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很久的林楚方回来了,以环球旅行者的身份,以音频课的方式。
他曾是《南方周末》高级编辑、《看天下》杂志主编,2012年创办《壹读》杂志,之后加盟字节跳动又离职。
2017年,林楚方决定出发去环球旅行。但用他的话说就是,2017年去了一些地方,2018年“消失”在望京一个小区,“确切说,是环小区旅行,看到最熟悉的风景,是京密路和广顺南大街的那个大熊猫雕像,虽然是个地标,但一点都不文明,丑”。
罗振宇给了他一个“做思想实验”的建议:“假如有一天,你给外星人当导游,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会带他看哪些景点?”
当时,林楚方已经制作了几个课程,但罗振宇建议林楚方将“文明地标课”当作片花,先做“高度”,再深入讲述其他地方。
于是就有了现在这门课——《林楚方·文明地标30讲》,得到官方称之为,得到第一款旅行主题的“硬核攻略”。
让我们好奇的是,一档从“外星人”需求出发的课程,地球人会买单吗?用声音介绍旅行这件事,显然比图片视频难得多,林楚方怎么看?
今天,新榜会客厅邀请林楚方,我们聊了聊关于旅行、音频付费、媒体人转型以及他当下的经历和生活,其中有深度思考,也有激情快答。
关于旅行和心理账户:“做梦都想去的地方,去了跟没去一样”
新榜:林老师好,欢迎来到新榜会客厅,那么我开始提问啦。
林楚方:好的。
新榜:从不接受采访,到打破沉默,为卖课吗?
林楚方:跟《文明地标30讲》有关,我比较满意的一个作品,有很多人为此付出努力,包括得到的朋友,虽然他们不要求讲师做宣传,但我有义务也有动力。
新榜:过去都在幕后,这次为什么亲自上阵?
林楚方:不试试,就不知道知识付费是怎么回事,也不会知道,做下去需要跟谁合作。
新榜:为什么你之前说,有些做梦都想去的地方,但“跨过千山万水站在它面前,依然隔着千山万水”,跟没去一样?
林楚方:你心理账户里会有很多名字,会渴望亲临现场。但到现场又觉得,哦,就这样啊…或者看不懂,总之无法产生情绪,而情绪需要故事、认知以及和你个人的链接来支撑的。跟你没关系,为啥要关心?
所以我说, “跨过千山万水站在它面前,面前依然隔着千山万水”,前一个“千山万水”,指地理,后一个“千山万水”,指心理。
新榜:那你的课能越过这个“千山万水”吗?
林楚方:这是观察和分类的方法,既然是“文明地标”,一定有文明发生史上的特别意义。我在发刊词里说,有了这套方法,哪怕去其他地方,也能迅速越过表象,建立和个人的连接。
新榜:怎么理解大多数人的旅行?
林楚方:有人去切尔诺贝利核电泄露现场、索马里探险、南极看企鹅、北极看白熊、全球收集100个吻,游山玩水、异域美食,或者换个地方发呆,都很有趣。我一点不鄙视,只是我不享受这些,而且有些事也做不到,我享受的是,亲临时空现场。
新榜:那你怎么理解旅行呢?
林楚方:旅行的魅力是“出轨”,身体和精神同时出轨,别想歪哈。
身体上,要脱离自己的轨道,进入别人的轨道,精神上,放下之前的思考,换上新的思考。新鲜感、换脑子、调频道,“出轨”总会吸引人。
关于课程和音频付费:“遇到一个坑,还好爬出来了”
新榜:聊聊这门课吧,这门课准备了多久?做了多长时间?
林楚方:课程本身耗费半年多吧,准备时间可能半生多。
新榜:除了罗振宇的建议,你为什么想做这样一门课?
