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的苏武古镇,外号华平古镇,是原汁的古镇,这里建有大量的古玉楼、旧胡同、旧瓦檐、颓废墙根,约有1700年的历史。
现今城堡式的建筑制式源自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城堡周长360丈,占地约0.43平方公里。有近300栋明清建筑。古镇的东西南北各辟有四个主城门,城基用河卵石砌成,城门用石条砌筑,上建有谯楼,用于瞭望。谯楼是三重歇山顶式样的木制楼阁,每个单重屋檐的歇山顶有九条脊,类天安门制式。文字和图片拍摄:多年以后yc
穿过和平古镇的东门谯楼,便进入了古镇的“旧市街”,街面店铺卖些当地的土特产,古玩字画,老街长达百米,贯穿南北,两旁的古民居或为木制,或用青砖搭筑,老街的地面两旁铺鹅卵石,中间铺青石板。许多条或长或短、或宽或窄的古巷道旁斜逸出。最狭窄的巷道仅约50公分宽,当地人戏称它为“姻缘巷”:两个能牵手通过窄巷的人,就表明是有缘人。
我们去的时候,古镇完完全全呈现出一幅清秋寥寂落寞样,是地地道道,纯纯粹粹的冷门古镇,反倒令我从心底里生出欢喜。于此,可静静地欣赏周遭的古镇建筑,它们全都自带材质自然色,夯土成墙,伐木建梁,采石为基,雕梁画栋,风格简洁大方,气势古朴庄严,给人一种沧桑出世的感觉。于此,还可以探访到古镇的人文特色:黄氏宗亲寻根谒祖之地。
黄姓为中国第八大姓,占总人口的2.3%(第一是李姓,占比为7.94%)。黄姓可溯源到帝舜时代,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又作伯翳、柏翳)有14支后裔,其中的黄氏分支在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此,黄氏尊伯益为始祖。后黄国被楚国所灭,一部分遗民仍留在潢川故里,另一部分人通过征战、仕途、经商和讲学的方式,向外拓展,重振黄姓宗族的声威。
战国时期,黄姓族史上出了令一个显祖"战国四君子"之一的黄歇,他是春秋时期黄国国君黄企生的第七代孙,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春申君的封地最早是在潢川,后改封于吴,今江苏上海一带,黄歇遇难后,其子孙迁到江夏郡,今湖北武汉一带,发展繁衍。
黄氏入居福建,始于晋代。《闽书》载,当时河南光州有个黄舜夫,其子叫黄道隆,避乱由光州固始入闽。不久,北方稍为安定,道隆又回光州,后来动乱,他的孙子黄元方与大批黄氏家族人员入闽泉州一带,后人将黄元方视为黄氏开闽始祖。
邵武和平古镇是探寻黄氏宗亲和后裔发展的重要一环。这里有黄氏的一个重要分支“睦九堂”(黄氏的堂号,最多的是江夏堂)。在旧市街口,我们见到的一座八字砖雕牌坊门,这就是黄氏宗祠睦九堂。说到和平黄氏,就不得不提到黄峭(公元871-953年),黄峭于2008年被评为闽北十大历史名人,据说,黄峭之父从河南到邵武做官时,发现和平的水向西流,非同一般,因此把家安置在和平。其子自幼聪慧好学,十八岁考上进士,后官至五代后唐工部侍郎,果真印证了和平风水好。睦九堂,便是黄峭的第八子黄政所建。
据禾坪谱记载,黄峭为春申君黄歇第四十五世孙,黄峭娶妻妾三房,每房各生子七人,共计二十一子。在其八十大寿时,于家庭会议上定规,各房仅留长子侍奉晨昏、尽孝送终,其他十八个儿子各得一匹马与一斗金,分遣各方,自创家业。并作《遣子诗》一首赠别:“信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振纲常。足离此境非吾境,身在他乡即故乡。朝暮莫忘亲嘱咐,春秋须荐祖蒸尝。漫云富贵由天定,三七男儿当自强。”他的这种开花散枝的理念,导致了现在黄峭的后裔有千万之众,遍布世界各地。
晚唐时期的黄峭,归隐故里后,创办了闽北历史上最早的“和平书院”。初创时,和平书院只是黄氏宗族的自办学堂,专供族中子弟就学,教育子孙不靠祖荫,自立自强。自宋以后,和平书院逐渐成为一所地方性学校,吸引了一大批历史上著名人物到书院讲学。宋代著名理学大师朱熹、程门立雪的杨时都曾到和平书院讲学布道。和平书院东面门上的“和平书院”四字就是朱熹题写的。黄峭开创了和平宗族办学的先河,后来邵武南部各姓氏宗族竞相效仿,宗族办学自此相沿成习。从唐代到科举废除时,和平镇出了137名进士,被誉为“进士之乡”,这与和平书院的教化密切相关。
在和平古镇,黄氏的影响力遍及各处。和平的旧市街曾被称为“黄半街”。黄氏大夫第也俗称“大东家”。 古镇的城堡是在黄氏族裔黄显岐、黄若岐首倡下,方始修建,黄氏家族带领大家共同抵御山贼土匪强扰和掠夺 。邵武和平古镇不仅有独特的古镇原貌,还是一处探寻宗族文化渊源的好去处。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邵武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多年以后yc 发布: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