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凌晨四点的上海吗?今天凌晨4点“拍摄”上海——
静听太波河青浦段岸堤,定期巡逻,水流。江桥批发市长/市场,蔬菜入场,等待买家;在建设的上海崔深轨交易站机场联络线华徒刑中,工人们彻夜忙碌,土地安静有序。中山南2路的架空线路进入了落地施工现场,黎明前轻轻盖上钢板,车辆来往,路面平稳,照常。
今天凌晨跟着送奶员、环境保护女工、早晨地铁司机、早餐店厨师开了一天。
在最“静”的夏日,一起轻轻唤醒这座充满温情的城市。平凡的人们,坚守平凡岗位,日复一日,传递出直指人心的力量,共同绘就人民城市最暖心的底色。图说:凌晨4时35分许,上海市堤防(泵闸)设施管理处上游所堤防巡查项目部工作人员正在太浦河沿岸巡查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
太浦河青浦段岸堤:“双保险”巡河护堤
凌晨的青浦,街面清静,微风轻拂,但上海市堤防(泵闸)设施管理处上游所的堤防巡查人员却无心享受惬意时光。他们在两张“网”上,为汛期的城市安澜提供“双保险”防护。
一张“网”在上游所的中央监控室里。今天凌晨三点多,监控室的灯光依然亮着,值守人员陈泽豪正通过大屏,远程查看黄浦江上游多个点位的水位、边坡、防汛墙等图像和数据,“监控的像素比较高,防汛墙的收缩缝也能看到。”陈泽豪指着一处伸缩缝说,“各河堤还有护堤员巡查,一旦发现异常,我们马上通知他们去现场。”
与远程监控相呼应的,是另一张“网”上的河堤现场巡查人员。
凌晨四点,记者来到太浦河边。上游所堤防巡查项目部负责人陈君林正带领宋国强与朱小弟在巡堤。那时,太湖平均水位从前天的4.78米,降到了4.75米。
“太湖泄洪的水,将近一半从太浦河往黄浦江排,不能有半点马虎。”陈君林说,自7月17日太湖防总发布一级应急响应行动以来,护堤员就坚持按指令要求,全天24小时巡查,今天凌晨四点是预测中的新一轮天文大潮,所以带队巡查。
晨曦中,他们头戴“上海堤防”安全帽,身穿救生服,拿着手电筒,低着头,在河堤边坡处一边走,一边看。
“抓紧栏杆,电筒要照出去一点,头再伸出去一点。”在一处护栏旁,陈君林提醒同事注意安全,也不要遗漏“死角”。
护堤员不但要巡查险工薄弱岸段,看有无倾斜、移位、渗水、掏空等异常情况,还要看拍门(拍门在内河水位高于外河水位时,应自动打开;反之则自动关闭)、围栏等处。为了防微杜渐,一般都要从宽坦防汛通道上走到边坡查看。
“潮位降一点了,水位也降一点了。”早上五点,巡查到一座桥下时,天已大亮,陈君林舒了口气:“一切正常”。
图说:凌晨五点,摊位老板等待批发商上门批货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江桥批发市场: “坝上菜”错峰入沪
凌晨三点半,李发光在江桥批发市场2号门前接到了一车货,27吨来自兰州定西市、渝中县的坝上菜,历经36个小时车程,终于抵达上海。
“不管什么时候来菜,我们都要接。”在江桥批发市场做了15年,李发光是老经营户了,无论是凌晨三四点,还是深夜十一点,都能见到他收菜或发菜。
“把行程码调出来。”2号门前,市场工作人员敲了敲司机赵桂涛的门,让他戴好口罩下车。这边开始核查、登记动态行程码、行驶证和随申码,那边工作人员对着车头、驾驶室喷洒消毒。
扫过绿码,完成消毒,赵桂涛重启货车,停进交易一区的指定车位,拉上驾驶室的窗帘开始补觉。李发光则拿了一把藤椅,坐在车旁等待。“等到5点多,搬几箱蔬菜下来,先送去快速检测,也准备好出样,合格单子一拿到,就可以开卖。”他这一车货里,有松花菜、毛芹、西芹、西蓝花等六七个品种,一旦油布揭开,就要在当天销售完毕。
作为上海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江桥批发市场每天有500辆到550辆货车24小时进场,日均销量达6500吨到7000吨。为应对“夏淡”,最近大量组织北方菜供应上海市场,如今25%的蔬菜是来自兰州的高原坝上菜,往往赶在清晨六点前错峰进场。
五点多,天色几乎大亮,江桥批发市场已是车来人往。一度安静的大棚交易区不知从哪里冒出许多人,有的站在高高的货车顶,往下搬蔬菜,有的拉着小推车在车辆间穿行。几乎每辆大货车前都放着一张书桌,小颗花菜、芹菜和计算机、二维码、小本子摆在一起,后面坐着等待客户的老板。
