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有人给我发了一段抖音视频,对于抖音视频来说,我向来是看看罢了。不过这一次,却让我有点小触动。视频演示的是模拟一则小学时候学的《乌鸦喝水》的片段。这个对于我们八零后来说,这是一片记忆深刻,耳熟能详的课文。至今这篇课文应该都还在学校的课本上。
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乌鸦的智慧,自然也在赞叹那个叫伊索的作者。而且还把他跟我国的庄子比美。因为他们两个都是讲故事启迪我们人生的高人。
但是今天这个视频却不一般,有一些不信邪的人,非要亲自做这个实验,看看投入多少石头这个水可以溢出来,或者水位升高。然而令人沮丧和惊讶的事情发生了,在投了几把小石头以后,这个水就被石头吸收了一部分,而继续投入的石头不仅没有让水位上升,反而让石头超过了瓶子里的水,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乌鸦喝水这个事情,有点不靠谱。
其实我之所以震撼,是因为我们很早就知道一句话,真理是需要实践去检验的,但是我们往往相信一些标准答案。并没有考虑它是不是真的这样
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思维活跃,但是却慢慢被限制。这个限制并不是我们被一些教材的标准答案而止步,而是我们笃信权威,缺少一种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我们还学过《小马过河》可惜我们很多人都没有超过小马的智商。
不知道我们小时候有几个人在学过这篇文章后,去产生过质疑或者好奇,并且亲自做了实验。当然我们的老师也没有告诉我们这个事情大家可以去尝试一下。在当时的应试教育下,发挥和创造一直是八零后教育中的软肋。
这才是寒号鸟
由此我想到了另外一篇我们学过的课文。在几十年后再次让我觉得自己错的非常离谱。
《寒号鸟》那篇课文还记得吗?但是我告诉你寒号鸟并不是鸟,你会不会说我胡说八道?
首先在说这事情前,我比较庆幸一点的是我们的新教材已经对配图做了修改。可是我相信我们现在大多数八零后依然不会质疑寒号鸟不是鸟。
还记得它那句经典的台词:“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本文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最早见于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 ,讲述了寒号鸟得过且过,不肯盖窝,结果在半夜冻死的故事 。通过该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懈怠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 后人据此引出了"得过且过"这一成语。
其实寒号鸟是一种复齿鼯鼠,也是我国一种特有物种,《南村辍耕录》卷十五 。该篇记载:“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有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这个寒号鸟还跟二十四节气大雪有关,大雪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里的鹖鴠(hé dàn)就是说的寒号鸟。我为什么会知道,寒号鸟是鼯鼠不是鸟,这也归功于我后来喜欢上了研究传统文化,在读传统节气相关的内容时偶尔让我看到的,也就是说我也是去年才知道,寒号鸟不是鸟。
虽然这样的知识看起来没有多大用处,一些杠精说不定还会说我卖弄学识。其实我正是觉得自己知识匮乏,才深有感触。我们的教育里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一旦有差错,就会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啊。
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我们去芜存菁,而且还不能让人只有一个方向和答案。因为世界之大,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相对的真理。我们可以有固定答案,但是我们同样应该有多种可能。那怕这些可能是错的,也不应该扼杀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马未都就对司马缸砸缸的事件产生质疑,他从文物和考古的角度进行研究,司马光的年代烧不出大缸。但是我们依然在讲述这个可能是编造的故事。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华盛顿没有砍树,爱迪生也不是低能儿。心灵鸡汤未必是好事,我们传统的《增广贤文》恐怕不仅仅能导人向善,还能让我们具备更多成长过程中抗击打的能力和生存处世之道。
社会在进步,文化教育这一块应该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因为它的责任重大,它培育的是我们的未来,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式,后果不堪想象,所以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必须好好研究这方面的课题。
作为八零后,今天这个年代,我们正在经历我们父母当年养育我们时的同样的事情,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生活的压力,以整天为生活奔波为借口,把孩子的教育只依托给学校。自己则彻底忽视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了解和学习。
现在我们不用再参加考试,我们不用再接受谁的检查,我们从新把一些文化内容找来了解,是让我们有一次可以和自己的孩子一同成长和学习的机会。这个机会对我自己来说无疑是一次上天最大的恩赐。
因为我一直认为当我们为人父母了,责任自然更大重大,也让我们可以用在社会里摸爬滚打的经验,再一次去验证一些曾经忽视的学问。
这次验证,还能帮助孩子学习的时候给予合理的分析。假如当年因为时代的原因,我们错过了很多,也接受着那时候同质化的教育,那么在这个时代,就是一个自我提升和蜕变,并且让自己的下一代不再重蹈覆辙的大好机会。
之前你我读了一些不动大脑的书,今天开始我们要有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