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2020就要过去了,基本上大家都太难了。
很多企业做不到,做得好的更是罕见。
谁能想到,“辣条龙头老大”卫龙居然崛起了。
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卫龙将于明年在香港上市,目前卫龙食品已经和中金公司、摩根士丹利和瑞银洽谈合作事宜,准备募集10亿美元资金上市。
但卫龙上市也不是那么容易,毕竟现在辣条被定义为垃圾食品,食品安全就是一大关要过。
不过2018年卫龙就在研究这件事了,去年会计事务所已进入审计程序,公司也已经按照上市公司的标准在运营管理。
现如今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那么从5毛到300亿,卫龙是如何让辣条迎来春天的呢?
1
“卫龙”的创始人名叫刘卫平,出生在素有“辣条之乡”之乡的湖南平江县。
一直以来,平江县的酱料远近闻名,三百多年前,平江酱干成为了清朝的宫廷贡品。
1983年,平江人又对酱干进行了改良,里面加入了芝麻、辣椒酱,制成麻辣酱干,远销全国各地。
可以说,在平江,差不多家家会做酱,大部分农户也以制造酱干为生。
刘卫平是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孩子,家里条件不富裕,他读到高中毕业,没能考上大学,就没有继续复读而是直接外出打工。
刘卫平来到了广东一家台湾工厂打工,这家工厂尽管有两三千工人,但是管理的很好,让他也想学着别人的模式,自己干一下。
刘卫平没有别的本领,却在耳濡目染下做的一手好酱,顺势就辞职卖起了辣酱干。
他做的酱干继承了母亲的好手艺,微甜、微辣,瓷实,肉感强,有嚼头。凭借这门手艺,收入还不错。
1998年,湖南遭遇了特大洪水,粮食产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酱干的主要原料黄豆减产严重,价格大幅度上涨,从7毛多一斤上涨到1.5元一斤,涨幅一倍还多,对酱干产业的冲击不小。
为了能降低成本,挣钱养家,平江农民被逼无奈开始寻找新出路。
当地三位手艺最好的酱干师傅,及时研发改用面粉做原料,阴差阳错发明出了面筋,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辣条”。
味道和酱干差不多,价格却便宜了许多,于是差不多酱干小作坊都转行做起来面筋。
但平江是山区,不盛产面粉,而平江的辣条,其实在北方的销路更好。
换言之,辣条在平江本地既没有原料优势,也不具备畅销的途径。
于是,平江人就开始沿着京广线一路北走,在盛产小麦的中原地区开始自己的创业。
这些人中就有刘卫平。
2
1999年,刘卫平找来一幅地图,开始认真研究。“平江是辣条的发源地,我当时有好多老乡在西安和洛阳,但是那些地方比较偏,不在主干线。”
经过一番比较,刘卫平圈定了郑州和漯河,虽然之前并不知道漯河,但是知道那里有个双汇,刘卫平心想双汇火腿做的非常成功,就决定“我也要去那里。”
接着,刘卫平拿着自己之前攒下的几万元钱,在河南漯河开了一家小的加工厂,专门用来做辣条。
他买了一些盆,然后把老家带来的人造肉、豆皮,拌上平江特制的酱干,就开始拿到市场上贩卖。
“庆幸的是,辣味在漯河还是很受欢迎的”,刘卫平说。看到反响还不错,刘卫平就踏实在这里卖起了辣条。
刘卫平非常能吃苦,这个小加工厂里里外外全靠他一人忙活,采购、制作、送货都是他自己动手,老板是他,伙计也是他。
每天刘卫平天不亮就起床忙活,到半夜12点还没收工,即便是寒冬腊月,他也一直推着三轮车在漯河大街小巷卖力吆喝着:卖辣条了,好吃的辣条了。
很多人看来,文化程度不高的刘卫平靠着辣条养家糊口也不错。
但刘卫平不是一个甘于现状的人,他非常有野心和自己的想法,也很善于抓住机会。
有一次,刘卫平无意间在漯河的一处河堤上,买来一碗牛筋面吃。结果刘卫平吃起来觉得口感很不错,就忍不住想要打听在哪里做的。然而卖牛筋面的老太太非常提防他,开始死活不肯告诉他,后来经过一番询问,才打听到做牛筋面的小作坊,看到了生产牛筋面的简易膨化机。
一般,这里1个星期才能卖完1包面粉做出来的产品,但刘卫平一次就要六包面粉的产品,让老板非常吃惊。
商量好改进模具的细节,刘卫平很快就交了订金。
一周后,刘卫平拿到了产品,加了点焦糖和辣椒面,就出来一种咖啡色的食品,因为长的很像鳝鱼,就命名为鳝鱼条。后来为了方便,直接叫鱼条,但是消费者则由于口感辣味的,叫起了辣条。
由此,辣条这个名字正式传播开来。
3
2001年,刘卫平在漯河铁东开发区开了一家叫平平的食品厂,通过改进设备,辣条产能提高,销量也跟着提升。
