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开播的国剧,要说高级,我说是它应该没有人反对——
长安十二时辰
The Longest Day In Chang'an
开局评分8.8,如今临近尾声,分数一直维持在8.6。
如无意外,它就是今年最优秀的国剧没有之一。
原因有两点。
01
真实还原一个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的长安
《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发生在天宝三载。
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
那一年,安禄山当上了范阳节度使。
第一集开场长达两分钟的长镜头,令人有午夜梦回之感,一副盛唐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镜头俯瞰,房子布局井然有序,大街上行人多而不乱。
无论你是海外善贾,还是各类奇珍异宝;
无论你是传教术士,还是奴隶显贵。
这座海纳百川的长安城都有属于你们的位置。
白居易在《登观音台望城》里写到: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当时的他一定不会想到,几千年后,会有人将他笔下歌舞升平的长安悉数还原出来。
到了三十集,大家心心念念要看的太上玄远大仙灯隆重登场。
高耸入云,恢弘壮美,一点不逊于现代的灯光。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熙然繁盛,光耀万年。
难怪李必会说“再也没有比长安更伟大的城市了。”
场景道具逼真还不够,这个长安还差一丝灵魂。
这个灵魂就是烟火气。
导演曹盾在采访里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去尊重原著,接近史实,把这些东西细化、具象地呈现出来。”
所以你会看到
街景中小娃娃玩的投壶游戏;马球、蹴鞠等大唐流行的体育运动;火晶柿子和水盆羊肉。
剃头师傅在剪发时递上小盒子并说道“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修面剪发可以剃,但不能扔。”
种种细节全部揉碎藏在这部剧的各个角落中。
导演说,长安百姓的文化自信是发自骨子里的。
所以你会看到靖安司的官员聚在一起讨论““你说这长安城啊,怪不怪。你每天睁开眼,你就想骂它;可真要让你走啊,你还真就舍不得。”
长安如此的好,有人发誓要拼死守护它;
长安如此的好,有人发誓要拼死毁灭它。
02
鲜活饱满的人物角色
我们都知道,好的影视作品,最后的落点都是在刻画人。
《长安十二时辰》从一起调查狼卫的案件开始,描绘起了长安各行各业的人物群像。
李必(易烊千玺 饰)
靖安司司丞。
他生在钟鸣鼎食之中,一心修道,一朵莲花冠清贵出尘顶在头上,便是道心高悬。
看似清高孤傲,实则有血有肉。
表面闲云野鹤,实则对太子忠心耿耿,他深知朝局动荡,要有一番大作为,就要爬到足够高的位置。
只有当上宰相,才能守护长安,守护大唐,守护天下百姓。
易烊千玺和李必,是互相成全的关系。
都是年少老成,但偏偏心里还是个孩子。
李必聪慧灵黠不失少年的脆弱感。
少年这两个字好像本身都是纤细的,易折,但是折了,就会有清甜透彻的枝叶流出,就像初春抽条的树,盎然清新。
少年的身上折射出的是希望和不妥协的生命力。
少年风骨,得由少年造。
李必,因易烊千玺的出演才显得更加珍贵。
李必知人善用,他起用死囚张小敬为他查案是因为看中了他的能力,说明他并不墨守成规。
正如《寒战》里的那句台词:“非常时期就要用非常方法”。
他运筹帷幄,却也在查案之中处处受阻。
他生来受圣贤熏陶,知五礼学六艺,但面对朝堂上的风云诡谲、口蜜腹剑的权谋斗争还是略显稚嫩。
他不惜多次以前途相抵,保张小敬,保长安百姓。
就连一向不会偏向太子党和右相党任一方的郭将军都被他说服,自愿帮他去右相府解救张小敬。
你可以嘲笑他手无缚鸡之力,但你不可以否认他赤心一片。
即便这一天经历了血洗靖安司,被背叛被怀疑被骗等等让他世界观人生观差点崩溃的事。
但李必依然心系太子,心系长安百姓。
在这场长安保卫战中,他每踏出一步都是孤注一掷。
每走一部脚下都是万丈深渊,就像脚踩钢丝行走于两栋摩天大楼之间。
一失足就会粉身碎骨但也不曾退却。
张小敬(雷佳音 饰)
