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乡村教育急剧萎缩的今天,全鲁镇的一个村庄建设了国家标准公立学校,在附近6 ~ 7个村庄容纳了近500名学生提供教育。
近日,笔者走访了田楼镇振东村老支书马开本,弄清了这块有着多年办学历史的教育圣地的前世今生,也被我们共产党人崇高的使命深深的感动着!位于新沂河南田楼镇,紧挨着新沂河大堤有一个村庄叫振东村(原名小莽牛)。这里从清朝嘉庆年间就有人定居,风景优美、民风古朴,是一块宜游宜居的鱼米之乡!解放前,这里就兴起一条小街,叫小莽牛街。当年方圆百里内商贾云集,繁华几十年。一直到1952年新沂河复堤,大沂河夏季泻洪,阻断了南北交通,加上后来人民供销社的诞生,小莽牛街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一方经济的繁荣,往往催生教育的兴起。当年随着小莽牛街的诞生,小莽牛学校也应运而生。
小莽牛学校始建于1948年。当时小莽牛有位姓解的地主儿子,读过书,识些字,比较开明,联手另两位读过私塾的年轻人,就在小莽牛街的南边两间草屋办起了一所学堂,教当地后生识文断字。解放后,党和政府在这里办起了一所很有规模的学校,生源辐射到了五队乡、长茂乡、灌云图河、杨集等地,成为沂河岸边建校最早最有影响的学校。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不但有完全小学,还有初中部。学校的师资也十分了得,大多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正规师范生,以及“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因此,培养了一届届优秀毕业生。
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2001年,学校生源锐减,而后经布局调整被撤并。到了2012年,随着一波人口出生高峰的到来,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此时整个田楼乡沂河片却只有一所公办小学,老百姓子女读书显然成了问题。当地不少年轻父母外出打工,留下年少的孩子放在家里,让年迈的老人照看,但许多老人都年老力衰,力不从心,唯有选择有住校条件的私立学校。诸多因素,使村民们在家门口读书的愿望越发强烈!
连云港市分管教育的黄远征市长到校调研,教育局周局长陪同。
面对此情此景,田楼镇振东村支书马开本心潮起伏,带着群众的刚需,他多次请示乡镇领导。原田楼乡党委政府通过实地走访考查,乡镇领导通过反复论证,决定在振东村办一所公办小学。
建校的首要问题是选择校址。原来的老校址不但交通不便,而且几经历史沧桑,已不宜作为学校的选址。
一所高标准的学校,经主管部门预算,单主体工程就要六百多万元。几百万的建设经费无处着落,群众统筹显然不可能。从选址到资金筹集,从硬件到软件,马开本和乡镇有关领导上下求索,多方争取,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多方的支持和赞助,为建校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们争取到国家发改委300万配套资金,保证了工程的如期破土动工。他们又争取到灌南县财政“改薄”配套资金240多万,这为后续工程的推动铆足了动力。
副县长张文艳等领导参加振动小学新校区启动仪式
田楼镇党委书记朱耀汇,镇长鹿存梅等镇领导到村小调研。
2012年春,原田楼镇党委书记张卫峰携马开本前往淮安,找到了从振东村走出去的爱心人士于建军,在他们的感召下,于建军当场表态,决定为家乡建校捐资80万。这笔资金轻松解决了学校的附属工程,使门前路、后操场、厕所、下水道、水电、围墙等附属设施一下子全部搞定。
田楼中心小学从学校紧巴巴的办公经费中先后挤出30多万,支助振东小学建设。使学校的内部一体化、电子化教学配套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
2017年春,县教育局按照“三高”标准,安排基建科全程参与工程的招投标等工作,彻底杜绝了人情关系对工程的影响,确保了工程的质量与进度。经过两年的建设,一所造型别致、新颖大方的,使用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的四层教学楼和1200多平方米的宝塔别墅式幼儿园主体工程完美竣工。
2018年春,在危房中等待多日的振东小学师生,乔迁到刚刚验收达标的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中上课。2019年秋季开学,振东小学迎来了大批的生源。接纳了沂河片李二圩、蒲二庄、振东、小莽牛、沂河、七圩、路北等附近六、七个村庄的学龄儿童。目前,振东小学在校生近500人。
记者感言:古代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今,我们共产党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人民谋福祉,为未来筑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