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谦
资料来源:商业人物(id: biz-leaders)
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碳酸饮料品牌。北京有北冰洋,天津有山海关,沈阳有八王寺,上海有郑光华,广州有亚洲夏市,青岛有崂山可乐,重庆有天府可乐,武汉和滨江碳酸饮料。他们被称为中国碳酸饮料“八雄”。
这些中国著名汽水品牌,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晚清民国,有过上国宴、做国饮的辉煌时期,也曾在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夹缝中差点全军覆没,经历停产、再上市后重新找回自己的味道。
八雄争霸
“盛夏,盛满冰的大木桶,藏匿着很多山海关汽水。瓶盖猛然开启,寒气瞬间弥漫。冰凉沙口,劲道十足,一饮难尽。捏瓶之手异样发木,头皮刺痒麻胀。”天津作家张轶在《1990》中将汽水的消渴解暑描写得淋漓尽致。
1902年,英国商人麦沙斯在天津投资设厂,生产“万国汽水”,采用的是山海关石河水库的优质水源,后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将汽水厂搬到了山海关,随即改名“山海关汽水”。
它是溥仪皇帝的最爱,他和婉容的大婚典礼上,就是用山海关汽水招待宾客。新中国成立后,被天津政府接管的山海关汽水被指定为国宴专用饮料。
北冰洋也不遑多让。那只胖胖的白熊出现在周恩来总理宴请外国来宾的人民大会堂中,出现在十一观礼的天安门城楼上,还出现在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被称为“第一国饮”。1961年,北冰洋汽水的年销售利润已达878.1万元,1985年,北京市北冰洋食品公司正式成立,此后三年,公司产值突破一亿元大关,净利润超千万。
还有一种获得“国宴饮品”殊荣的是加入了白芍、当归、地黄等中药的天府可乐。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青岛的崂山可乐——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研发出的第一款碳酸饮料,它以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采用少糖配方,并加入十余种中草药,虽然“中药味”的可乐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不可否认它问世之初就风靡全国。
比崂山可乐更难喝的亚洲沙示不也一样成为广东人的“心头好”。这款打着洋凉茶旗号的黑色饮料常年蝉联最难喝饮料排行榜前五名,有人形容它就像可乐跑了气,有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风油精味,但喝惯了的广东人却觉得上瘾,像是一种心理安慰。
在可口可乐尚未普及的年代,北方人的夏天,是橘子味儿的,南方人的夏天,则是凉茶可乐中掺杂着中药味儿的。中国汽水“八雄”在各自的城市蓬勃发展着。
“水淹七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面对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长驱直入,为保护国产品牌上演了一场“可乐保卫战”。
1979年,中美建交之初,阔别30年的可口可乐宣布重返中国,成为第一家进入新中国的外企。这个早在1927年就曾进入中国的美国知名饮料品牌,在告别“蝌蝌啃蜡”这种看起来像喝蝌蚪一样令人畏惧的怪名,有了“可口可乐”这个朗朗上口的新名字后,很快就在中国打开了市场,退出中国的前一年,在上海的年销量超过100万箱,仅次于美国大本营。
重回中国市场后,可口可乐公司希望在上海建厂,却遭到强烈反对,有报纸抨击中粮引进可口可乐的行径为“洋奴哲学、卖国行为、打击民族工业”。
可口可乐只好退而求其次,在中粮北京分公司一个烤鸭肠的厂房里建了一条生产线。中粮为此曾明确承诺,可口可乐只能在北京设厂,产量不会超过全国饮料总产量的5%,生产的可乐只能卖给外国人,不能内销。这一规定直到可口可乐的死对头百事可乐在1981年进入中国后才取消。
80年代初期,国家限制洋可乐发展的政策为中国可乐品牌提供了施展拳脚的余地,本土可乐可谓是百花齐放。
由上海正广和生产的“幸福可乐”打出了第一支电视商业广告,据喝过的人描述,这款广告语为“清爽可口,芬芳提神”的可乐是所有国产可乐中口味最接近可口可乐的。1986年由制造出“片仔癀”的中药名厂漳州制造生产的“少林口乐”,虽然比普通汽水贵不少,但也借助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火过一阵。
