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后,河北省积极贯彻中央要求,开始了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
2019年,全省20个县(市、区)被中央纳入全国试点县范围。截至目前,20个全国试点县(市、区)均成立了党委主要负责人担任中心主任的领导机构,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近2000个,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近期,全省各地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基层企业复工复产中进一步发挥了促进作用。“网络带货”惠及千万农家
4月19日,特色农产品之乡卢龙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与承办了一场特殊的“网络带货”活动。
“网友们,大家好,接下来我为大家推介的是木井镇的黄油桃。”说着,卢龙县副县长张志强拿起一个油桃吃起来。“嗯,果肉清脆、汁水饱满,真是甜如蜜啊!网友朋友们,到卢龙木井镇来吧,品尝最好的桃,让你的生活甜如蜜!”
这是在该县田各庄镇前下荆子村桃树林里“网络带货”的场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该县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受到影响,为促进农产品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经营,该县举办了这次现场感十足的“网络带货”活动。紧接着,张志强和其他乡镇长、主管部门负责人冒着蒙蒙细雨分别推介了红酒、葡萄籽保健枕、红薯粉丝、马铃薯面、红油香椿、山核桃、红薯干、土家布等20余种土特产品,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发布。
平泉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带货达人”、副市长张慧荣等参加网络直播,两小时销售农产品1620斤,帮农户创收5万多元。“羊绒之乡”清河县的谢炉镇日月农场,库存大葱因为疫情滞销严重,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镇政府、县融媒体,借助电视、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积极推介,发布当天就吸引了10多家批发商电话咨询,60多万斤滞销大葱一星期内销售一空。
在定州市、任丘市、涉县、文安县等广大城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网络直播”“农保姆”送农资下乡、免费农业科技培训等形式服务农产品销售和农户春耕,已累计组织文明实践服务活动2100多场次,受益企业职工和农民达11万人次。
“红色代办员”助力企业复产
在毗邻首都南大门的涿州市,疫情期间共有4.7万余名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退伍军人志愿者,积极投身环京检查站值守、疫情入户排查、送生活物资上门等文明实践,有效解决了社区、农村防控力量不足问题。
随着企业亟须复工复产,该市工信、发改、市场监管、行政审批、各工业园区等志愿服务分队当好“红色代办员”,80余名领导干部一线办公,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一对一”服务。
耐世特公司是一家汽车驱动轴生产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该公司供应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及欧洲大众、墨西哥大众的相关产品不能按计划生产。涿州市政府、松林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党员志愿者组成工作专班,深入公司现场指导,认真组织协调。2月底复工当天所产的400套产品在当晚全部发往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
“年画之乡”武强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帮助企业化解“用工荒”,用微信群、乡村大喇叭宣传企业用工信息、鼓励群众报名,党员志愿者到企业向新老职工讲解复工注意事项,向当地企业输送新增职工160余人,30多家企业受益。
“文明活力”激发旅游复苏
在知名旅游胜地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了5000余名党员“义工”、平安志愿者、文明交通志愿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利服务,迎接旅游产业的转暖复苏。
文旅行业的志愿者积极参与“文明旅游”工程,组织全区A级景区、星级宾馆、疗养院、精品民宿管理人员、服务员进行文明经营、文明旅游知识培训,并先后有30余万人次的志愿者走上街头参加“烟头革命”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区文明实践志愿者正在以整洁环境、文明形象、优质服务迎接八方游客的到来。
自4月25日开始,在享有“北方湖城”美誉的衡水市,衡水湖景区、园博园等15家主要景区迎来了8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的1200多名文明实践志愿者,他们开展捡拾垃圾、发放《文明旅游倡议书》、维持游客秩序、义务引导讲解等活动300多场次,直接服务游客近万人,成为助力旅游产业复苏的生力军。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