2003年,刘卫平注册了“卫龙Weilong”商标,“卫龙辣条”正式诞生。
为了提高知名度,彻底打开市场销量,刘卫平对卫龙食品进行了一系列包装。
原来辣条就是简包、透明塑料包装,为了看起来有档次,显得洋气,刘卫平就要求改为铝箔、铝膜包装,并把原来12厘米的大包装改成了小1号的小包装,能够可以方便携带。
同时,刘卫平盯上了下沉市场,他雇佣了大批农民进行地推,从大商超贴到小摊位都贴满了海报。
不仅如此,还在街头发小广告,在各大平台发软文报道,线下举办健康常识知识讲座,让辣条这种食物深入人心,变得普及起来。
刘卫平重视宣传,对卫龙辣条生产条件也没放松,一口气投入了几百万元,从欧洲引进了一条最先进的生产线,并把包装机也从原来的半自动变为全自动。同时,还在内部建起了产品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并且聘请拥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团队打理,力求把控好卫龙食品的安全。
如此一番折腾,卫龙很快就打开了市场,不仅迅速走出漯河,很快就在全国铺展开,成为了龙头企业。
而在扩张过程中,卫龙并不贪多,设定了一个“每天600件”原则,就是说,倘若卫龙客户每天的订货量如果达不到600件,他们就不会去开辟下一个客户。
可以说,刘卫平还是想让卫龙踏实走好每一步的,让卫龙既能有良好的市场供应,也可以给客户留下好印象。
4
正当刘卫平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辣条行业突然出事了。
2005年,央视曝光了一些辣条生产的地下黑作坊,报道中,不仅生产环境恶劣,辣条的用料也很不卫生。更甚者,一度有传言说辣条的原料实际上是卫生纸,用的是则地沟油、尸油等垃圾油。
很快,辣条成了大家心中的垃圾食品,并且在全国大力整治,一大批辣条厂商相继倒闭,剩下的能盈利的企业也不足10%。
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卫龙却成功逆流而上,成为了辣条界绝对的NO1。
卫龙推出了亲嘴豆干、亲嘴烧等豆制品食品,精心打造出卫龙经典系列,并且邀请赵薇、杨幂等成为卫龙的代言人,加大卫龙的品牌影响力。
但没想到,有一天杨幂的粉丝突然举报了卫龙,怀疑他们擅自使用杨幂肖像权,发布虚假广告。
花了好几千万,非常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成了无良厂商,刘卫平感觉钱花的太冤枉了,也意识到:大众对于辣条这个行业的误解已经很深了,一味地只找明星宣传,只会适得其反。
他决定改变方向,另辟蹊径宣传卫龙。
当时,直播行业刚刚兴起,刘卫平就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展示卫龙内部生产情况。
刘卫平花高价聘请了北京一家专业团队到生产车间拍摄照片,流水线、洁净车间、质检车间……
全自动化无菌生产车间,操作有序的环节,专业娴熟的生产流程,照片中卫龙干净的现代化生产线震惊了所有人,照片一发布后,就迅速被转载,很快浏览量就高达上千万。
紧接着,刘卫平又乘胜追击,邀请了网红张全蛋来到车间直播《辣条是如何炼成的》,这样环境显得更真实,更有说服力。
直播一个多月,每天观看的人数都有20多万,很快卫龙就成了有口皆碑的品牌,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其的卫生、现代化买单。
就这样,卫龙彻底走上了网红道路。
5
2015年,卫龙正式进驻淘宝、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拉开了自己线上销售的帷幕。
“借助互联网平台,我们希望能营造出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独特性的新消费场景,促进整个卫龙品牌的爆发。”
一方面卫龙开始大打情怀梗,利用童年食品这个回忆让大家购买。
另一方面,为了扩大影响力,卫龙走起来恶搞模仿之路。
iphone火,就跟风模仿,苹果命名为pro、plus,刘卫平就推出辣条mini、burn kiss……
电影好,他就碰瓷票房。“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值达到了历史新高300亿元,但仍比不过河南一个省辣条的总产值。”
有新的网络用语,很快就会出现在卫龙的外包装上。“其实我该来包辣条,静静”“这个世界没有一包辣条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就两包!”
