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左
同志要吃饺子,这是风俗。
其实作为北方人,我从小耳濡目染,但是有大大小小的节日,家里就会吃饺子。
做饺子麻烦,要割肉,要买菜,要和面,还要弄调料,工序多,但是热闹,有仪式感。我们老家,把饺子称为扁食。
每次家里要做饺子,我爸妈总会象征性地招呼我几下:“来,儿子,给咱擀擀皮,或者洗干净手坐这里包一包也行。”我笑笑不说话,身子不动,继续看我的电视。
看着就难,我自觉学不会,胖手太笨,玩不了擀面杖,也捏不了饺子。于是直接放弃,就等着吃,反正厚脸皮太多年之后,也无所谓了。
到外面后发现饺子蘸的料多种多样,但在我家,要么是陈醋,要么是泡着蒜的陈醋。酸、香、微微刺鼻,冒着热气的饺子往里一裹,瞬间消热,送嘴里,一口下去,妈耶!真香!
春节吃饺子,我们早用老陈醋腌好了腊八蒜,倒小碗里,弯弯绕绕的酸香蒜香,先闻再尝,味蕾奔放。
汪曾祺在《五味》中写:“山西人真能吃醋!几个山西人在北京下饭馆,坐定之后,还没有点菜,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了三调羹醋。”山西人能吃醋是真的,我家的调味品,醋下的比盐快多了。
在家吃早餐,有时候我妈给我煮两鸡蛋,她心细,把蛋剥好,放小碗里,下面倒薄薄一层醋。前一阵我在家里这样吃时,吓到了我媳妇,她说:“你干什么,哪有这样吃的,怎么倒这么多醋!”
我心里暗笑她:没见过世面。然后继续表演,先用鸡蛋头一点,咬一口,再用牙咬出点蛋黄,然后拿醋往鸡蛋凹进去的地方倒,和浇花差不多,感觉饱和后,一大口吃掉。
演出很精彩,连续两场(我早上吃两个煮鸡蛋),但观众完全接受不了。
这是什么,这就是风俗吧。
其实前天我们已经吃过饺子了,而且是自己做的,人生中的第一次。
媳妇单位给发了两盒纯肉馅,说是领导特意嘱咐的,让员工回家自己包饺子吃。肉馅刚拿到家我瞅了一眼,美得很。我两一合计,这么好的馅不吃饺子浪费了,虽然不会做,但必须要挑战一下。
她提到了莲藕肉馅,说同事已经吃上,还发了朋友圈。在家时我妈给我做的都是猪肉白菜,莲藕肉馅咱也没吃过,试试就试试吧,从抖音找了视频,买其他食材,回家鼓捣。
平时去菜市场,我们都骑个小电驴。那天电驴没电,天大寒,买菜到家,媳妇说:“妈呀,冷死我了,冻得我头疼,需要缓缓。”
喝热水,一人一杯下肚,魂魄归位,坐桌边吃了几根刚买的小麻花,我们开始干活。洗净韭菜、小葱、莲藕,切碎,和肉馅混在一起,加入葱姜、料酒、十三香、生抽、老抽、食盐、味精、鸡精、香油,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拌均匀,然后再拍打拍打。最后倒点食用油,抹匀拍打,锁住汁水。
不会和面,也不会擀皮,其实也不会包,所以我们在菜市场买了现成的饺子皮,虽然没有自己擀的好,但先凑合着用了。包法也是从网上学的,菜鸟包法,我揽了这个活,她去弄酸汤、调料汁。
胖手出场,帅气惊人。
我先捏中间,两边多余的部分往回窝,然后一折。包着包着就熟悉了,一口气,我包了差不多七十个饺子。
媳妇做的酸汤和调的料汁也很鲜美,我在餐厅坐着就能闻到香味。
煮好之后,盘装饺子,碗装酸汤,调料小碗装料汁,一饺多吃。
我包的一部分饺子
最后的成品
蘸料,下口,裹着汤汁的肉,极鲜,莲藕呈颗粒状,口感极佳。我俩开心地互问:“怎么样,好不好吃?”“味道美极了,真的太棒了!”
“老公包的饺子好不好?”
“老婆调的料汁香不香?”
现场氛围很好,商业互吹,然后埋头干饭。
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无法替代的味道。对于我来讲,吃饺子是一种仪式,能让我放松,还可以带给我幸福。美食真是好东西,两口下去,真感人间值得。
人间值得!太值得了!
接下里的任务也很明确了,学和面,学擀饺子皮,争取之后可以自己擀。看别人还有花花绿绿的饺子皮,做出来也别有一番风味,之后我们家肯定也得安排一下。
为了防止我吃撑,最近我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用便签写了一句话——每次都少吃一些。没办法,这也是相当苦闷的一件事。作为一个职业干饭人,我的饭量很大,但又为了不至于太胖,还得多少控制一下自己。
鲁迅先生小时候在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我效仿一下,让自己尽量少吃点。
毕竟人间值得,来日方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