在2020年高考中,蔡甸区全口径一批上线568人,上线率40.48%,其中文理一批上线405人,上线率39.09%。
近几年来,汉阳一中高考成绩持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今年全口径一批上线436人(文理366人,艺体70人),上线率为77%,较2019年增长近两个百分点,其中文理一批上线率为74%; 600分以上101人,占比18%,比去年增加37人,增长57.8%,其中,670分以上3人。美术生吴彧雯文化成绩571分,专业成绩229分,超过中央美术学院录取分数线。
区实验高中逆势奋进,文化、艺术成绩再次实现新的突破。大文大理一本上线33人,其中理科31人,文科2人。特别是理科,历史上首次突破600分大关,且达6人,最高分615分;艺体类成绩持续大放异彩,专业、文化双上线76人。合计全口径一批上线109人,较2019年增加18人,增长19.8%。
汉阳二中、精英学校高考成绩保持稳定。职教中心学校技能高考上线率达99%,本科上线人数取得新突破。
深化教育改革构建活力课堂
高考能够取得这样的骄人成绩,与蔡甸区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密不可分。区教育局党委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了打造活力校园、智慧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走进汉阳一中现场观摩集体备课展示活动,推进集体备课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理想的教育,课堂一定是高效的。为了迎接2021年我省新高考,汉阳一中大胆进行了一系列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独创一种符合校情学情并可资借鉴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1+1”主体建构教学模式,全面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和学生的内生动力。
汉阳一中创新活力课堂
“1+1”主体建构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自主展示探究为主,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资源的整合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学过程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
刚刚获得文化成绩571分、专业成绩229分好成绩的吴彧雯,高二之前是实验班学生。转变目标为央美后,为了校考远赴北京,结果因为新冠疫情影响,校考模式巨变,专攻校考的她,联考成绩仅为229分。5月6日高三复学,没有经历一、二轮复习的她,第一次做理综试卷得了105分,数学也只考了70分。关键时刻,汉阳一中的老师们伸出援手,给她量身打造了专项培养计划,六科老师轮流拿出为她单独编制的导学案,耐心讲解。功夫不负有心人,23日传来捷报,她得以问鼎央美。
近日,“蔡甸实高破天荒,600分以上6个人”的小视频在抖音上获赞无数。高考过600分,对于重点高中来说不难,但对一所中考录取分数线只有373分的普通农村高中——蔡甸实验高级中学来说,实属不易。巧合的是,这6人中就有5人出自班主任尹忠诚带领的高三(1)班。为了帮助学生们重拾信心和勇气,尹忠诚利用分小组开展活动、小组互助管理等方式,推行文化育人和精细管理,收到良好效果。高考过600分的5名学生都是班上小组长,欧阳宇航进班时成绩在20名开外,今年高考中他却考出615分的全校最高分。
德育助推教学质量全面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些根本问题上,德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德育工作覆盖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的大部分要求,在青少年核心素养培养上的作用无可替代。
汉阳一中高三学生游高校
2017年,汉阳一中提出打造“体验式”德育模式,以求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升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经过几年实践研究,“体验式”德育成为汉阳一中的德育特色,形成了德育讲堂、课本剧大赛、心理剧大赛、阳光少年社会实践、学生成人礼、农耕体验研学、徒步远足、军事拓展等十余项特色品牌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形成良性循环。体验式德育提升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实验高中学生抗疫书画作品
区实验高中则围绕“1+3”有效德育内容,践行“陪伴就是最好的管理,是最强大的教育力”的管理理念,使德育教育生活化、体验化,并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各个环节。“孰不知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高三返校复学前夕,学校将王维《少年行》的这两句诗送给学生们共勉,高三(10)班学生汪凯璇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00后奋勇逆行的时代精神。去年底,汪凯璇被确诊为恶性肿瘤。手术后仅一周,她就拖着虚弱不堪的身体坚持回学校上课。眼看着她拿起画笔的手不住地颤抖,一幅画分几次才能画完,班主任周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同学们也时刻关注着她的身体状况,并且自发地照料她的生活。5月中旬,汪凯璇做完化疗后立刻返校复学。病人化疗期间的饮食不同于普通人,但由于封闭式教学,学生的一日三餐都在学校。学校特地给她“开小灶”,做病号餐。在学校、老师、同学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汪凯璇最终在高考中取得了文化416分,专业224分,综合601.6分的好成绩。
坚决打赢抗疫防汛双线战
伦敦时间每天0:30(北京时间8:30)起床,为万里之外的孩子们上完一天的网课后,接着转入女儿的“生物钟”,做早点、改作业、备课,伦敦时间16:00上床休息……年前,蔡甸区枫树路学校徐利红老师前往英国看望海外求学的女儿,无奈滞留。为了不影响“线上教学”质量,徐利红坚持“日夜颠倒”的节奏,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采的网课。作为教育系统派赴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工作的“十八勇士”之一杨魁的妻子,蔡甸五小肖海利老师,默默支持出征抗疫的丈夫,顾不上正在读高二的儿子,每天绞尽脑汁设计自己的网课,穿梭于各个QQ群汇报、咨询、解答、转发,隔三差五还不忘问候刚做完癌症手术的爹爹……
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赴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开展信息登记工作
据了解,在疫情期间,蔡甸区教师严格落实“停课不停学”要求,认真办好空中课堂,扎实开展云教学云辅导。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一线医护人员子女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措施。成立教师志愿者服务团队,开展“同心抗疫,温暖蔡甸”心理辅导服务,采取电话、短信、在线交流等方式,对留守(困境、贫困)学生“点对点”精准服务,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疫情刚缓,汛期又至。从7月7日至今,蔡甸区教育局派出的三支队伍近200人驻守在汉江襄永堤、消泗曲口垸和兴无垸大堤上,为抗洪抢险、保卫家园积极贡献着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