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的“悬疑之疑”,我们聊了聊推理小说界的营销鬼才埃勒里·奎因,本期我们来聊聊日常之谜的“发明者”。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本格和新本格的区别:“本格推理是先造一间密室,然后把人杀死在里面;新本格则是先把人杀死,然后在尸体的四周造一间密室。”可见,当大家在阅读一本推理小说时,不管其流派和风格,第一印象是围绕“杀人事件”做文章。
今年是推理小说诞生180周年(1841-2021),近两百年来,无数作家绞尽脑汁在纸上书写一幕幕可怖、猎奇、诡异的命案,创作全新诡计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
20世纪80年代的“新本格运动”追求幻想性、宏大谜团,甚至是非现实的诡计,在摆脱“可行性”、“社会深度”的束缚后,终于又迎来一波高潮。可随之而来的后果是,案子越写越离奇,手法越来越复杂。
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新本格中仍然诞生出一个新兴流派——日常之谜。这一流派的故事极为贴近现实,甚至没有命案发生,却也吸引并且影响了一批新时代的读者。
今天要介绍的,就是日常之谜的“发明者”——北村薰。
北村薰(1949年-),本名宫本和男,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及评论家,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毕业后回到埼玉县担任高中教师。1989年,匿名发表短篇小说集《空中飞马》出道。1990年,凭《夜蝉》获得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2006年,获得本格推理大奖的评论奖,一生中多次入围直木奖,最终凭《鹭和雪》在2009年获得直木奖。
撰文丨陆烨华(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1987年至1989年,日本涌现了一大批新本格作家。比如我们现在熟知的绫辻行人、法月纶太郎、我孙子武丸、麻耶雄嵩、歌野晶午、折原一、二阶堂黎人、有栖川有栖等,都是在这三年集中登场的。
他们年轻气盛(几乎都是大学生或刚走出校园)、才思敏捷、没有任何包袱,呈现出来的作品尽管在写作技巧等细节方面不如前辈作家,但光凭那份推理文坛很多年都没有过的想象力就已经征服了万千读者。
东野圭吾也是1987年出道的,顶着“江户川乱步奖”的光环,可惜生不逢时,新本格旋风造成的影响比他预想中要更大。
这么多异想天开的诡计在短短几年时间内爆发式地涌现出来,几乎所有还未出道的推理作家都在苦思冥想,什么样的诡计才能在这么残酷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这时,一位名叫北村薰的作家却带着一本短篇连作集《空中飞马》横空出世了,这本小说共收录五篇短篇小说,每一篇都是淡淡的日常之谜,没有一篇出现杀人事件,这种清新的风格反而成为北村薰赖以制胜的招牌。
01
《空中飞马》:
一名19岁的大一女生登场了
《空中飞马》以第一人称“我”为视角,讲述发生在“我”周遭的一些生活化谜团。如在《砂糖大战》这一篇中,“我”在红茶馆看到旁边那桌坐了三个女生,一直不断重复着“加砂糖、喝一口红茶”的动作,这样红茶已经甜得没法喝了,那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空飛ぶ馬》,北村薫 著,東京創元社,1994年
这种“可以不被破解”的谜团去除了传统推理作品中的紧迫感,因而获得的是轻松悠闲的阅读感受,读者们不必为了阻止凶手多杀一人而彻夜追凶,也不必为了使某个冤情能被昭雪而踏破铁鞋——将读者从推理小说固有的沉重感中解放出来,从这一点看,自阿加莎·克里斯蒂之后似乎并没太多人可以做到。
在轻松可爱的悬念之外,人物设置的独特性也是这部作品的亮点之一。为了配合日常之谜的氛围,北村薰将主人公设定为一名十九岁的大一女生,这个主角和他预设的受众画像一致。
艾勒里·奎因的例子已经告诉我们,懂得受众心理的推理作家几乎是降维打击一般的存在。《空中飞马》这种对青春的氛围、文学少女心理的把握,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交杂的微妙情绪,无疑是二十岁左右的大学女生最期待看到的,何况,它还是一本充满悬念的推理小说。
风味独特的推理小说,目标受众能完美代入的主角设置,只缺一个名侦探了。
北村薰给名侦探的职业设定为“落语大师”,名为春樱亭圆紫。落语是日本传统曲艺,类似于中国的相声,作为一位在传统曲艺界取得成功的人,他满足了成熟、睿智、和现实生活有所脱离、以主人公“我”为代表的读者对其有好奇心等元素。