林楚方:有吸引力啊,人一生会有很多次旅行,难免会带着本民族文化的有色眼镜,打量所谓异域风情。很少会放下地域和国族身份,站在人类物种的立场,认识旅行。
有了这个立场,再去打量巴黎下水道、大英博物馆、埃及金字塔、迪拜棕榈岛、扬州古运河,放在文明发生的角度,确实有些新意思,对我而言,是打破认知的过程。有挑战,就有意思。
新榜:但想“站在人类物种的立场”去旅行的人还是不多吧?
林楚方:这可不好说,而且这是一个“片花”。
新榜:你对这门课的信心主要来自哪里?
林楚方:来自于事先不知道难度,本来以为会比较简单,结果是一个坑。所以我会感慨,什么是悲剧:没有天赋,充满梦想;情况不明,决心很大。还好,从坑里爬出来了。
新榜:有这么难吗?
林楚方:其他人开课,都是根植于某个独立知识体系,《文明地标30讲》,最开始叫,《人类文明地标漫游》,听名字就吓人吧。而且一开始是50讲,几乎涉及50个专业,进得去,还得出得来。
“进得去”,是说要深入知识体系内部;出得来,是说深入浅出地讲好。就算进去也出来了,外面还有得到的品控罩着你,怎么突破品控,更难。
新榜:亲身尝试后,能不能分享一些对付费课程的感受、经验?新的理解?
林楚方:只做了一门课,就能拿出经验心得,不是神仙就是妖怪。我只能说,在过程中看到了,如果你想让用户接受,需要做什么。
新榜:需要做什么?
林楚方:你从外面看到,得到有个严苛的品控手册,之前我觉得,一定是他们的PR,但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品控是制造业的概念,现在用到一款知识产品里,从老师选择、打造大纲、磨合讲稿、进棚录音,甚至老师拍照,穿什么衣服,带什么笑容,都是品控的组成部分。产品从开始到面世,是全流程的品控。每个环节都是难关。
这个过程让我知道,付费课程要怎么打造,自己摸索,就很难。
新榜:现在怎么理解音频付费产品?
林楚方:绝对不能浪费用户时间,可能是谋财害命。用户花钱买了你的产品,你谋到了财,用户可能一边开车,一边听课,听着听着觉得真烂,心情不好,来个剐蹭啥的,不是很危险?
新榜:去旅游的人可能会直接去现场,不能旅游,也会选择视频或图片,你怎么看?而且服务眼睛和服务耳朵,后者更难,旅行攻略音频课会不会显得吃力不讨好?
林楚方:人有五大感知系统,最强大的是视觉,所有有形、无形产品,多数给眼睛服务,而耳朵是弱感知器官,怎么让人一直听,不半截走掉?还得让用户愿意花钱,确实有点难。
不过30个地标,是一次完整的梳理,现在是音频,未来未必不能转化为其他介质,比如30集短视频?或者一本书,纸质的、电子的,既然你能把最难伺候的耳朵都伺候好了,再转过来服务眼睛,会容易很多吧。
我的前同事匡扶,有个评价,“前几天听这个音频课,过程中有很多,’喔原来是这么回事’的时刻,而出现这种感想,常是我认为普通人类生活中最能高兴起来的时刻。”我也不指望讨好每个人。
新榜:你也说音频确实有点难,那为什么不直接从比较容易的开始呢?
林楚方:音频收费习惯,是现成的,已有的。而且从音频开始,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往其他方面延展。
新榜:据说你的第一版被罗振宇推翻了,白费了几个月,当时生气吗?
林楚方:意见、批评甚至推倒重来,是常规动作,如果要生气,那得天天生气。有一次脱不花安慰我,我告诉她: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把课做好,其他都不构成情绪负担,我真的这么想。所以,我非常感谢跟我合作的李倩老师。如果说有负担,是怕她失望。
新榜:目前反馈怎么样?
