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摩托车“彩云之南”长测活动即将开始,与朋友们一起从重庆到云南。
大运的两款新车已经在重庆上牌,我们的计划是先把摩托车拖到丽江,然后在云南境内跑2000公里,因为时间紧,更要在测评的过程中为工厂多拍一些图片和视频,所以我们就不是纯粹的摩旅了。
说起大运,新晋的车友可能有点不太了解了。大运成立于2004年,创始人远勤山是山西运城人,关公的老乡,“大运”的“运”,除了好运气好彩头,还有根植于运城的意思。远老板是经销商出身,后来来广东办摩托车厂,在创办大运之前就和国内另一家著名的企业有深入的合作。
在00年代,摩托车最红火的时侯,广东除了豪爵和五羊本田,还有很多新晋的摩托车品牌,大运在广东板块是佼佼者。产销量、市场影响力都名列前茅。2008年,大运成为北京奥运会供应商(一类商品只有一个名额),风光一时无两。后来远老板又向汽车领域进军,做摩托车的做汽车似乎是升级打怪的必由之路一般,不过他选择的不是众所瞩目的乘用车,而是商用车。
远勤山的大运重卡在新的领域又占稳了一席之地,他本人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和“三晋英才”的荣誉。
近几年,大运摩托车把精力主要放在国外市场,这也是摩托车行业一个普遍的情形。
锐圆在这儿随便聊点别的——
国内的摩托车市场说实话不是太好干,一是消费升级,国内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储备,这是一个摆在表面的原因,更深一点的原因是国内禁摩限摩,企业对国内市场的总规模和发展空间一时看不透吃不准,而之前积累的产品技术,还可以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继续卖一会,所以不少企业一边外销一边观望国内市场——在商言商,这也是人之常情企之常态。
适应国内消费升级,向欧美日强权挑战,把大排量摩托车卖到海外,这可能是每个厂家都曾思考过的事情。技术是问题也不是问题,摩托车技术不是高深的技术,只要敢投入,坚持若干年总有斩获;投入也不是问题,中国整体上来讲资本并不匮乏,关键是信心,很唯物主义的课题最后落在信心这样似乎是“唯心”的理由上,成立乎?我看可以成立。
信心是需要逐步建立的,也是需要市场有回应的——我说的还是“回应”,不是“回馈”,现在很多企业并不指望做大车赚大钱,只要市场能给正面的回应和鼓励,能把研发成本摊下来,他们还是愿意不断地试下去的。
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成就世界瞩目,很多领域中国企业已经走在头部也是事实,即使在欧美日最强悍的汽车摩托车领域,其实中国人也是不服气的,一门心思追赶,各种的打法齐上,有匠心独运老老实实跟在后面追的,也有别出心裁试图弯道超车的,当然也有在这两条路线上来回摇摆的。
好了,扯远了。
大运这次推出的两款车,一款300的拉力,一款200的复古,不论从动力平台还是到整车设计,站在国内市场总体来衡量,已经不算是新东西了,事实上真正全新的创新之作不是那么容易出现的。大运在新形势下,审慎地推出对他们自己来说是全新的产品,应该是值得肯定的,我感觉他们也是在寻求一种“回应”,做通路车,大运还是有一定水准的,他们决定在过去的基础上向前向上再进一步,希望他们的努力和企图能得到正向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