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务车委]作者:e=MC
位于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东部的美国空军博物馆里,安静地停着细长、机翼折叠、入口为机身等、驾驶舱后面的奇异飞机。往下看,整个飞机棱角分明,边缘相互平行,银新飞机气息十足,是“隐形飞机”33333。
这到底是什么飞机?
2002年10月18日,波音公开了一架没有代号的验证机,名字为“Bird of Prey”翻译为掠食鸟、食肉鸟或捕食鸟。由于是绝密项目,该验证机甚至都没被授予X系列代号。这个项目从1992年开始,到1999年该机退役时结束。
▲在电磁屏蔽室中进行航电设备测试
这项项目的目的在于率先突破低可探测技术和革命性的飞机设计,研发和生产。除了验证许多新的隐形概念,“Bird of Prey”计划率先采用大型的复合结构零件,低成本,一次性工具;和3D虚拟现实设计和组装,以确保制造出的飞机能够保证高性能。
这架飞机是由波音公司的鬼怪工厂负责研发,在1997年与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合并以前,这个工厂是属于麦道公司的,合并后,波音继续投入资金进行研发。鬼怪工厂与洛马的臭鼬工厂类似,都是进行高新技术(黑科技)飞机的研发制造。其著名项目包括x-40等等。
▲下折的机翼
▲菱形的起落架舱门
“Bird of Prey”长14.2米、翼展6.91米、机高2.82米、起飞重量3350千克、该机采用扁平机体,无尾设计和海鸥型机翼,使其正面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写的“M”,其尾喷从下部无法直接看见,这样的设计大大降低了红外信号的强度。
同时,翼型的设计也是为了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积,该设计可以避免雷达从上方或直接从下方探测到飞机,从而大幅度提高隐身性能。
▲倒V型进气口与内部凸起
▲平滑的机身下部也有助于减少雷达反射面积
为了减小进气道被雷达探测到的可能性,现代5代机均采用“s”型进气道设计来隐蔽发动机,而该飞机采用了机背进气道,倒V型进气口位于机身上方,进气道口的凸起在确保空气直接进入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阻挡压气机叶片表面反射雷达信号,同时内壁还涂有吸波材料。
▲位于翼梢的副翼
▲位于内段机翼的副翼
该机采用一台普惠公司的JT15D-5C型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推力14.2千牛,整机采用升力体机身,可以产生边条涡来提高升力。副翼分别位于两段内侧机翼和两段外侧机翼翼梢,内侧控制机身的滚转和俯仰姿态,外侧起到方向舵的作用,均可独立控制,共同调整飞机姿态。
最大平飞速度为428千米/小时,升限6100米,波音公司并未公布其最大航程。该机在设计之初就定位为亚音速。
▲在51区上空试飞
▲尾部特写
从1996年在格罗姆湖,即所谓的“51区”首飞开始,该机一共进行了38次试飞,直到1999年该机退役。X-32和X-45A继承了该机的部分设计,尤其是X-45A,从整架飞机就能看见“Bird of Prey”的影子,电影《绝密飞行》中的无人机EDI也参考其一部分设计。
▲Bird of Prey与YF-22
▲Bird of Prey三视图
▲Bird of Prey的机徽,宝剑的形状与飞机如出一辙
现如今,这架飞机正静静的停放在美国空军博物馆里面,吊挂在F-22上方,两种经典隐身战机一起向公众开放展示。
▲Bird of Prey的介绍板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