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change杂志3月12日重新放映了2010年在国内上映的电影《阿凡达》,首次周末票房超过1亿韩元。
一个月后,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在国内上映的《指环王》前两部作品,经过4K修复后,接连登陆国内院线,首个周末票房均突破两千万元。眼下影视行业,老片重映习以为常,但值得思考的是,重映一定是口碑与票房的保证吗?为“它”补上一张电影票
4月18日下午一点,电影《指环王:护戒使者》的正片内容已经播放完毕,南京新街口德基广场7楼的影厅里还有观众迟迟不愿离开,“80后”的施晖等到电影字幕全部播放完毕才起身。
“我从来没有在电影院里看过《指环王》。”施晖说,她大学时期在电脑上看了电影《指环王》后,对影片中塑造的中土世界产生兴趣,又去看了原著小说,成了《指环王》系列的铁杆粉丝,每年还会在视频网站上重温经典,这次重映给了她一个补电影票的机会。几天后,电影《指环王:双塔奇兵》重映,施晖准备利用五一假期前最后一个休息日,再为自己的情怀补上一张票。
4月18日上午10点,南京新街口一家影城里,观众在等待电影《指环王:护戒使者》放映。
“来看《阿凡达》《指环王》这些电影的,大多是年轻人。”南京大华大戏院营运主管张峻说,有些影迷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经典电影的首映,影片上映之后都纷纷来重温经典。“我们在影院在排片时,会适当增加周末和晚间黄金时间场次,方便年轻人下班后来观看。”
老电影在国内重映并不是新现象,最大的卖点就是情怀,如霸占全球电影票房榜首长达12年之久的《泰坦尼克号》,曾于1998年在国内上映,经过3D重制后于2012年4月重映,当时中文海报上的宣传语是“重温史诗爱情经典”。
老片重映票房表现不一
“说实话,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张峻分析,《阿凡达》在上映当年就是影院爆款,已经有很多人在电影院里看过了;《指环王:护戒使者》则是受到双面夹击,前有清明档小热影片《我的姐姐》,重映同期还有经典动画《名侦探柯南》的系列新作《名侦探柯南:绯色的子弹》,和新片相比,老片的吸引力似乎不足。
据国家电影专资管委会统计,去年重映的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票房在当年全国排名第23,2019年重映的电影《千与千寻》票房在当年全国排名第29。
由此可见,重映影片并非就是票房的“解药”。目前在国内重映票房最高的电影是《泰坦尼克号》,高达9.46亿元,但其余多数影片均停留在千万元级别。2018年来新上的老电影突破亿元门槛的较多,但都难以达到《泰坦尼克号》的成绩,票房最高的为《千与千寻》,达到4.88亿元。
近年来,选择在春节档后的3-4月份以及暑期档、国庆档之后重映的电影较多。以2019年为例,全年电影票房收入超过642亿元,其中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总计3个多月的票房收入占比超过40%。而当年重映的影片,仅有《千与千寻》及《海上钢琴师》2部影片票房过亿,总计约6.32亿元,占全年票房收入不到1%。
重映不能只靠贩卖情怀
“片荒的时候我们还是很欢迎老电影的。”张峻说。据统计,在去年疫情后影院全面复工的前20天里,国内院线上映的44部影片中有29部为重映电影,重映影片数量占到了总片源的65%以上,重映票房占复工后票房的44.5%。
有专家分析,疫情大背景下,老片新上对国内电影市场起到了一定提振作用。相比新片,重映省去了制片成本,影片质量已经接受过市场考验,有一定口碑基础,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帮助影院恢复客流。
但与此同时,不少老片新上如同“新瓶装旧酒”:发行方既打情怀牌,如童年回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也打技术牌,如修复胶片电影《红高粱》和3D重制、画面更具视觉冲击的灾难电影《2012》,还有附加内容牌,如2013年上映的电影《一代宗师》在2015年重映时添加了部分情节。
宣传噱头多种多样,但有多少老电影能被成功“二次消费”呢?类似的套路观众不一定都买账。以日本动画导演宫崎骏的作品为例,他导演的电影大多剧情奇幻,但又蕴含哲理,给不少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陪伴着许多“80后”“90后”观众成长。2018年,宫崎骏导演的动画电影《龙猫》在国内上映,这是该导演在国内上映的第一部影片,最终收获票房1.74亿元。紧接着在第二年,又有一部该导演的动画电影登上国内银幕——获得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项的《千与千寻》,还有国内当红演员周冬雨、井柏然、彭昱畅等为影片重新配音,情怀和流量加持下,影片票房突破4亿元。然而宫崎骏被引入国内的第三部影片、曾获多个电影奖项提名的《崖上的波妞》票房仅有2841多万元。
不可否认,老电影具有一定市场潜力,但对于影迷来说,想要在大荧幕上重温经典电影并非易事,去特定电影节或学术放映机构观影交通及时间成本较高,目前专线放映体系尚未成熟。因此,如何更好发挥老片的余热还有待慢慢探索。
来源:新华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