提着2.3升的大水壶,江桥批发市场蔬菜部副经理裘佳亮也已上班。中午十二点前,300多辆货车会排队进场,把全国各地的蔬菜运送进来,而连锁超市的采购人员也会陆续到来,把看中的蔬菜拉进他们的大仓。场内场外协调交通,车辆消毒,人员核查,他下班时,手机上的步数一般会达到25000步。
图说:凌晨四点,上海轨交市域线机场联络线工程(西段)施工现场,500吨的吊车正在对一副40多米长的钢笼进行吊装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机场联络线华泾站:“三班倒”昼夜不休
凌晨四点的上海,漆黑、寂静,即便在日常车流量较大的外环线上也鲜见车辆。不过,在距离徐浦大桥三公里外,华泾镇的一处工地却是格外忙碌。一辆最大起重能力达500吨的吊车正将一节40多米的钢笼缓缓吊起,放到地底深处已开挖的槽段,再灌注进混凝土……
这里,是上海轨道交通市域线机场联络线4标华泾站的施工现场,位于闵行区华济路南侧、春申塘北侧,面积近3万平方米。
即便已近黎明时分,数台“身高臂长”的“大家伙”们仍与50多名工人们一起,紧张而又有序地完成一道又一道施工工序。
“我们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工地是24小时不间断施工,我们这一组的作业时间是晚上八点到凌晨四点。”在施工现场,焊接工人张斌刚完成下班前最后一节钢笼的制作。
“华泾站为地下四层结构,基坑分四个分区施工,当下正处于围护结构施工阶段。夜晚施工主要围绕钢笼制作、钢笼起吊、混凝土浇筑、成槽施工这四道工序来进行。”上海隧道机场联络线项目总工罗赛楠告诉记者,华泾站地下连续墙与墙缝加固最大深度均达到了107.5米,为上海市历年来轨道交通施工之最,建成后将成为上海最深的轨交车站,开挖面积约18000平方米,属于超深超大基坑,施工难度非常大。
罗赛楠称,自2019年12月28日开工以来,克服了疫情等影响,于4月底完成槽壁加固工序,5月进入地下连续墙施工阶段,力争在今年年底率先启动分区四的基坑开挖工作。
机场联络线正线全长68.6公里,沿线设站9座,从虹桥枢纽站出发,经沪杭铁路外环线、七宝、华泾、三林、张江、迪士尼、浦东国际机场等重要地区,计划2024年建成投运,届时,虹桥和浦东两大枢纽间预计中转运行时间在40分钟之内。
图说:凌晨四点,中山南二路天钥桥路路口,天钥桥路架空线入地工程正在进行之中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实习生 华天择 摄
中山南二路架空线入地施工现场:钢板轻覆“路还民 ”
不少人进入梦乡了,他们的忙碌才开始;他们的忙碌结束了,不少人还在甜梦中。为了减少对市民的影响,中心城区的架空线入地,就在不少市民的睡梦中悄然推进。今天凌晨的中山南二路,九块大钢板和几块减速带铺好后,又一项架空线入地工程的工井施工还路于民,方便车辆正常通行。
凌晨四点,夜幕低垂,黎明渐近。宽阔马路中,车辆稀少;朦胧人行道上,晨练爱好者还没出现……中山南二路靠近天钥桥路,一米高“将军帽”围成一片工地,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脸上,已布满黄豆大小的汗珠;背上,湿透的衣服如同胶布一样紧紧贴着皮肤。他们默默铲土,扫地,配合挖机,将一块块6米长、2米宽、5厘米厚的钢板,整齐覆盖在四周已插进工字钢的基坑上。
上海市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天钥桥路架空线入地工程项目负责人江浩晖介绍,这个基坑,将在进一步施工中成为一个架空线入地的工井。相应架空线工程,是龙华历史风貌历史保护及城区精细化管理综合提升工程的组成部分。
现场项目经理韩韬告诉记者,中山南二路车流量大,所以选择晚上十点至凌晨六点施工。其间,为尽可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能手工作业的,都采用手工作业。为了确保凌晨六点前还路于民,一般到凌晨四点多钟,就要开始打扫工地,然后把一块块钢板轻轻覆盖在基坑之上。
盖完钢板,记者以为可以收工了,但工人们并没有撤离。之后,他们在钢板四周都装上减速带,还在道路来车方向装了两条间隔两米左右的减速带。
