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漫画史上的大家,
他的画,
妇孺皆知、老少咸宜,
“漫画”一词,
因他而广为人知。
他以一颗童心与爱心作画,
率真自然、简练传神,
俞平伯赞之:
“片片落英,蓄含人间情味”。
丰子恺(1898年—1975年),浙江桐乡人。原名润,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画家、散文家、教育家、书法家,翻译家。师从弘一法师(李叔同),以中西融合手法创作漫画及散文而著名。
他使“漫画”广为人知
率真自然独树一格
丰子恺自幼喜欢绘画,十二三岁即临摹《芥子园画谱》。十六岁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在那里,他的绘画及文学则得到了李叔同、夏丏尊等名师的指导。这一际遇,为他今后从事艺术道路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左为丰子恺为《春雨》画的封面图,右为梦二插画《呵护》
现代书画大家陈师曾和日本抒情画家竹久梦二,是对丰子恺画风形成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丰子恺曾写道:“我小时候,《太平洋报》上发表了陈师曾的小幅简笔画《落日放船好》等,寥寥数笔,余趣无穷,给我很深的印象。”他在喜爱之余,便对陈的简笔画加以临摹,可见陈师曾对他喜爱上“漫画”的启迪。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正式吸引他走进漫画世界的人,则是竹久梦二。1921年春,丰子恺在日本游学期间,偶然在旧书摊上看见一册《梦二画集·春之卷》。他后来回忆说:“这寥寥数笔的一幅小画,不仅以造型的美感动我的眼,又以诗的意味感动我的心”。于是,他开始了这种简笔画的创作。
《子恺漫画》
1925年,主编《文学周报》的郑振铎向丰子恺先生索画用来插图,给丰子恺的画冠以“漫画”的题头。他的画稿发表在期刊上,久而久之,一本结集的《子恺漫画》终于问世,漫画的概念由此也传入民间,很快为街头百姓所熟知、接受,最终成为一种脍炙人口的绘画形式。
破碎的心
子恺漫画的特点是率真自然、简练传神。无论是歌颂真、善、美,歌颂童心,歌颂生活,歌颂大自然,还是指出社会不公现象,揭露人类卑污心灵,其根本目的是指导读者怎样做人,怎样理解人生,享受生活。
妹妹新娘子,弟弟新官人,姐姐做媒人。
在技法上,他熔东西洋绘画于一炉,即采用西洋的构图式,运用西洋的解剖、透视、明暗和色彩学,却仍充满传统的画趣,娴熟于国画的笔法。他使用传统的笔墨和宣纸,却画出了西洋画法的活泼酣恣,真正达到了画中有诗,寥寥数笔,却蕴含了很深的意味。
丰子恺画画不要脸
一天,丰子恺正在家里读报,忽然,一个醒目的标题跃入了他的眼帘:丰子恺画画不要脸。这标题使丰子恺大吃一惊:自己向来与人无争,为何有人要如此中伤于自己?然而当他读完全文,却又大感意外,原来文章是在分析他漫画的特色。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丰子恺作画,人物即使没有眼睛、鼻子,也仍然惟妙惟肖,很有意味。
后来,丰子恺这些“不要脸”的漫画传到印度,又颇得诗人泰戈尔的激赏。他说:“这几幅画,用寥寥的几笔,写出人物的个性。脸上没有眼睛,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看什么;没有耳朵,可以看出他在听什么,高度艺术表现的境地,就是这样。”
他的漫画题材,包罗万象,有古诗新画、儿童相、学生相、社会相、都市相、战时相等方面,其中以古诗新画和儿童相最有影响力。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
丰子恺的古诗新画,就是把古典诗词中的佳句画成与此内容相近的漫画。特点在于,画上题的是古诗词句,而画的都是现代人物,所以叫“古诗新画”。把古诗译成画,需要画家了解诗词旨意,还要用简洁的笔墨恰如其分地勾画出诗词的意境,看似容易,其实需要很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熟练的绘画技巧。
两小无嫌猜
他的儿童漫画多以他的儿女们为素材,孩子们的好动、活泼、淘气甚至一句有趣的话,都被他用漫画的形式反映出来。丰子恺有童心、爱孩子,正因为心中有爱,才能对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才能细致入微地捕捉到儿童最真切的心态与生活。
蚂蚁搬家
俞平伯先生说,子恺漫画“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朱自清先生则说:“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这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得那味儿。”真可谓是知人知画的妙论。
他与李叔同师生情深
用46年完成一个承诺
丰子恺笔下的弘一法师
