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粉们有没有这个习惯。
早起的话,第一件事不是刷牙洗脸。
而是,放今天的第一首歌。
还必须要对应心情,对应天气,才能起床,才能洗漱,才能搭配好今天的衣服。
这是一天早起的动力。
也是今天心情的BGM。
有这样的毛病不止是飘一个人。
问了问隔壁桌的炸炸,她说,就几回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歌,赖床迟到了。
终于。
最近,又给飘遇上了一个音乐综艺。
别说,在里面飘的确找到了不少自己的“心水”,还听了许多曾经热门的爆款新编。
看了一集。
歌不错,但重点是,这综艺更喜欢“搞事情”。
《为歌而赞》
新·热PK
对于阅“综”无数的飘来说,最怕的一件事就是:假。
台上综艺嘉宾有“剧”可寻,台下观众演技登峰造极,这样的综艺,看多了反而觉得乏味。
就算是它看似battle得热热闹闹,也还是觉得不真实。
但,《为歌而赞》却不同,它很真。
观众们敢发声。
演出歌手敢回应。
这不算什么。
真正能挑起“战火”的,还得是《为歌而赞》的主题。
一开场,它就将自己的态度,和两个对立面摆了上来:
音乐的定位,到底是BGM,还是一件作品。
音乐的价值,是流量的选择,还是专业的评判。
飘再说详细一点。
当下的音乐,面临的定位很尴尬。
曾经,我们在卡带、CD的时代,愿意花一个下午去听一张专辑。
享受沉浸在“慢”音乐之下的快乐。
但,在互联网时代中,它的性质早已改变。
尤其是电子产品、流媒体的加持下,我们已经不再拘泥通过一张专辑去听里面每一首歌,判断它的好坏。
而是自然而然地,点开榜首的第一首歌。或是,只听它最精华的部分。将喜欢的音乐片段做成“彩铃”。
哦,这些都是过去的时尚了。
这种便捷,让音乐少了整体感,也是这种便捷,让音乐沦为只为“好听”而舍去内涵价值的商业产品。
在流量影响之下,音乐的好坏,早已不再是创作者为主的时代了。
而是流量、大众先行,直到如今,在短视频的参与下,音乐又成为视频的陪衬。
所以,一首好歌的定义是什么?这就是这个节目要与我们一起讨论的。
可以说,它更像是一个社会实验。
借此实验,讨论着音乐和视频的对等性。
也意在,重整音乐自身的意义。
《为歌而赞》就将这两个观点具象化,形成了两主要阵营:
一边为新歌组,另一边,是热歌组。
“新歌阵营”好理解,那些没发行过的,或是,受众还没那么广的作品。
“热歌阵营”呢。
在抖音上已经有了流量的歌,或是本身就是有热度流量的创作。
新歌组的歌手,可以唱自己的歌。
热歌组的歌手,要改编这些流量歌曲。
说白了,一个有个性,一个走流量。
是后浪后来居上,还是前浪屹立不倒。
所以,这场战对大家都公平,也格外残酷。
这个综艺怎么玩?
找来了抖音上最火的106组抖音视频创作者,现场为他们喜欢的歌点赞。
点赞数最高的歌手,成为这一周的“点赞之王”。
就可以获得在抖音上,将近6亿的传播量,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歌,传播得更快、更远。
正是这场新时代之下的音乐形式,让听众和乐手的地位逐渐平等。
甚至,是一种双线选择的方式,用听众的喜好、直觉,去为一首歌投票。
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音乐盛典。
也是一场直观的,好恶选择。
嘿,飘还真的有点小期待了。
在第一期里,两边阵营风格很明显。
热歌阵营:张韶涵、THE9、宝石Gem,不论是选的歌,还是自己的流量,都热得烫手。
他们带来的作品,都是在抖音上已经传播过的,有热度的歌曲。
新歌阵营:情歌王子张信哲坐镇,带来他最新出的歌《A Matter Of Love》,外加唐汉霄、马思唯,两个创作型歌手。
尤其马思唯,作为把中国Rap带出国门的歌手,可在国内还算是underground。
而他们的作品,则极大可能地保留着作者自己的风格。
新歌更适合现代,还是热门歌曲更契合如今的审美品味。
谁好谁坏?
飘先卖个关子。
我们先看第一场比赛。
大·小 PK
唐汉霄和张韶涵。
唐汉霄何人?
2008年的《我型我秀》,以冠军身份,出道乐坛。
13年的幕后音乐制作,他写过太多挤上排行榜的歌曲。
由唐汉霄作曲作词的《无名之辈》,成了去年热播剧《亲爱的,热爱的》的主题曲。
歌词里讲述着每一个默默无闻的自己,可,就算如此,还得努力活下去。
“模仿者一个又一个
无人问津的角色
你选择去崇拜谁呢 怨恨谁呢”
同样是他作词曲的,由陈奕迅演唱的《让我留在你身边》。
依旧是属于小人物的一首歌,但,拥有梦想,就能抵抗世界一切不堪。
“最渺小的我 有大大的梦
时间向前走一定只有路口没有尽头
纷纷扰扰这个世界 所有的了解”
这些歌,虽然是别人唱红的,但一词一曲,都是来自他的内心。
所以,这一次他带来的《烂泥》,也是一样。
渺小的自己,宛如烂泥,被忽视,被踩在了脚下。
可,渺小,总比虚假要好。
台上唐汉霄唱得格外卖力,台下的听众们有激动的,有感动的。
也有不喜欢的。
对一首歌的好恶,大众的感知是直接的,甚至是生理性的。
而这一次,对于“好恶”的判断,《为歌而赞》来了一场“社死”的玩法。
台下106组抖音创作者,每人一台手机。
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从手机投弹幕,打在公屏上。
飘不禁觉得,这节目组真敢玩了。
偷偷瞄一眼留言板,就有一个小姐姐说“唐汉霄是个主播我一定给他刷嘉年华,如果开演唱会我不会去的。”
飘敬你!
