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是元宵节
对中国人来说
这是全家团聚的日子。
但是
对很多事情坚守。
对于疫情防控一线员工来说,
他们抛弃小房子,为大家做
注定不平凡
到了正月十五,乌鲁木齐站电影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自宪16天没有回家,今天早上6点整再次出现在车站。
“我也想和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但作为一名党员,此刻我就应该出现在抗疫第一线,这是我应有的使命和职责。我们坚守,是为了大家更好地团圆。”马子轩说。马子轩(右)正在和工作人员交流数据统计事宜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这场无硝烟的斗争中,乌鲁木齐站作为全疆重要交通枢纽,经开区(头区)区委专门成立了由区委、政府领导班子,以及铁路部门和驻地片区管委会为成员的乌鲁木齐站分指挥部临时党委,切实扛起重点区域疫情防控的大旗。承担着站区统筹协调工作的乌鲁木齐站片区党工委的党员干部们与机关干部、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等组成的“党员突击队”,让党旗在乌鲁木齐站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坚守第一线 把好入城第一关
乌鲁木齐站片区牢牢把住进疆“关口”
对发热、中转进疆人员
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
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面对疫情严峻形势, 1月23日,乌鲁木齐站片区党工委迅速组成两支疫情防控“尖刀班”,由12名“战疫”队员组成,启动24小时三班两运转关口排查机制,开展体温测量及人员信息登记。
马子轩便是这12名“战役”队员中的一员,从大年三十至今,他们没休息过一天,最累的时候连续奋战七十二小时,每天只睡两小时,从凌晨4点开站,到晚上12点闭站,他们忙碌在站房里几乎不停歇。
截至2月6日,马子轩所属的“尖刀班”们与各族疫情防控志愿者紧密配合,共检测了614趟列车151910名旅客的体温,记录了近3万余张人员登记表,快速甄别重点区域人员及发热人员,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疫情防控以来,为把好乌鲁木齐站出入关,经开区(头区)区委迅速安排党政机关下派干部、基层工作者临时组成的一线疫情防控队伍增加至每日400人,成立临时党组织,在出站口设置“党员先锋岗”,创新实行“4+11+3”工作举措。“4”即出站人员需统一经过4道关口,一次人员分流、一次体温测量、一次人员登记、一次信息查验。“11”即设置42岗把住11个通道,将外地进疆人员调度至乌鲁木齐市七区一县、兵团农六师、十二师及昌吉州,根据区域分别带回,视情况落实采取隔离措施。“3”即开辟发热隔离等待区、军人专用通道、中转专用区域,发现发热人员立即送往指定医院。
同心“战疫” 联防联控
30岁的李倩是经开区(头区)高铁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也是一名党员。去年才结婚的她,今年春节原本计划要到双方父母家团聚。2月6日是她的生日,但自除夕以来,她一直坚守在一线,只能通过视频聊天感受老公及家人的祝福。除夕、生日、元宵节也都变成了她忙碌而又平凡的一天。
“今年春节和家人团聚不了,只能等到来年,希望来年春节我们所有人都能和家人团团圆圆。”李倩说,她的目光充满坚定,但也藏有泪花。
连日来,乌鲁木齐站片区党工委与铁路、公安、卫生、医疗等各级各类党组织并肩迎战,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全面建立起与乌鲁木齐站、铁路公安、卫生防疫等部门24小时通联机制。
纵向前置无缝衔接。2月1日,调度“党员先遣队”前置到哈密站,按车厢做好测量体温,对湖北籍人员、进疆来乌中转的人员进行分组。到达乌鲁木齐站后,为他们开辟专用通道,对发热、中转、进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实现无缝衔接。
横向跨区协调联动。2月1日,与乌鲁木齐市七区一县、兵团农六师、兵团十二师及昌吉州对接,精准核查、快速处置、形成合力,以区域为单位妥善安置外地来疆人员,并采取相关隔离措施。
物资“管家” 暖心保供
抗战“疫情”时逢春节,这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特别是医疗物资、食堂食材供应需求成倍增长。
面临这样一个特殊的春节,经开区(头区)的“应急保障组”化身“爱心跑腿员”,想方设法得到上级党委支持,为一线人员调配289套防护服、上万个一次性口罩、355个护目镜等医疗物资。优先为出站口及各卡点等重点部位、重点地带、重点场所配发消毒液和双氧水,每两小时进行一次消毒,牢牢掌握疫情防控的主动权。开辟绿色通道,优先保障救护车辆、防疫车辆和运送医护人员、药品器械、民生物资等车辆通行。
“我是党员,所以我要在第一线!”
“心在一起,便是团圆!”
“为了更多人的健康,我值得!”
这一句句极富担当的话语
是乌鲁木齐站防疫一线
党员干部、医务人员
公安干警、志愿者的口头禅
他们用责任与坚守
以小家换大家
让党旗在乌鲁木齐站抗疫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