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努力工作的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第一心理|事件分析
大家好,这里是“第一心理”课。今天将进行事件分析。
杭州保姆纵火案已经过去了很久,人们在经历太多社会热点新闻之后,会习惯性的用新的事件替代旧事件。纵然如此,每每想起这个事件中的受害者,仍会忍不住痛心。这次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性善恶和底线的思考。虽然莫焕晶已经伏法,但是仍然洗不掉人们对她的憎恨,而当事小区的物业,至今仍没有给予林爸爸一个合理的说法。当我们回首这个事件的时候,不禁要拷问人性本源,心理专家认为,从人性角度看,凶手其实有三个。
人性本罪:保姆莫焕晶
每一个无故夺人性命的凶手都是游走于人间的魔鬼,他们罪之本源都是用自己的欲望去戕害别人的生命。莫焕晶就是游走人间的魔鬼之一,从各种报道中,我们大致可以给她绘一个侧写:离异、离开了孩子、远走异乡打工、滥赌成性、债台高筑、极度的爱慕虚荣、附庸虚浮生活、懒惰自私。
虽然我们无从追溯她的原生家庭,也无从探究她最初的成长环境如何。但是,我们却能从她身上看到人性中最阴暗的欲望,这种躁动的欲望根植在她内心,横行泛滥丝毫没有节制,由于她对自己认识不足,导致了这种欲望被放大最后害人害己。
精神分析专家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精神分析法,“本我”通俗的讲就是一个人的欲望,是黑暗和邪恶的,但却受到人的意识的辖制;而 “自我”和“超我”就是那个辖制“本我”的力量,它们分别是现实世界的接触者和道德规范的守护者。
而莫焕晶明显就是被本我所驱使,让自己的私欲横行,却没有完善的自我和超我来管辖这种欲望,这是她极大的人格缺陷。本我的贪婪和懒惰让她误入歧途,深陷赌博的漩涡之中。
从心理层面看,赌徒心态占据了她的身心,她的三观只剩下零碎的道德感和邪恶感了,她虚荣而又自卑,抛弃自己家中的孩子出来打工也是为了追求自我存在感。我们暂且不去怀疑她对孩子的爱,但是,仅仅从她烂赌这个事情上,可以看出,她对自己的孩子并不够负责。
她长时间在优渥的环境中生活,开着豪车买菜,住着高级豪宅,让她有了一个错觉和代入感,她觉得当下的优渥也是属于她的。所以,一旦有人打破她的这种错觉和代入感的时候,她就会有一种世界观倾覆的感觉,无比的愤怒感替代了她仅存的一点理性,这种情况下,她甚至会使用极端的手段。
我们知道,人在愤怒的时候,体内的激素系统、植物神经系统会通过杏仁核的中枢神经系统,这个时候,即使道德感再高的人也会萌生犯罪的欲望,更不用说自我约束力相当薄弱的莫焕晶了。
而莫焕晶在纵火后选择的是一个人逃生,并没有提醒主人,这在一定程上可以反映出她可能有反社会型人格倾向,即缺乏同理心,缺乏感同身受,也缺乏愧疚感。
人性本能:主人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本能就是自我保护,在上古时代,人们生活在一个兽禽众多的环境中,所以,人们的趋利避害的本性相当发达。其中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就是奔跑和鉴别。即使到了现代,原始的保护欲仍然在我们身上作用着,人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血液会大部分流向腿部,就是为逃跑做准备。
而这家主人的选择是报警和等待,一定程度上说是主人麻痹了,也许,优渥的生活让她们失去很多自我保护的能力。
另一方面,主人也没有很好的鉴别身边的危险,其实在纵火事件发生之前莫焕晶已经是劣迹斑斑,还不断向主人借钱。这个时候倘若主人能够认识到身边潜伏的是恶魔,悲剧也许就能避免了。但是主人却一味的选择容忍,而纵容罪恶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人性本性:物业
出事以后,小区的物业一直逃避责任,作为一个高档小区的物业,却忽视了人们最基本的需求:人身安全。他们将消防通道私自改造,为了营造更好看的高层建筑,导致了救援的延误。而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物业的选择是逃避和踢球政策,这难道不是赤裸裸的人性之恶吗?
所以,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这次事件中,凶手一共有三个,悲剧的收场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伤痛,给了人性更多的拷问。最后,不论怎样,希望母子几人天堂安好,林爸爸早日走出伤痛。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子衿
参考资料:
《社会心理学导论》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