林楚方:有三种反馈我会注意,一是,去过,但听了之后,会有“原来是这样哦”;二是,没去,听了之后,会觉得,“嗯,这个地方可以去”,先装进心理账户;三是,不确定去不去,但心里惦记着远方,那就听一下,坐地日行八万里,300分钟获得一套认知体系,挺好的。这样的反馈,都是我想要的。
新榜:从外星人考虑出发的课,不担心地球人不买单吗?
林楚方:我们身边就有外星人啊,小孩儿一出生,你教授他人类的语言、认知,之后他不断提问、提问,直到把你问疯,这不就是一个小外星人吗?你会发现,我自己也是个外星人啊,对很多人类的东西,也不了解。
所以,“外星人”,是一个角度,能给外星人讲,就能给地球人讲,也能转述给身边的小外星人。
新榜:目前课程的销量有达到你的预期吗?
林楚方:我没有预期,这是一个长销品,得到也没有跟我说他们的预期。
新榜:服务眼睛到服务耳朵,你也不是专业主播出身,是怎么做的?
林楚方:这个课程不是以声音取胜,虽然,我觉得声音还可以。你肯定也有过经历,第一次从录音中听到自己声音,会吓一跳,我也有,“哦,这么难听”?但听习惯了会觉得,嗯,还挺好的。
还有人跟我说挺上瘾……当然,有时候,难听的声音一直听,也会上瘾,斯德哥尔摩都能综合征,何况是一款声音产品。
新榜:都是你亲自去过的吗?如果这样,真的很「贵」啊。
林楚方:没有都去过,比如巴格达古城遗址,就只能通过大量阅读资料,文字的、声音的、影像的。而有些地方,去过很多次,却无法纳入课程体系,比如巴黎圣母院,如果没有发生火灾,就不会当天做加餐。
当天,加餐出来后,罗胖跟我说,“如果过去一年,你要是有这个速度……”我说,“我用了一年时间,才有了这个速度……”
关于媒体人转型和抖音:“追了十几年热点,现在想安静安静”
新榜:作为资深媒体人,您怎么看新媒体追热点?
林楚方:这是“媒体”的本能。失去本能,就不是媒体。
新榜:想做一个追热点的新媒体吗?
林楚方:追了十几年热点,该冷点了,安静安静,深呼吸。
新榜:刷抖音、快手、小红书吗?
林楚方:抖音上,会看我家小孩的,看00后发什么。小红书刷的多一点。
新榜:有喜欢的达人主播吗?
林楚方:会关注几个,比如“苏青”,“杨蓉”。主要是想看看,比我年轻的人玩什么、想什么、怎么玩。
新榜:您不做记者好多年,很多人说如今现场没了记者,怎么看当下这个记者时代?
林楚方:离行业太远,不敢评论。可以提供两个角度供参考:第一个,这个行业是否还能源源不断,吸引到最优秀的那批人,否则会欠缺智力密度;第二个,怎么给记者时代下定义。
新榜:怎么定义?
林楚方:如果把记者时代,看作传统媒体里的记者时代,曾经是人才汇聚地,现在就不好说了;如果把记者时代,看作写作或者发表时代,那行业吸引到的优秀人才,比之前要多得多,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人人都在记录啊。
新榜:怎么看媒体人改行做公关、品牌?
林楚方:有程序员以前跟我说,媒体人就是“文字黑客”,我们靠写代码改变用户认知,但用户必须操作才知道,而媒体人用一篇文章,就可以影响用户大脑设定,用户根本不需要使用产品。听了很有意思。
过去几年,媒体人大量进入企业、公司,然后将品牌、公关部门,都组装成媒体,这带来很多有趣的变化,您可以研究。
新榜:你在字节跳动负责过公关、品牌,怎么评价这家公司?
林楚方:当时还没有抖音、西瓜、火山,没有太多发言权。但公司有一条底线印象深刻,是给我所在部门的:做的所有事,就不怕拿到桌面上,不主动说,只是因为你想保持低调。
新榜:怎么评价其他前同行?