李叔同,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杭州高级中学大门
丰子恺年少时,在浙江省里第一师范学校求学。他见到李叔同时,李叔同是在三十四岁的盛年,这位在音乐、绘画、诗词与其它诸多领域均有精深造诣的才俊,对年轻的丰子恺有很大的影响。丰子恺习画,遵循李先生“每一笔都要认真”的教诲,苦练实物写生;习音乐,听先生说旁人“琴弹错了,下次再还”而赶紧去继续埋头练琴。
弘一法师与弟子丰子恺(右)、刘质平合影
在恩师的哺育下,丰子恺进步飞快。有一天,李叔同和气又严肃地对这个学生说,他教了许多年的书,从未见过像丰子恺进步这么神速的,实在是有天赋的青年。丰子恺受宠若惊,自谈话那天起,他便决定了要以绘画为生,且一生从未为此决定后悔过。
《护生画集》
1927年,丰子恺在上海的家中举行仪式,拜弘一大师为师,皈依佛门。在此前后,他们朝夕相处,商量合作一部《护生画集》。1929年,正逢弘一大师五十岁寿辰,丰子恺共绘护生画五十幅,弘一大师为每幅画逐一配诗并书写。
马一浮与丰子恺
“护生者,护心也。”
《护生画集》第一册于1929年在开明书店出版,序作者马一孚先生写道:“故知生,则知画矣,知画则知心矣;知护心则知护生矣。吾愿读是画者,善护其心。”后来,广洽法师在第六集序言中对护生画又作了总结:“盖所谓护生者,即护心也,亦即维护人生之趋向和平安宁之大道,纠正其偏向于恶性之发展及暴力恣意之纵横也。是故《护生画集》以艺术而作提倡人道之方便,在今日时代,益觉其需要与迫切。虽曰爝火微光,然亦足以照千年之暗室,呼声绵邈,冀可唤回人类苏醒之觉性。”
1939年,丰子恺为贺弘一大师六十寿辰,绘作《护生画》的续集共六十幅画,并寄给弘一大师配上文字。弘一法师非常高兴,他提出:我70岁时你画70幅,80岁时画80幅,一直画到100岁。丰子恺虽知寇势凶恶,自己流亡在外,生死难卜,但法师既已有此嘱托,又岂敢不从呢?因此他向恩师承诺:“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这一句承诺,他历经艰难,花了一辈子才完成。
各版本的《护生画集》
《护生画集》第三、四、五集分别于1948年、1960年、1965年完成。第五集的提前完成,是由于广洽法师的催促(他似乎对即将到来的文化浩劫有预感),这一集的完成并没有发生问题。
丰子恺晚年在上海的居所——日月楼
但是第六集100幅作品的完成就难了。文革中,他住牛棚,睡积雪,即便条件再艰苦,丰子恺依然没有任何的抱怨,从没想过要放弃绘画,从不敢忘记对恩师的那句承诺。
晚年丰子恺正在工作
恶劣的环境最终击倒了老人,患上严重肺炎的丰子恺被允许回家养病,此时的他已经76岁的古稀老人了。回到家中的丰子恺并没有好好休息,积极配合治疗,相反,他甚至偷偷扔掉医生开的药(因为病好了又得回去劳动改造),全身心地扑到绘画上去。
晚年丰子恺的居住环境
起居室设在“日月楼”二楼的阳台,阳台上的一张床小得无法伸直双腿躺下。为了不影响家人,也因为怕被发现连累家人,他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在暗淡的光线下,偷偷地画《护生画集》第六集。他似乎隐约感觉到自己将不久于世,于是拼命地画。儿女们怕他累坏身体,把他的笔和纸都藏起来了。丰子恺就向他们哀求道:“你们这是要我的老命呀,快还给我吧。”
如今的日月楼内部
1973年底,丰子恺终于完成了恩师的重嘱,画完了《护生画集》的最后一集的100幅画,这距离他送给恩师第一集《护生画集》时,整整过了46年。两年后,老人与世长辞。
“我敬仰我的老师弘一大师,是因为他是一个像人的人。”做一个像人的人,这便是丰子恺一生的追求,他用生命完成了这一追求。
附护生画欣赏:
他多才多艺
成一代大师
丰子恺虽以漫画闻名,但他也是一个出色的散文家、教育家、书法家、翻译家。
丰子恺散文作品
丰子恺的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是其散文创作的成熟与丰收期,他的《缘缘堂随笔》《随笔二十篇》《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等主要散文集均出版于这一时期。
桐乡石门镇丰子恺故居
丰子恺的散文往往秉承其画风,笔法简练而意境深远。他说:“在得到一个主题之后,宜于用文字表达的就写随笔,宜于用形象表达的就作漫画。”
重建后的缘缘堂
缘缘堂
最初的缘缘堂是丰子恺在上海江湾永义里的一个宿舍,起初丰子恺就要求恩师为他的寓所起名,弘一法师让他在小方纸上写上许多他喜欢而又能互相搭配的文字,团成许多小纸球,撒在释迦牟尼画像前的供桌上抓阄。结果丰子恺两次都抓到了“缘”字,于是就取名为“缘缘堂”。当即请弘一法师写成一幅横额,装裱后挂在寓所里。丰子恺后来迁居嘉兴,又迁居上海,都把缘缘堂的匾额挂在居屋里,“犹是形影相随,至于八年之久”。
“缘缘堂”不仅是丰子恺的现实家园,更是他的精神归宿。他曾写道:“秦始皇要拿阿房宫来同我交换,石季伦愿把金谷园和我对调,我绝不同意。”他不仅几次撰文描述缘缘堂,还将自己的文章一再以“缘缘堂”的名义结集出版,这便是《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新笔》和《缘缘堂续笔》。
《音乐入门》