春樱亭圆紫通常只在故事的结尾处作为案件解决者出现一下,解决案件的同时,他也扮演了主人公“我”成长之路上亦师亦友的角色,除此之外,故事的大部分篇幅都围绕“我”的日常展开。这种结构也正说明了北村熏是把小说的重点放在了“我”的身上,他真正关心的,是“我”的生活状态、“我”的成长感悟。
这一点也和同期那些新本格作家把所有重点都放在诡计上是截然不同的。
《空中飞马》出版的时候,北村熏并没有公开自己的性别,算是一个蒙面作家,同期还有另一位新人女性推理作家,叫高村熏,两个人名字差不多。因为北村熏文笔优美,对于女性的心理描写也非常细腻到位,所以很多人都把他当成了女作家。
有意思的是,读完这本《空中飞马》,读者大概率都会喜欢上“我”这个主人公,但回过头却发现,作者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起她的名字。或许这也是北村薰的设计之一——“我”即是每一个读者。
也是从这本书开始,日本的推理文坛有了一个新的流派,就叫做“日常之谜”。
02
《夜蝉》:
平静舒缓,略带哀愁
1990年,仅时隔一年,北村薰就带来了“春樱亭圆紫与我”的第二作——《夜蝉》。这本书延续了《空中飞马》的风格和笔法,仍然是短篇小说集,但是从五篇变成了三篇,篇幅比上一本更长,但是推理部分却被压缩得更短,而这多出来的空间,北村熏可以尽情去描写“我”的日常。
《夜の蝉》,北村薫 著,東京創元社,1996年
在这本书当中,主人公“我”已经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了,作品内的时间和作品外的现实时间是以同样的速度在流逝的,这也给北村熏想要描绘的“日常”多了一层现实的感觉。
如果说一年前刚刚进入大学的“我”还是一名稚气未脱的文学少女,那么这一本当中的“我”则多了一点成熟,内心与世界的链接也变得越来越有力量,关于自我的那部分困惑,通过一年的时间已经得出一些结论,现在“我”会更加关心人际关系,与同学、朋友之间的羁绊。清新的感觉淡了,但是增加的是更多复杂、细腻、深层次的内心活动,甚至还出现了一些灰蒙蒙的色彩。
优美的文字、精巧的布局、寥寥几笔就能让读者沉醉的氛围,加上平凡却充满魅力的人物互动,使这本书获得了第44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在颁奖仪式上,北村熏不得不出面领奖,出道第二年,他第一次从书中走出来以真面目示人,众人惊异地发现,原来这样的作品,居然出自一个四十岁的中年大叔之手。
03
《秋花》:
可以预见到的悲剧
又是一年后,“我”顺利进入了大三,这一次,北村薰首次带来了系列首本长篇小说——1991年的《秋花》。
《秋の花》,北村薫 著,東京創元社,1997年
北村薰想要在作品当中表达的情绪和主题,或许从书名的变化也能看出一些端倪。第一本《空中飞马》,充满天真童趣,朝气蓬勃。第二本《夜蝉》平静舒缓,略带哀愁。而《秋花》呢?非常脆弱,风一吹便会凋零,看起来是美好的事物,但明知距离毁灭很近,还是无能为力。更何况北村薰已经证明,他对于文学意象的运用是非常在行的,所以光凭书名,读者大概可以预见到这是一个悲剧。
《秋花》的主谜团是探究一名少女跳楼背后的原因,尽管是长篇小说,尽管有了真实且残忍的生命消逝,但是悬疑氛围依然很淡,并不比之前的短篇强多少。它不是不可能犯罪,也没有夸张宏大的诡计,但正因为要描述痛苦、残忍的故事,用日常之谜的写法反而才最让人心疼。
已经读大三的少女,想要再成长,或许势必要经历一些很重大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在“我”的心里真正留下痕迹。这本书前五分之四的篇幅内,担当侦探角色的圆紫大师都没有出场,而是“我”在到处搜集线索,逐渐靠近真相,也逐渐靠近身边人真正的内心。
光看故事框架本身,这样的故事在推理小说中并不少见,比如同为新本格新秀的西泽保彦的《羔羊们的平安夜》,也是在探究少女为何坠楼的悲伤故事。但《秋花》和其他推理小说不一样之处在于北村熏在创作时,真正关照的并不是“案件”,而是人。
案件是可以被解决的,是有终点的,而人的成长与变化,永远只是一个过程。
有时候我在想,要是北村熏是青山刚昌(《名侦探柯南》作者)就好了,这样书里的主人公就永远不会长大,永远停留在校园中。可惜,北村熏是温暖而残酷的北村熏,同样温暖而残酷的,还有时间。
04
《六之宫公主》:
重回日本文坛黄金时代
1992年的《六之宫公主》中,“我”来到了大四,最主要的日常生活也变成了写毕业论文,以及实习。
《六の宮の姫君》,北村薫 著,東京創元社,1999年
书名取自芥川龙之介的同名作品《六之宫公主》。“我”在实习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一句“芥川龙之介的《六之宫公主》是传接球”这样一句话,勾起了“我”这个文学少女的兴趣。芥川龙之介到底是在和谁做传接球呢?又是和哪部作品做传接球呢?于是,毕业论文的主题也就定了下来。