林楚方:看到热闹就会想,一定是哪个老朋友躲在后面,否则不会那么热闹。也因为他们的加盟,让这些公司更重视“公司形象”,客观上也许少做很多不利于用户的事。
新榜:都在谈媒体人转型,您觉得怎样才是转型成功?
林楚方:从写稿子,到卖鸡蛋,不是转型,是转行。转型是指没有离开原来的领域,只是换个姿势,做以前的事。
要说转型成功的媒体人,我首推胡锡进老师,他成功收获了以前KOL们留下的言论市场,同样的话他来说,更容易让人接受,常看他的微博,但盖住名字,有时候猜不出是谁。
关于未来和孩子的教育:“希望能提供一个认知体系”
新榜:这门课之后,接下来打算做什么?
林楚方:把认知和地理打通,是一个可以持续5年10年的事,如果不出特殊情况会做下去,能做出来,至少能满足家里小孩的需求。
新榜:意思是将来会服务孩子?
林楚方:三个场景,一是学习场景,无论唐宋八大家还是牛顿伽利略,和地理结合起来,不去旅行,也会让学习更有乐趣;二是亲子场景,周末、假期,带孩子去哪?平时跟孩子交流什么?地理和认知结合,就是共同兴趣,《文明地标30讲》就有很多家长带孩子听;三是认知场景,如果家长们能接受《文明地标30讲》的讲述方式和价值观念,就可以向微观地带复制。
新榜:为什么想要服务孩子?
林楚方:26岁的时候,我出现过一次身体变故,因为一系列的巧合,才从ICU中走出来,之后才有小孩。有段时间,冥冥之中会觉得,嗯,让你活下来,不只是生孩子,还有培养孩子。
新榜:还是做文明地标吗?
林楚方:那是切入点,我希望提供一个认知体系。
新榜:是教育?
林楚方:什么不是教育?
与旅途和人生经历有关的18个激情快答:“研究过掉发的原因,不过更羡慕秃顶的人”
新榜:最后聊点轻松的,去过这么多地方,最喜欢哪?
林楚方:用什么标准?按你愿意“客死他乡”的标准,杭州、成都、京都,都喜欢。
新榜:旅行中,遇到过哪些沮丧无力的时刻?
林楚方:日本311海啸一个月,我去灾区观摩志愿者,晚上住志愿者中心,第二天出事了,车开了40分钟,翻译接到中心电话,要我们回来打扫房间。那一刻,沮丧极了,理性告诉我,任何个体都不代表中国,但还是觉得,给国人丢脸。
新榜:确实有点…
林楚方:其实,只是榻榻米上,留了张小拇指大的纸条。有趣的是,日本翻译一个劲儿给我道歉:“日本人不都是这样,他(管理员)确实很过分,在日本人里也是极少数”,我也给他道歉,“中国人也不都这样,我确实很过分,在中国人里也是极少数”。
新榜:旅行最美妙的经历是什么?
林楚方:文化差异,比如日本,你懂得“添麻烦”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就找到了理解他们的一把钥匙。
新榜:你心目中最伟大的旅行者是谁?
林楚方:太多了。比如那只不安分的祖先,本来生活在树上的,非要到地上溜达,这一溜达不得了,都回不去了。从旅行角度,人类的老祖母露西,没有她的旅行,就没有我们的文明。
新榜:你养小动物吗?喜欢猫吗?
林楚方:人,算吗?小人儿,比猫可爱吧?
新榜:怎么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养猫?
林楚方:要想,人为什么喜欢猫?“猫”和人类婴儿是不是很像?萌,可爱。我没做过调查,猫奴是不是多数没小孩?会把猫当做情感、情绪替代品?养猫比养小孩省事多了,不上幼儿园,没有小升初,它们只提供婴儿般的可爱。
其实熊猫也有这个特点,表面看,进化很失败,离开人就得灭,但它们能进化出讨人类喜欢的样子,熊猫和猫,一个熊科,一个猫科,都有人类婴儿特征。只是,熊猫,必须国家养,猫,单身的人民可以养。
新榜:现在很多人都谈焦虑,你焦虑吗?