“这样,车辆经过时,轮胎就不容易被钢板边角‘迎头痛击’了,也不会有‘哐当哐当’的声音了。”装好减速带后,韩韬再次检查,没发现异样,工人们才收好四周的“将军帽”。晨曦中,道路又恢复了正常通行。
图说:凌晨四点,新四川北路地块奶站光明送奶员李玲来到昆山路136弄为居民送奶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实习生 华天择 摄
光明随心订宝源路奶站:“好记性”加“好脚力”
凌晨三点刚过,位于宝源路219号的润友食品商店灯火通明,这里是光明牛奶新四川北路地块的一个奶站。光明随心订送奶员李玲和同事们忙碌的一天,从这里开始了。
今年36岁的李玲入行已经8年,梳着一条麻花辫,穿着光明牛奶工作服,系一条碎花围裙,麻利地将5筐牛奶从冷库里搬运出来,装进三轮车后的大铁皮箱里。七点前,她要穿越四五个小区,爬几十次楼,将这些品种不一、口味各异的新鲜奶品准确无误地放入每户订奶人的奶箱中。
凌晨的街道还很安静,只有路灯投射下狭长的影子,记者跟随李玲骑车穿越三个红绿灯来到首站,位于昆山路136弄的长安小区。停稳车,李玲从铁皮箱里挑出这个小区需要分发的奶品装进篮子里,挎着它穿梭在多栋楼之间。“这是5号楼3层的鲜奶,这是7号楼5层订的酸奶,这家是原味的,再楼上订的是草莓味的,他们家是4天送一次”……单元、楼层、品类、口味、送货周期,李玲的心里有一本明账,老客户们的需要,她全都记得一清二楚。
记性好是其一,送奶员的体力更不能少。两趟楼梯跑下来,记者已累得有些微喘,李玲仍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这都是练出来的,每天走就习惯了”。入伏后的上海,气温持续攀升,即便是凌晨仍有些闷热。李玲说,三四个小时的奔走后,衣服湿透是常有的事。7点多返回奶站,李玲还要继续派送用户在“光明随心订”下单的蔬菜、肉类等食材,一直忙到中午,终于能回家躺下歇会儿,睡上一觉。
这份披星戴月、昼夜颠倒的工作,在旁人看来很是辛苦,李玲倒是做得踏踏实实、乐在其中。“各行各业都不容易的,既然做了就好好做嘛。最有成就感的,就是不管天气好坏、多忙多累,我送的东西都没出过错。”
图说:天还黑,路上还没有车辆,清道工们已经开始沿路清扫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普陀区远景路:“六步”清理废物箱
今晨4时,普陀区远景路上,上海普环实业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陈扣娣班组的12名环卫工人,已在漆黑的街上列队。
班组长成慧花2分钟叮嘱安全操作和防暑注意事项,大家又检查了一遍车况和仪容。4时05分,道班房准时通电,蒙蒙灯光下,一辆辆保洁车、清扫车鱼贯而出,“撒”向宜川地区。
刘文英负责清扫远景路长约1200米的路段,包括中潭路地铁站的4个出入口,和一些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小吃店,属于辖区内保洁任务最繁重的路段。“头一遍普扫,用扫把和锹从街边朝人行道内侧扫。花坛、角落里扫不到的垃圾,就捡起来捏在手里。”她边扫边仔细查看,看到路面有垃圾,就快步跑去扫向路边,再收集到被大家称为“小帅哥”的清扫车内。
“地铁站闸门早上六点拉开,人行道很快会停满电瓶车、共享单车,所以一定要趁早高峰前把人行道扫干净。”短短15分钟,她的额头已沁出细密的汗珠。家住古浪路的她,每天3时出门,骑半小时电瓶车上班,对路段巡回保洁至少3轮。11时30分下班时,总是衣裤全湿。
许赛红则开着分类收运电瓶车,对废物箱开启第一轮清理。开箱、拎袋、套袋、清理烟灰缸、擦拭、倾倒分拣,她熟练地做完“六步”,再开往下一个废物箱。“以前是连桶倾倒,只需花三五分钟就能清理一箱,但箱子会有异味。现在都套袋了,虽然时间翻倍,但干净了许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顾邦兰说,31只废物箱,早班要收运两车,到压缩站后再二次分类。
这个班组的前身是“宜川女子清道班”,1992年至今已十次荣获上海市劳模集体称号。现有45名成员,女性占三分之二,负责宜川街道17万平方米、4座公厕、2座压缩站、1座沿路垃圾间和31只废物箱的保洁。