坊间称他为五尊阎罗。
一个杀了自己上司和34个死刑犯的死刑犯(后来我们都知道,他是为了替死去的战友报仇)。
《长安十二时辰》对他的刻画采用了先抑后扬。
前期他有多讨人厌,后期就有多讨人喜欢。
他也是剧情发展至今人物弧光最完整的一个。
他办事不按规矩,每次小李必都要给他擦屁股。
但他每做一件事的背后都有他的苦衷。
本来受不良人尊敬,却因为要从葛老那里打听到龙波(周一围 饰)的消息,不惜出卖暗桩,受尽千夫所指。
但他不会多做解释,他有着“为一人而救千人”的觉悟。
虽然不择手段,但也有情有义。
查案之余还不忘提醒妓女“窗栏子松了,回头记得让小乙修修,老倚在那里别摔着”。
用断指换暗桩全尸。
徐宾喜欢张小敬,不惜借用大案牍术的谎言都要将他放出来。
是因为看到他真心喜欢长安。
人当面说的话,九成没有意思;唯独他说的,鲜活、生动,有人情味。他喜欢长安城里的人,喜欢三坊七巷,真心实意地喜欢。
守护长安就应该交给真心喜欢长安的人去守护。
李必说“再做一天不良帅,再守一天长安”。
张小敬听了,也这样做了。
他和李必,一个武,一个文,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是战友,是同袍,都视对方为可以托付之人。
崔器
这个角色前二十集给人的印象只有不招人喜欢,猪队友,总是一副拽了吧唧的模样。
他嫉妒张小敬,关键时刻掉链子。
他没有张小敬那般要守护长安百姓的使命感。
他是军人,他只知道军人就得服从命令。
哥哥用生命将他从陇右调来长安,只有在长安出人头地才对得起死去的哥哥。
兄弟因为他的鲁莽被伏火雷炸死,最后听到圣人说不封赏,他大声质问。
为什么不封赏,那些死去的弟兄就白死了吗?
他的确不聪明,才会说出这样“自毁前程”的话。
崔器傻傻的,憨憨的性格,注定他在长安官场混不下去。
后来受姚汝能挑拨进了右骁卫,目的只是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
崔器就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那么一点私心,有那么一点执着,都不算是个识时务的人。
他被自己坚持的事情所困,以至于迷失了自我。
当他再一次回到靖安司时,他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不怕被右骁卫开除军籍,不怕为姚汝能奚落,那一刻他只想守护靖安司。
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崔器凭借一人力战龙波团队,最后奄奄一息。
连龙波都佩服他,边敲鼓边喊:长安,崔器。
临死前崔器在自己的军籍牌上用血写上长安。
那一刻,他真正成为了长安人。
《长安十二时辰》里出场的每一个人,形象都无比丰满。
有痴迷大案牍术,耗尽家财钻研造纸技术的靖安司八品文吏徐宾;
有“唐朝无间道”,一心只想光复姚家的姚汝能;
有虚荣、懒惰,靠吃软饭上位的元载;
有权倾朝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林九郎;
就连一个妓女丁瞳儿,背后都有令人心酸的故事。
上至太子右相,下至黑道妓女,无一不漏,面面俱到。
每一个人物都不再脸谱化,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
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大家只不过是拼尽全力留在长安罢了。
导演曹盾在接受采访时说,“这部剧真正的主角不是任何一个人,而是长安这座城市。”
所以这部剧才会叫《长安十二时辰》。
它不是单纯要讲张小敬和李必如何联手破案;
它不是单纯要讲太子和右相的党派之争;
它是以上元节为背景,抓狼卫破案为引子,党派之争为主线,事无大小地勾勒出这一天长安所发生的大小事,各个阶层的生活百态。
借此窥见盛世大唐是如何一点一点走向衰亡。
现在你再回头看第一集的开场,一个男子不慎将灯笼点着了。
火被众人扑灭后,原本光彩夺目的灯笼变得面目全非。
这一幕,不正是大唐即将衰落的隐喻吗。
本剧时间的10多年后,安史之乱爆发,戳破了大唐强盛的光鲜外表,长安这历史上最梦幻的都市随着大唐衰落而荣耀不再。
令人不胜唏嘘。
是与非,成与败,都随着岁月的流逝消失不见。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