然后,“我”开始非常认真地查阅资料,认真研读芥川龙之介以及他同时代作家的作品。若是对日本文学有一定兴趣和了解的读者,会非常欣喜地在这本书中重回日本文坛黄金时代,谷崎润一郎、太宰治、菊池宽、志贺直哉、川端康成这些大师都会出场,并由主人公用现代的眼光去重新审视、思考他们的作品,最重要的是在这批作家之间,找出那个和芥川龙之介有强烈羁绊的那一位。
《六之宫公主》并非一本虚构小说那么简单,因为里面探讨的、研究的问题都是真实的学术问题,与其说这是一本推理小说,不如说这是一本学术论文,且它还保有推理小说娱乐性和悬疑度并存的特点。
针对历史上的一些真实谜团来进行破解,本来就是推理小说中的一个分类,叫做历史推理。约瑟芬·铁依《时间的女儿》、岛田庄司《写乐·闭锁之国的幻影》皆是相当优秀的历史推理。
写历史推理需要做很多功课,必须有大量的素材积累和知识储备才能挑战,而且这些历史上的真实谜团早就有很多学者分析过了,想要得出一个既符合推理小说浪漫特质,又和真实历史不违背的解答,难度是巨大的。而北村熏这本《六之宫公主》把这两样都做得特别出色。
05
《朝雾》:
“我”终于长大了
四年的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在《六之宫公主》后,北村薰没有在次年再次推出续作,直到1998年。
《朝雾》,作为“春樱亭圆紫与我”系列最终作,回到了最开始的短篇小说模式,就和出道作《空中飞马》一样。
《朝霧》,北村 薫 著,東京創元社,2004年
在这部作品中,“我”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出版社的编辑,之前的朋友有的已经结婚,有的已经生子,而“我”则还是淡淡地过着日常的生活。只不过“我”无法再悠闲地每天看完一本书,工作中的烦恼比起学生时代也复杂许多、无聊许多。闲暇的时候,“我”还是会去看一场落语表演,身边偶尔还是有各种各样并非什么了不起的小谜团,和圆紫大师亦师亦友的关系好像也随着忙碌的生活变得淡了。
“我”依然没有名字,依然没有改变“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但是如你所见,“我”确确实实成长了。
而这份成长,正是北村熏用五本风格统一、氛围各异的小说串起来的无比真实的青春史。
如果你在看第一本《空中飞马》的时候恰好是大一,而之后又是以每年一本的速度看这个系列的话,我想你对于这个系列的感触会比我更深。
抛开写作技巧、文学素养、推理元素这些东西不谈,北村薰为读者提供的是一个“近在咫尺的朋友”的成长变化,由人推己,喜欢这个系列的读者在那样的年纪会遇到的困惑是类似的,处理方式和心情也都是相通的。而且,永远有那样一批读者存在,因为永远有人正在经历青春。
而大学四年,一个人的心理会极速成长,我们很难知道是在哪一刻、哪件事情之后,让我们对世界、对他人、对自我的感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像在这个系列中,那些淡淡的日常谜团,我们很难用技巧去归类,具体是哪一场戏让女主产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是润物细无声的,又好像是迟早会发生的。
整套书看完后,作为读者,第一感觉可能是不舍——除了阿加莎的《帷幕》、奎因的《哲睿·雷恩的最后一案》这些“特殊作品”外,这一点难从其他推理小说中感受到——而就连这份“不舍”也是淡淡的,因为并没有人离开或逝去,只不过是长大而已。
女主角毕业了,如愿从事了自己喜爱的工作,这完全不是悲剧。但北村薰传递给读者的哀愁,是女主角身上的一部分特质,和原来的那些朋友一样也会逐渐消失吧,就像她已经从大学毕业了,也迟早会从春樱庭圆紫大师那里毕业,也迟早会在各种地方毕业。然后故事外的我们,和她一样,也在步履不停地继续往前成长着。
北村熏虽然写的是淡淡的、简单的日常之谜,但是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主题却是非常有分量的,他关心的是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正是这种独树一帜却能感染所有人的风格,让北村薰在新本格旋风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直到今天也还在影响着一大批作家,向全世界的读者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且是在推理小说中。正如北村薰在书中写道的那样:
当所有小说都在谈论远大志向时,小说大概也灭亡了吧。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陆烨华;编辑:申婵;校对:柳宝庆。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