“以前环卫工是‘一把扫把扫天下’,现在有很多机械化设备加入。”成慧说,虽然劳动强度降低,但精细化要求提升了,所以大家都没松懈,操作更加严谨精细了。
图说:4时30分,位于上海市嘉定区虞姬墩路的老盛昌虞姬店餐厅,餐厅工作人员已经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
新民晚报记者 孙中钦 实习生 华天择 摄
老盛昌(嘉定虞姬店):吊一锅有灵魂的“汤”
路边跳出的野猫,飞舞滚动的树叶,万籁俱寂,凌晨四点的早餐店灯火通明,等待慰藉空空的“五脏庙”,唤醒怠懒的心。
3时45分,老盛昌虞姬店的吊汤师傅王丽提前一刻钟到岗,戴上帽子,换上后背印有“白案江湖”的黄T恤,双手消毒后,投入“头汤战场”。将中央厨房送来的40多根猪骨下水,等锅烧开后,王丽将浮起的碎骨和血沫捞出,再放30秒冷水,烧开后继续打沫,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汤水清澈见底,再放入葱姜黄酒去腥。门店当班经理李艳荣介绍,从吊汤到养汤,通常需要2个小时,师傅其间不能离岗。“这是老盛昌的‘灵魂之汤’,馄饨、面条和盖浇饭的例汤都靠它,一定要严格把控。”此时,王丽双手执勺柄,用力往前推起骨头,再拽拉翻动,“推拉翻骨共三次,差一次都会影响口感。”每次翻动都会用足力气,毕竟骨头根根硕大饱满,约25公斤。
面要有“灵魂之汤”,也要有“决胜浇头”,炉灶小伙王健负责炒制加热各种口味的浇头。将辣肉丁加热后,淋上红红的辣椒油,香气四溢挑逗味蕾。五点不到,他已做好素鸡、雪菜笋丝、葱烤大排等面浇头。“有十几种浇头,我九点还要烧冷面浇头,中午前再准备盖浇饭浇头。”说话间,辣肉丁已起锅,王健用右脚膝盖轻转火力开关,动作娴熟。
拿起面皮,抹上肉馅,掌心一合,两秒左右,一只只犹如方戒的小馄饨直立了起来,在彭洁的巧手下排排坐。“这是一位品控老法师的创意,除了精准把握每只小馄饨的质量,还在外观上做了突破。”来自市场部的汪涛介绍,老盛昌选址多以社区店为主,结合防疫需求和新零售崛起,部分门店还设立了展示冰柜,放置荠菜大馄饨、糯米烧卖、冷冻鲜肉汤包、红烧牛肉面等半成品,让消费者带回家简单加工,就能吃上热腾腾的美食。
图说:凌晨5点04分,上海地铁第三运营有限公司电客司机邹斌,驾驶轨交4号线列车进行每天的例行巡道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上海地铁4号线蒲汇塘停车场:首班车前先“巡道”
今天凌晨4时许,天未破晓,地铁司机邹斌走出蒲汇塘停车场附近的集体寝室,开始新一天的工作。作为一名轨交4号线的电客司机,邹斌今天的首要任务,是发一趟巡道车。巡道车有上下行两条路线,发车时间在首班车之前,负责确认区间轨道有无异物,保证后续列车的运行安全。
10分钟后,他走入运转室,熟练地说起联控用语:“我执乘403次上行巡道车,已收到电客钥匙、对讲机、司机报单、车号牌和股道(停靠站点)牌。”邹斌介绍,为了确保不上错车和轨道,必须和运转人员说清联控用语。
4时20分,做完酒精测试后,一项出发前的重要例行工作正等待着他——在规定的半小时内检查车体、车底、客室和司机室。4号线列车共有6节车厢,全长约160米,邹斌要围绕列车来回检查两次。车底设备多,检查也很耗时,内容包括接线是否脱落、吊挂设备箱锁闭是否良好、各类阀门位置是否正确等;而车体检查相对清晰,车门和玻璃外观是否完好、地铁线路标志有无损坏,一趟下来一目了然;司机室是检查的重中之重,开关门正常、仪器设备正常,才能保障司机一整天的运行无虞;检查完列车这一头的司机室后,邹斌沿着车厢开始检查客室,事关全体乘客的安全,丝毫马虎不得,灭火器、紧急拉手的封盖等安全设施,都在他“火眼金睛”的排查范围内;最后,另一头的司机室也在4时50分前检查完毕。
凌晨5时,巡道车准时发车。邹斌从宜山路站出发,绕行一圈后,在中潭路站休息室休息约15分钟,快速吃完早饭,又将接替下一名到站休息的司机。上海地铁就在这样井然有序且严格细致的规定下,保障着所有市民乘客的安全出行。
新民晚报记者 罗水元 杨硕 金旻矣 钱文婷 任天宝 张钰芸 曹刚 见习记者 陆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