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雷西博天文台启用之后可增加小行星观测网的站点数量,阿雷西博天文台位于赤道附近,仍然算是北半球观测站。由于北半球已经有卡特琳娜巡天、夏威夷Pan-STARRS 1望远镜坐镇,对北半球的小行星防御观测基本到位了。
出品:太空伊卡洛斯
2019年7月25日,位于巴西的SONEAR南天近地小行星研究天文台给出报警,一颗直径达到130米的小行星将在数小时后抵达近地点。预警时间只有数小时,在这点时间内基本啥事都干不了。这让人联想到2013年2月的车里雅宾斯克的陨石袭击,一颗18米直径的小行星闯入地球大气层,在23公里的高速上空爆,部分残体落入车巴库尔湖中。
该小行星形成时间大约在45亿年前,轨道改变时间估计在2.9亿年前,换句话说,2.9亿年前的一次碰撞改变了这颗小行星的轨道,导致了2013年车里雅宾斯克被陨石袭击。SONEAR天文台监控到的2019OK小行星体积更大,直径超过100米,当然其对应的能量也曾指数式增加。根据估算,2019OK小行星撞击能量已经足够和通古斯事件媲美,如果撞击地球,那么就是第二起通古斯爆炸。第一次发生在1908年6月30日,一颗小行星撞击西伯利亚,摧毁2000多平方公里的森林。2019OK小行星近地点只有7.2万公里,相当同步轨道卫星的两倍高度,距离是相当近的,该行星也被认为是第二起通古斯天体凌空。
2019OK小行星7.2万公里的近地点也震慑了美国宇航局,该机构计划在2020年代实施小行星偏转防御计划,对一颗直径3至5米的小行星进行偏转轨道研究。2019OK小行星的到来无疑较快了这个近程,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观测,发现这些危险级近地天体。
阿雷西博天文台因为小行星观测网存在缺口,已被NASA重新看中,拨款1800万美元重新启动,将来的业务就是观测小行星了。阿雷西博天文台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射电望远镜,位于波多黎各,直径305米,在中国贵州FAST望远镜建成之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望远镜。阿雷西博天文台启用之后可增加小行星观测网的站点数量,阿雷西博天文台位于赤道附近,仍然算是北半球观测站。
由于北半球已经有卡特琳娜巡天、夏威夷Pan-STARRS 1望远镜坐镇,对北半球的小行星防御观测基本到位了。阿雷西博天文台在经度上与卡特琳娜巡天相差不大,维度上也接近Pan-STARRS 1望远镜,所以阿雷西博天文台的作用只能是发挥其305直径阵面的作用,并不算是补网。
在小行星观测中,南半球才是一个重灾区,2019OK小行星就是巴西天文台发现的,该小行星从摩羯座方向飞来,北半球的观测站难以覆盖。事后倒推查询时,夏威夷Pan-STARRS 1望远镜在2019年6月也发现过该小行星的踪迹,但是自动分析仪器将其漏掉了,因为其太暗了。2019年7月时夏威夷Pan-STARRS 1望远镜再次捕捉到这颗小行星,由于其轨道行进方向几乎是直接朝向地球,虽然亮度增加,但自动分析仪认为这不是小行星,因为没有明显位移。直接朝向地球方向当然无法察觉到移动,这也是北半球观测上的盲区。
过去几年,发现小行星的观测站几乎全集中的北半球,唯一有较大贡献的就是ATLAS小行星撞击最后预警系统,堪称小行星观测领域的末端防御系统。ATLAS系统两个望远镜部署在夏威夷,还有两个部署计划在2020年前部署在南非。该系统全状态运行将由8台巡天望远镜构成,覆盖南北两个半球,对直径45米的小行星提供一周预警时间,对120米直径的小行星提供三周预警时间。2022年美国在智利建造的LSST大型光学望远镜将开始运行,直径达到了8米级,将有效填补南半球的小行星观测盲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宇航局资助重启阿雷西博天文台的作用不太明显,堵漏效果不够显著,但依靠阿雷西博天文台305米直径的天线可深度窥视小行星结构,有助于我们分析小行星的基本情况。南半球观测盲区堵上还需要1至3年的时间,之后我们将建立至少数周的预警时间,也足够组织起一次拦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