林楚方:每个月都有一天焦虑,失眠、头痛、想事情。
新榜:会像很多人那样,为发量发愁吗?
林楚方:我研究过,掉头发多半是,年龄增长、精神压力、营养不良等很多作用导致,别让自己营养不良、压力过大,头发就保持得挺好。但,我会羡慕秃顶的人。
新榜:为啥羡慕?
林楚方:看过一个资料,雄性灵长类动物,会随着年龄增长脱发,你看《星球崛起》的凯撒,是不是前额很突出、头发很少?大概是因为,早期进化过程中,秃顶灵长类动物,往往有生存优势,就有了更多后代。所以,秃顶朋友别自卑,前推几十万年,你一定是最受欢迎的那只。
新榜:好吧…不过我还是想选择头发!你平时生活中还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林楚方:追剧,比如《权力的游戏》,算吗?
新榜:算!如果给你一个向任何人提问的机会,你会问谁?
林楚方:问30年前的自己。我会问,为什么《古文观止》背一半就不背了?为什么不练毛笔字、学画画?小时候,我妈一直要我干这几件事,她说“将来就知道有用了”,但小孩哪知道什么叫“将来”?所以,最好经常提醒自己:站在未来看现在,然后倒推该做什么。
新榜:她有说过为什么这么要求你吗?
林楚方:这是生活哲学吧。前年父亲去世,但她很快挺过来了,就是因为她可以安静地画画,她的经验是,人,一定要培养一个兴趣,亲人走了,兴趣会陪着你。她说,至少,不用跳广场舞。
新榜:有媒体人说你是媒体圈的郭德纲,你怎么看这个评价?
林楚方:我喜欢开玩笑,人家就喜欢跟我开玩笑。
新榜:过去30年,觉得自己做过最正确的选择是什么?
林楚方:高考语文考试前,吃了半个西瓜,然后尿急,提前交卷。成绩下来,语文进入全班前三。但我告诉你,摸底考我很少及格,就是因为语文考试时间特别长,就有大量时间做检查,于是每次都会因为检查,对的改错了,扣十几二十分。而那半个西瓜救了我。运气,诡异。
新榜:最遗憾的呢?
林楚方:高中选了文科,到了大学发现,文科很容易应付。而理工科应付不了,要系统地学习,系统学习非常重要,我可能失去了四年时间,起点上就输了很多。只能不断提醒自己:别忘了,你是文傻。
新榜:你怎么理解生活的本质?
林楚方:给一句鸡汤:所有人都有故事,框架细节不同,谜底只一个:死亡。所以,活着的时候,把故事编好,死了,还可以靠故事刷存在感。刷存在感,就是生活的动力。
新榜:将生活中的人按重要性排序,你会怎么排?
林楚方:家人、自己、朋友、不是朋友但帮过自己的人,但真正操作的时候,往往排不对。因为理想和现实,不共用同一个手册。
新榜:最近这两年你哭过几次?分别是因为什么?
林楚方:前年父亲去世,我梦见自己哭了,还大声喊“爸爸,你要保护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喊,但醒来时,没有泪水。当时在国外,旁边人吓一跳,以为有恐怖袭击,问我发生了什么?我说,快睡吧,国外也有神经病。
新榜:有同行让我问问你,为什么放弃了新闻理想?
林楚方:帮我问问徐达内。
新榜:那你呢?
林楚方:“新闻”是“理想”的定语,理想是某种长期冲动吧?冲动力量经常跟年龄成反比。所以你的问题应该是,你还有冲动吗?我会说,有,不少呢。
新榜:还有你的前同事托我问你,瘦了吗?
林楚方:瘦得像一道闪电。球形闪电。
新榜:哈哈,那我的问题就这些了感谢您光临新榜会客厅!祝下一段旅程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