每天,刘卫平都要去各个营销号浏览一圈,亲自把控宣传辣条的文案,有时候为了让创意足够劲爆,甚至要花两个小时和团队碰撞。
这两年,流行跨界,刘卫平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2017年双十二,流行乡村风,卫龙就给自己的淘宝店换上了东北农村大花袄,又时尚又接地气。
2018年双十一,又推出了一款土酷蛇皮零食包,让消费者忍不住抢购。
逢年过节,又会推出迎合节气的食品。
曾经在端午的时候,推出了辣条粽子,很快就被抢空。
也会为了满足不同人的爱好需求,进行跨界合作。
卫龙利用现在国产页游传奇系列制作出“卫龙霸业”手游游戏,通过游戏通关奖励“卫龙淘宝店铺优惠券”,吸引了广大网友玩游戏,而手游上线后,短短3天打开次数就要10到12万,也给卫龙天猫官方旗舰店带来了几十万效益收入增加。
有时事新闻的时候,卫龙也充分展现自己的爱国情怀,博得大众的好感度。
2017年,韩国乐天因为 “就算在华市场亏损,也要坚持部署萨德”,在中国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而“辣条界的扛把子”卫龙率先做了表态:将在全国乐天陆续下架卫龙食品。
连人民日报都忍不住为其打call,很多人都说吃辣条吃出了民族自豪感。
之后,卫龙又成功走出国门,尽管价格不菲,340g辣条就售卖10.41美元,价格差不多是国内售价的7倍,却迅速占领了亚马逊销量榜前几位。
这些年,卫龙在零食界的地位越来越稳。
6
在2020年合作伙伴大会上,刘卫平公布了卫龙2019年全年整体营收为49.09亿元其中终端直售收入25.5亿元,流通渠道18亿元,电商渠道收入5.59亿元。相比于2018年收入35亿元,增速提高了将近43%。
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大部分企业都受到了影响,一些企业支撑不下去直接倒闭,另一些企业也是勉强维持着,整体经济都看衰。
但卫龙去上调了员工的工资,而疫情期间返岗的员工平均涨薪30%,同时光河南漯河厂就又计划招工1000人。
卫龙今年定下的目标是销售额为72亿,明年则是100亿,差不多增长幅度都在40%左右。
这也是卫龙一直有底气张罗上市的根源。
但卫龙看似光明的前景背后,其实早已经隐藏着各种危机。
首先,卫龙的食品并不是绝对的安全。
2019年315晚会上,卫龙就因为食品安全被曝光。其实这几年卫龙和平平食品就已经屡次被曝光出食品问题。
18年8月,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卫龙”品牌的亲嘴烧和小面筋就在抽检出的不合格食品中。
18年年底,又有河南网友爆料自己在卫龙辣条火锅吃出了虫子。
食品添加剂让不健康食品成为了卫龙摆脱不掉的标签,也成了其上市最大的阻碍。
其次,卫龙食品结构太单一。
虽然卫龙食品看似品类繁杂,有调味面制品类、豆制品类、魔芋制品类、素食类、肉制品类五大类几十种产品,可实际上都不过是辣条食品的分支,而口味也相差不大。和三只松鼠、百草味等真正涉猎不同种类的零食完全没法比,也致使消费人群单一,一些注重养生、或者年龄较大的消费者根本不会购买,不能打通全部人群,无意中就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最后,辣条界竞争发展激烈,随时都有重新洗牌的可能。
当卫龙陷入食品安全丑闻的时候,就有别的辣条趁机侵入。以至于卫龙出台一项规定,让经销商二选一:如果代理了卫龙产品,就不能再售卖其他品牌。虽然这是食品企业常规做法,但也透露出卫龙本身的担忧。
说实话,卫龙作为一个辣条企业,从小作坊发展到国民级零食不容易,但是卫龙也别太沉迷于网红人设,还是应该踏踏实实把好食品安全的关卡,丰富产业结构链,成为健康的代言产品,才能真正突破,永久地走下去。
说到底,大家对于卫龙还是有情怀的,要知道,卫龙有一天真的上市了,都是投资人。
. END .
【文| 歌 】
【排版 | 橙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