甚至,有人在评论区里直言不讳地说,唐汉霄你就是火不了。
给唐汉霄抓个正着。
不难看出,唐汉霄的这首《烂泥》成了第一场就被热议的话题。
甚至,成为众矢之的。
有人喜欢,有人讨厌。
甚至都可以是因为同样的一个点。
喜欢,是因为这首歌的真诚。
不喜欢,也是因为这首直给的情绪,太过于私人。
这更像是100个人心里,早已有100个哈姆雷特一般。
音乐的奇妙之处,就是你无法单凭情感,就去定义它的好恶。
这个理念,放在张韶涵的演出也是一样。
她选的音乐,是一首在抖音上已经爆了的《心恋》。
俏皮、可爱的曲风,张韶涵一开始就被它吸引。
接着,她甚至采用了默片的形式,加以舞蹈,和诙谐的戏剧夸张力,去阐述这首可爱的歌。
讲真,台上的张韶涵实在太可爱。
跟舞蹈演员彼此默契配合,将一首歌演绎得滴水不漏。
可,这对于台下的其中一位抖音创作者来说,改编是失败的,风格也不是他所喜欢的。
这,这话,太大胆了。
可就因为这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儿。
引发了一场《心恋》本该是何种风格的争论。
关于这首歌,是被张韶涵魔改,还是重新诠释“小可爱”。飘不剧透,你们自己去看。
但一个大屏幕,一个小屏幕的互动。
给了听众们说话的权力,也给了歌手们,听到诸多意见的第一渠道。
甚至,在台下的创作者评论马思唯的《豆瓣酱》时,提出的一堆专业术语。
作为主创马思唯,一个没听懂。
飘真的笑炸了。
原来,社死的不单单是这群台下的短视频创作人,还有台上的爱乐歌手。
那些站在聚光灯之下的歌手,能听到的评价,有的经过经纪公司筛选,有的,经过了粉丝滤镜。
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改进。
知之甚少。
作为创作者,他们需要听到更多的声音,不论是大声,还是小声,无论是大屏幕,还是小屏幕。
真实,不一定好听。
注意一个细节,当每一个抖音创作者站起来的时候。
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我认为”,“我觉得”,“我想说”。
其实,这不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
在这个大时代之下,它的确可以让每一个渺小的声音,都有发声的机会,这声音可以是自我的,也可以是统一的。
但,它绝对不可以是万马齐喑,一片寂静的。
碎片化时代的音乐
《为歌而赞》很难得地在说真话。
它道出了碎片化时代下,音乐的僵局。
飘就问一个问题:
你们刷着抖音上的视频时,有多少人会再去留意视频的音乐。
或是因为这首歌好听,去千方百计地找到这首歌。
在碎片化的时代下。
似乎没有人愿意真正花时间去听完一首歌,看完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了。
在这个时代下,外界给我们的“爽感”,唾手可得。
一部电影或是一首歌的整体,都被肢解成“碎片”了,掐头去尾留下了精华。
所以,我们可以3分钟看完电影,几秒钟听完一首歌。
但,其实对于创作者来说。
这个问题的锋利在于——到底是去创作一首马上能触碰到听众耳朵G点的音乐,还是创作自己喜欢的音乐。
说白了,就是讨好市场与否。
当张信哲站上舞台前,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编导组问他,“您有把他们(106组创作人)考虑进在您选歌的标准之内吗?”
张信哲笑了一下,没有。
够姜。
这6组歌手在准备上场前。
节目组将他们的音乐剪取片段,提前给106组的创作人试听,做一个预判。
但,张信哲的这首歌很可惜,片段并不讨好。只投了7个碎片音符的票。
他演唱的作品,也与当下的“爽感”调性格格不入。
《A Matter Of Love(当年那份爱)》,一首极具张信哲特色的,柔美情感的歌。
抒情,浪漫,细腻,深情,在片段上来说,张信哲并不讨好。
作词,来自奥斯卡的最佳音乐制作人,当年《狮子王》的作词人Tim·Rice。
作曲,来自Take That乐队的主唱,Gary·Barlow,而这个乐队在90年代,几尽主宰了英国乐坛。
高水准制作,却像是阳春白雪。
这也是许多类似于张信哲这样,保留着自己风格和要求的唱作人们,要面对的问题。
在大时代的“爽感”文化之下,有着高水平的作品,要如何抵御着大文化的冲击。
对于张信哲来说。
他是有勇气,也是有底气站出来,用自己的作品去抵抗,去不被主流同化。
当然,这首歌并不适合抖音,或是不具备讨好大众的音乐性格。
可,这一首歌却暴露出了“大众流量”的短板。
符合流量的,不代表是精品。
精品制作,不一定要依附着流量才有自己的价值。
这种自信,自省,才是应该放之所有创作人心中的标准。
作品,是为谁而写,为谁而作。
我们可以有阳春白雪的高雅,也可以去包容下里巴人的简单快乐。
再回到,飘在一开始讨论的问题——音乐,如何被定义为“好的音乐”。
《为歌而赞》这部综艺,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它的一个非常“P&L”的内核:
乐无正解,百赞成歌。
音乐,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有人听到,喜欢,那这个音乐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打动了人们内心最隐秘的地方。
无论是什么样的时代。
对于音乐的追求,永远都不会过时。
这才是这场“音乐实验”所带来的最终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