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两个男人抓住的这个男孩叫张英,是高三学生。
四个月前,他因早恋而辍学,被迫赶走父母,锁好房子,被迫和女朋友同居。张先生的父母只能向外人求助
可得知这个消息,张钊更加疯狂,两个成年男人死死地压着他,张钊最终只能妥协,可嘴上还在不断叫嚣,情绪愈发失控,他扬言要跟父母断绝关系,还说今天就要撞死在这儿。
其实张钊以前也是个好孩子,读书安分,听话乖巧,张爸也是极尽所能,给到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他实在想不明白,一个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之间就变成这个样子呢?而对于这个问题,张爸打心底认为,这一切都是张钊谈恋爱所导致的,可问题,真的是这样吗?
改造营的老师,给了张钊两个选择,一 是自己跟着走,二 是他们强行拖着走,最终张钊选择了前者,背了一个包就跟着离开,可在老师看来,张钊肯定还想着逃跑,因为真正想离开的人,肯定会认认真真的收拾行李。
果不其然,当他们走到夜市的时候,张钊就开始闹腾,口中高声喊着绑架。
警察的到来,让张钊看到了希望,可简单的了解情况,以及做完笔录之后,他还是被抬上了车,张钊不断哭喊,一路都在折腾,直到第二天,他累得酣睡过去,而我们也终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武汉改造营。
这里集合了各个家庭的问题孩子,他们将在这里,进行81天的改造训练,来到这里的张钊,反而不再大吵大闹,而是改成了哭,一言不合就猛哭,一直哭个不停,就连营地的老师都说,从来没见过这么爱哭的孩子。
而张钊哭的原因,竟然是想念女友,他甚至都想好了要跟女友订婚,可现在让他的计划落空,特别是在中秋节这样的日子,他更是哭成了泪人,不仅是孩子需要改造,父母也受到了邀请去进行学习。
当老师问起,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时,张爸一口咬定,必然是早恋的原因,可老师立马反驳,他跟张钊的沟通中发现,张钊还是想读书的,并且很想上大学,可张钊的父母一致认为,张钊是在撒谎,他心眼子很多,说的这些话,不过是在骗营地的老师。
当谈及张钊说要跳楼轻生这一言行时,张妈点头相信,因为她每次都能看到,儿子通红的眼睛,还说,要是儿子跳楼,她必然跟着一块去死,可张爸的态度截然相反,他怎么也不相信,张钊有这个胆子跳楼,
或许是父亲那强硬的态度,张钊对此也不甘示弱,
父母和孩子成了仇人,彼此不再有信任可言,张钊变得格外逆反,学校的三条高压线,带手机,谈恋爱 ,打架,他通通干了个遍,他曾经试图跟父母沟通,说讨厌学校,并不是因为读书,而是学校太过压抑,让他喘不过气。
可每次张妈都是反问,学校几千个学生,怎么就你觉得压抑,怎么就你忍受不了,张钊敞开心扉的倾述,却得到了母亲的刀子,孩子的情感,就是这样被一次次消耗,而张钊的爸爸,平时更是没有好脸色,在张钊的记忆中,张爸从来没有笑过。
父母见面也总是吵架,就算两父子在一起,张爸也宁愿看电视,不愿陪儿子说话,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张钊彻底放弃了沟通,对父母的失望也不断扩大,他不再渴求从父母这里得到关爱,转而寻求新的安慰,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总要找到一个新的寄托,支撑他读完高中这三年。
既然家庭已经没有温度,张钊就把爱,倾注到了女友的身上,其实孩子就是一面镜子,他反应了一个家庭的教育问题,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是一个问题家庭,而最应该接受教育的,或许是是家长,其次才是孩子。
而厦阳的父亲,就清楚的认知到了这个问题,
厦阳已经25岁了,他是改造营最大的孩子,而他在这里的原因,也不是因为读书,而是不想上班,窝在家里上网,厦阳父亲来自农村,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孩子小时候留守在家,长大后也不会管理。
原本厦阳和他,一起在船厂打工,他还租了个房子,让一家人住在一起,可现在,他不得不把儿子,送到这里接受教育,相比于其他家庭,厦阳的父亲没有高收入,也没有高教育,就连改造营的一万报名费,他也是找工友借的。
他和其他家长一样,把孩子看的很重,但不同的是,他知道这一切的原因,都是自己做的不够好,改造营里的孩子们,最小的只有12岁,他们大都对父母失望,对家庭失望,甚至,对社会失望。
父母们接受了6天的家庭教育,也写了一封信,对孩子们吐露自己的心声,可当张钊看到父亲的信时,又是深深地绝望,
在信中,张爸说现在谈恋爱为时过早,希望张钊在营中好好反思,回归到正常同龄人的轨迹之中,甚至作出让步,不反对张钊搞对象,可在张钊看来,父亲才是冥顽不灵的那个,他始终都在让自己改正,而对于自己的诉求,他们根本不懂。
当张爸得知此事后,也立马开始反思,并当晚给儿子写了一封道歉信,可信任的沟壑,并不是一封道歉信就可以填平,张钊并不相信,固执了40年的父亲,会在一夜之间醒悟。
经过了81天的改造,张钊终于可以出营,父母早早的在家准备,张爸也满心期待,希望能和儿子冰释前嫌,当张钊到达火车站时,张爸热情的上前迎接,显得格外殷勤,而张钊,也立刻拿出了自己的约法三章,他希望父母不要限制自己,不要过问女友的事情,同时,要给他足够的私人空间。
张爸很是高兴,因为儿子已经愿意和他沟通,而不是一昧的沉默,而且,张钊到家之后,没有想象中的大吵大闹,而是平静乖巧,张爸笑得合不拢嘴,他认为张钊的改造已经成功,他又成为了原本的乖孩子,甚至能够理智的处理女友的问题。
可是他哪知道,少年的平静背后,其实是对家庭的灰心,他认为父亲的改变,只是虚假的伪装,这天晚上,张钊向父亲索要一万块钱,说是要给女友买一只狗,面对儿子的突然开口,张爸有些诧异,只同意给出五千。
这时,张钊面对镜头,露出了得逞的笑容,
这其实只是对张爸的试探,如果张爸真的给了他五千,他绝对会原封不动的打回去,好在张爸抗住压力,最后给了张钊八千,算是勉强度过了张钊的考验,张爸对此毫不知情,依旧高兴地认为,张钊现在可以和自己讲道理,也可以互相退步,这就是最大的改变。
可是感情的创伤,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愈合,张爸和张钊,还要更多的时间相处,而其他家庭,也同样面临着孩子的信任危机,其实不只是片中的这些家庭,很多中国家庭都是这样,在孩子的教育上,永远都是不知所措。
从不缺乏教育知识,只是缺乏对爱的认知,父母爱孩子,理所当然的控制孩子,这便是爱的认知扭曲,教育孩子,而不是一昧的改变孩子,我们要创造的,不是下一个自己,而是一个自主的下一代,让他们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
最后,张钊参加了高考,虽然被一所大学录取,却选择了复读,并跟女友分手,而厦阳,在营地做了一顿时间的志愿者,后来又回到船厂,和父亲一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