早在20年代,丰子恺就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美育》杂志,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还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等著作。
《开明国语课本》
《开明国语课本》|《北风吹》
《开明国语读本》|《种下几棵树》
丰子恺还为当时的许多教育课本画了插图,影响至今。比如,1932年叶圣陶先生写的课文、丰子恺先生绘的插图的初等小学用的国语课本《开明国语课本》出版,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赞誉,后来该课本印行40余版次。
丰子恺书法
丰子恺以漫画闻名于世,但他对书法的看重和自许却远在漫画之上。他认为:“艺术的主要原则之一,是用感觉领受。感觉中最纯正的无过于眼与耳。诉于眼的艺术中,最纯正的无过于书法,诉于耳的艺术中,最纯正的无过于音乐。故书法与音乐,在一切艺术中占有最高的地位。”
丰子恺书法
丰子恺行书信札
他的书法源于北魏,兼及章草。丰子恺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他的书法,也是有思想的书法,其宏大气度,蕴含于毫芒之间,其烂漫气质又流露在造型结字之内。
丰子恺译紫式部《源氏物语》
丰子恺一生的著译共有150多种,其中翻译有34种,译自日、英、俄文,涉及范围较广,有文学(小说、民间故事、文学理论)、美术(理论、教学法)、音乐(理论、传记、教学法)、宗教等方面。比较著名的有紫式部《源氏物语》、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等。
附丰子恺漫画欣赏:
KISS
阿婆三五少年时
爸爸回来了
白头相见江南
不宠无惊过一生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春风杨柳唱歌声
春光先到野人家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春色满园关不住
春在卖花声里
此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大道将成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底事春风欠公道,儿家门巷落花多。
东风浩荡,扶摇直上。
独树老夫家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儿童未解供耕织,也傍墙阴学种瓜。
儿戏
丰年牛亦乐,随意过前村。
哥哥穿嫌短,弟弟穿嫌长,妈妈刀尺忙。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好鸟枝头亦朋友
好问的学生
画廊东畔绿窗西,斗草寻花又捉迷。
欢乐的恐怖
黄山蒲团松
挥毫
豁然开朗
家家扶得醉人归
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今年几岁?
旧时王谢堂前燕
旧时王谢堂前燕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郎骑竹马来
篱角梅初发
两小无嫌猜
嘹亮一声山月高
临水种桃知有意,一株当作两株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卖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
满山红叶女郎樵
满眼儿孙身外事,闲梳白发对斜阳。
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
狞笑
努力惜春华
贫女如花只镜知
清樽红烛庆升平
雀巢可俯而窥
三杯不记主人谁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胜利之夜
手倦抛书午梦长
松间明月长如此
提携
田翁烂醉身如舞,两个儿童策上船。
挖耳朵
唯有君家老松树,春风来时未曾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对忘贫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
小灶灯前自煮茶
旭日东升万叠金
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间茅屋负青山,老松半间我半间。
吟诗推客去
月上柳梢头
折得荷花浑忘却,空将荷花盖头归。
蜘蛛想洗澡
种瓜得瓜,喫瓜得灯。
锣鼓响
茶店一角
国庆十周年纪念
后记
丰子恺曾说过:“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正因为他已经爬到了第二层,心中还望着第三层,所以才能将一切苦难化作云烟,永葆一颗澄明温暖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