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又被称为“邓英剧”,又被称为“皮影戏”或“皮影戏”,是中国汉族民间广泛流传的傀儡剧之一,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在汉朝兴盛。
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艺术形式。相传汉文帝时代(公元前179-156年),太子刘启出生后啼哭不止,整个皇宫为此苦恼不堪。宫女们用树叶剪成各种人形,动物的道具,用灯光投影在白布上哄逗太子开心。后来宫女们发现用牛皮做成的道具韧性好,易保存,易收藏,皮影由此而生。据《汉书》记载,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大臣李少翁制成李夫人皮影,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爱不释手。《海阳竹枝词》中有诗:“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环佩姗姗连步稳,帐前活见李夫人。”这应是皮影戏的初期,多用于祭祀。到了唐代,皮影戏鼎盛于古都长安,班社几乎遍及陕北、陕南及关中各地。皮影发展造型更加优美,表演技术日益娴熟。皮影制作也选用上等牛皮、驴皮,经削、磨、洗、刻、着色等24道工序,经手工精雕细刻3000余刀而成。
皮影戏已2000余年历史,民间普遍流传,各地皮影形式相似,但影人形制大小和表演唱腔均有不同。蒲城地处古都周边,古名“奉先县”,是唐代睿宗桥陵、玄宗泰陵等五陵圣地,祭祀活动和梨园演出频繁昌盛,对蒲城文化影响深远。蒲城皮影多以碗碗腔演唱,并保留了很多古韵,曲调优雅、婉转、细腻、缠绵,韵味无穷。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陕西特色的碗碗腔或弦板腔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秦人气息。阵容有“前手”(担任全戏的念、唱兼司月琴及击打乐),“签子手”(专司皮影表演),“上档”(主司二股弦演奏),“下档”(主司板胡演奏和择签子),“后槽”(司梆子、碗碗等乐器)等人员5人。蒲城影子俗称“牛皮人马子”,造型小巧,生动逼真,每个人物约24厘米左右、男性角色多浓眉大眼、女性角色则妩媚秀丽,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其造型精巧别致,刻工细腻,色彩明快,阳雕阴镂,又适当留实,繁简得宜、虚实相生,装饰花纹以“万”字雪花型图案为代表,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民间艺术的倔巧淳厚。
蒲城皮影主要分布在东党、荆姚、苏坊等地,以北部尧山下的东党最活跃。清乾隆年间,有班社十五、六个,老团长党志兴的祖爷爷、爷爷(“十八红”)都曾进京为慈禧太后演出。解放后曾成立了“蒲城皮影社”(县剧团管理,63年撤了),蒲城皮影艺人曾人才济济,名角云集,名唱家有近代武万奎、张怀儿、万子芳、张维金,现代李靖国、王正云、“金狮子”同七合、“出山红”祁王有,祖传五代弹拉唱挑“全把式”党志兴(团长),签子手曹春明、王德保,后槽曹进虎(副团长),二弦王根来、王同谦等。五十至八十年代蒲城皮影艺术团实力最强,唱红了半个陕西,颇为轰动。七四七五年县级汇演连年一等奖,八七年渭南地区大赛获得“演唱奖”、“剧本奖”等十三项大奖,88年赴西安演出半个月,好评如潮。演出剧目《万福连》、《西厢记》、《火焰驹》、《白蛇传》、《游西湖》、《回岐山》、《别宫》、《杭州卖药》、《三代冤仇》、《红灯记》、《焦裕禄教子》等,既有传统的,又有紧跟时代创新的,老一班演唱功力极深,挑签子技艺精湛,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戏曲艺术之绝唱。
2003年成立了“蒲城县民间皮影艺术团”。经历过“破四旧”的伤害,重拾箱底的蒲城皮影艺术再也不能让它失传了。但随着老一代相继离世,健在的也都已年过花甲,后备力量寥寥无几,抢救和保护蒲城皮影艺术时不我待,让蒲城这一戏曲艺术瑰宝代代相传我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