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评书艺术家单田芳11日下午3点30分因病在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84岁。(9月11日 人民网)
单田芳,1934年12月14日出生于辽宁营口的一个曲艺世家,是我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代表作有《隋唐演义》《天京血泪》《水浒外传》和《大明英烈》等。
“凡有井水处,皆听单田芳”。对于许多9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单田芳”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他用独特的嗓音讲述诙谐幽默、跌宕起伏的故事,伴随一代人的成熟,在前行路上提供慰藉;陪伴一代人的成长,给幼小的心灵种下一个又一个“英雄梦”。在多少人的记忆中,都有这样一个片段:中午吃完饭,和爷爷一起守在收音机前听单田芳评书,闭上眼感受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
单田芳曾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他是曲艺行业的楷模,被曲艺理论家孙立生尊为“永远的说书人”。可就是这样一位著作等身,成就卓越的艺术家逝世的新闻播出,在年轻人的群体中并没有激起较大涟漪,甚至还不如爱豆的花边新闻有吸引力。询问身边的年轻朋友,得到的答案令人大跌眼镜:单田芳是谁?
不知道单田芳是谁,难道是因为评书脱离时代发展轨迹变得不合时宜了?当然不是,从1954年开始站上评书舞台,直到2007年的收官之作《老店风云》,这五十多年的时间,单田芳不仅在表演,更在创新。貌似老旧的曲艺形式,单田芳不仅对其进行了内容上的再创造,更在呈现形式上进行了新包装,他的作品是较早以电子读物的形式存在的,比如MP3。
既然单田芳并没有“落伍”,那为什么还会被年轻人遗忘?本来90后、00后的生活时代就和评书流行的时段有所出入,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人们的娱乐活动不只限于传统的电视和收音机,生活更多被各色的电影、短视频、网络短新闻等快时代产物充斥。别说碎片化的时间,就连整块的时间也被用来刷抖音、微博。拿起手机,半天的时间就过去了,在这之中人们得到了什么?仔细想来,除了消遣,再无其他。
快消品的流行不能消磨经典的价值,年轻也当然不是我们遗忘经典的理由。在各种娱乐APP大行其道的时代,相关部门不妨多一些努力,对经典作品进行创新宣传。经典值得永久流传,而不是只成为某一代人独有的记忆。
文/王常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