“八雄”之二的崂山可乐和天府可乐更是势不可挡。整个80年代,崂山可乐在青岛市场占有率可以达到80%以上,年产能8000万吨。天府可乐在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已有108个分厂,北至大庆,南至海南岛,向西可达新疆石河子,甚至在俄罗斯也建了分厂,远销海外,1990年营收达3亿元。
但这也是它们最后的辉煌了,“两乐”不断扩大自己的地盘,到1986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已在内地建有18条生产线,1988年,“两乐”的总产量已超过国产同类饮料的一倍多。
90年代初,中国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到了关键时期,开放市场已是大势所趋。为了避免国产饮料在市场竞争中被“两乐”打得溃不成军,八大汽水厂纷纷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手,引进外资合作经营,想用以退为进的方式为国产汽水换得些许生机。
归入可口可乐门下的有沈阳八王寺、天津山海关和青岛崂山可乐,归入百事可乐门下的有武汉二厂滨江汽水、广州亚洲汽水、重庆天府可乐和北京北冰洋,只有上海正广和因为股权未能及时厘清,逃过一劫。
被“洋化”的汽水品牌无一例外走向“鸠占鹊巢”、被迫停产的命运,“可乐保卫战”不仅本土可乐全军覆没,连带着国产汽水“八雄”也损兵折将,这场惨败的合资自救被称为“水淹七军”。
涅槃重生
1994年,重庆天府可乐与百事可乐合资后,自身产品的生产比例逐年降低,到2000年骤降至0.5%,从合资前的营收3亿,到2006年的负债1.4亿,合作经营12年,年年亏损,昔日国产饮料的领军者,走向了彻底停产的末路。
求生却被推入死地,中国汽水品牌以在市场上消失十年的昂贵代价为合资经营交了学费。
重新夺回自主经营权的过程漫长而艰难,有的是通过一轮又一轮谈判得回的,有的是打了几年国际官司赢回的,还有的是靠签下“不平等条约”换回的。天府可乐最晚拿回经营权,直到2019年才正式独立面向市场销售,而武汉二厂的滨江牌汽水却只能永远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现在的二厂汽水是2018年重新注册的商标。
落下了一个时代的八大汽水品牌,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各式饮料,怎样重新夺回市场成为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难题。
在打出“怀旧”情感牌的同时提升口味成为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北冰洋重新恢复生产时说是“另起炉灶”也不为过,原先的研发生产团队早已解散,生产线不复存在,配方只能通过翻阅老档案获得,遍请老员工、老北京人和孩子们品尝以此调整口味,终于找回了北冰洋的“古早味”,还舍弃糖精、提高果汁含量迎合年轻人。
2011年北冰洋重出江湖之初一举卖出了240万瓶,2014年,日均销售近50万瓶,营业额突破2亿元,成为北京地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汽水品牌,并向全国进军。
颐和园里的北冰洋 图源:@说一不二不三不四
亚洲沙示在重回广东、掀起一股怀旧风后选择进一步拥抱互联网,在外省人眼中没有“情怀”滤镜,这款黑乎乎的汽水网上销量堪忧,直到推出了颜值较高的白色“沙示比亚”,又借助网红造势,这才走稳了迈向全国市场的脚步。
要论“网红化”做得最好的莫过于二厂汽水,其推出的青提冰淇淋风味汽水共有三款,每款都有一只状态不同的小猫,还会随着温度的变化改变表情,牢牢抓住了猫奴的心。新近推出的恋爱樱花风味水蜜桃汽水除了颜色好看,瓶身还印上了表白词,只有当温度上升至37.2°时,表白词才会变色显现,就像女孩面对心爱的恋人羞红的脸。
老字号汽水为重出江湖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虽然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恢复往日的辉煌实属不易,但好歹它们都回来了,城市的味道、童年的记忆又有了载体,喝着汽水长大的人们还是愿意为“情怀”买单。
参考资料:
《中国汽水地理: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款从小喝到大的专属饮料》,国家人文历史。
《那些与可口可乐大战过的民族可乐》,蹦迪班长。
《中国老汽水的生死二十年:从被外资团灭到卷土重来》,财经十一人。
《汉口二厂,离开才会长大》,十亿消费者。
*题图购买于视觉中国,内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及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