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语言:最近,抖音(抖音)上有很多视频博主掀起了学习“郭言郭语”的热潮。
郭老师以“迷人的郭老师”的ID在快手上爆红,现在大号小号各有四十多万粉丝,她在镜头前纵情大笑、跳舞、扭动、吃东西、吐舌头、说奇怪的话,无论她做什么,评论区都有大量的人叫好。令人费解。郭老师是谁?
你可能还不认识她,但大概率已经在网上看到过她的表情包。路人网友一头雾水的时候,郭粉们追她的直播追得如痴如醉。
郭老师以“迷人的郭老师”的ID在快手上爆红,现在大号小号各有四十多万粉丝,她在镜头前纵情大笑、跳舞、扭动、吃东西、吐舌头、说奇怪的话,无论她做什么,评论区都有大量的人叫好。
无法被定义的“土”
土味视频的热度好像从未退去,甚至不断分门别类地生长出新生命。土味剧情、土味语录、社会摇等等各有拥趸;寒王、giao哥、影流之主人才辈出。“土味视频”的消费群体远不止于乡村群体。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数字,农村网民终究只占网民总体中很小的一部分,在乐见土味视频的观众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城市的白领群体。
这些土味视频的录制背景常在农村或郊县,被视为是一种来自“底层”的自我表达,这些表达在“城市”的视角中,显得陌生又刺激。无论是凶恶霸道的社会语录还是紧身裤豆豆鞋的流行装束,都成为了城市年轻人眼中的乐趣之源。从“他们怎么会这样?”到“真香、太上头了”的转换,可能只需要几个土味视频。
郭老师的走红也是如此。尽管已经有了众多土味明星,但郭老师仍然是难以被定义的那个。
有朋友评论郭老师“最爱她的不确定性,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蹦出什么奇怪的话”,这是真的。
她对食物的发音进行变调,变成了莫名其妙,毫无规律可循的“郭言郭语”,并因此成为模仿者们竞相学习的一门新语言;或是,上一秒还在吃着食物,下一秒突然尖叫起来——每一个郭老师的粉丝都必须承受这些惊魂时刻;还有她那些涂得满脸色彩、声称是“泫雅仿妆”的美妆视频,尽管妆效令人一言难尽,但就是比许多真正的美妆视频都要有人气得多。
这些完全无法被预测的语言和行为,给观众带来了难以割舍的观看乐趣。
在这个短视频与直播市场都饱和得不能再饱和的时代,人们几乎洞悉了任何一种“套路”。但郭老师永远在套路以外,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看郭老师的视频,几乎有一种开盲盒的刺激。
有个学戏剧的朋友表示,郭老师那些看似粗粝的视频其实都有非常好的节奏感。
在每个让人疑窦丛生,想“这是什么玩意儿”,准备退出直播间的时刻,郭老师又总是能恰到好处地发出尖叫、说起“郭言郭语”,或是开始极具个人风格的模仿表演。一批又一批的新老粉丝就这样被沉淀了下来。
“快手真是捡到宝了,这完全就是一个直播鬼才。”评论区有人这样说。
不体面的“疯女人”
觉得郭老师不堪入目的观众也不在少数,这当然可以理解。无论是黑是粉,郭老师的镜头形象无疑都是富于巨大冲击力的。
除了搞怪性质的美妆视频,郭老师在镜头前很少化妆,她微胖、有皱纹、头发蓬乱,美颜滤镜也没有让她变成一个漂亮女人,但她好像也没有任何意愿去变成一个“漂亮女人”,甚至她也没有意愿成为一个体面的女人。
她学泫雅热舞,身上有赘肉跟着一起晃动;她舔食食物,并且响亮地清了一声喉咙;她一边直播,一边放了个响屁……她随时徘徊在“低俗”的边缘(甚至因此被多次封号),并且怡然自得。
这种形象的女性网红在网红市场里几乎绝迹。不漂亮的女网红本来就不多,而且常需要根据人设或剧本去刻意表演。郭老师的舒服自在是没有表演痕迹的,她好像天然就是这个难登大雅之堂的样子。
她的走红是因为审丑和猎奇吗?
或许一部分是这样,但是也确实有许多人是真心诚意地喜欢这种毫无矫饰的真实。
我们已经习惯了网络世界里假的部分了,浓妆美颜的脸、被包装过的人生经历、摆盘精致的食物……女明星的“真性情”绝大多数是被经营的人设,她们一旦稍微逾矩,就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
在这样的网络环境里,人们习惯性地忘记“真实”其实本来就是不精致、不得体、不一定好看的。郭老师的“出位”因此显得冲击力十足,她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女人,不好看也不“高级”,但她不需要解释她自己,因为她是真的。
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非常“原生态”的乡村生活up主都人气爆棚,他们好像完全没有在理会精致体面的价值观,即使在镜头前,也只是以本来面目生活。
朋友圈里有郭老师的铁粉,生活里是非常精致的男生,他喜欢郭老师是因为“她状态实在太舒服了”。对于成千上万的年轻都市白领来说,“看起来体面”实在是把人捆绑得紧紧的枷锁,但看郭老师的直播就是一种精神松绑。未必所有人都能像她一样生活,但一定有一些时刻,有些羡慕她居然可以这么自在。
“郭言郭语”的狂欢
郭老师走红的道路上,郭粉的参与功不可没。
b站和微博上都有大量郭老师的模仿视频,主要是模仿她的“郭言郭语”,还有不少人在“郭言郭语”中被彻底洗脑,在日常对话中都忍不住要使用这门古怪的语言,即使听者常会一头雾水。
甚至还有有心人整理了“郭言郭语”测试题,这份全是中文却有如天书的测试题是郭粉津津乐道的宝典,获得高分的,才能称得上是一位称职的郭粉。
网络流传的“郭言郭语”测试
这种高度参与成为了一种狂欢,参与者们通过使用这种语言互相指认同类,成了心照不宣的暗号。两个郭粉见面,几乎是遇到知己的激动。能用郭语对话的,是毋庸置疑的“集美”(郭语中的“姐妹”)。
在土味视频以外,这一类的土味模仿秀也是当代年轻人乐此不疲的当代娱乐。我猜想,这一代人与孤独感如影随形,对于“土味”的共同爱好至少昭示着类似的幽默和反叛,“你也是郭粉吗”可以略过好多无意义的寒暄,瞬间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能每一个精致的都市白领都有“土味”一次的心理需求,这种模仿的尝试是对日常生活秩序的一次小小挑战。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真的成为郭老师,像她一样完全放飞又完全自在。我们需要遵守种种规则和潜规则,为了循规蹈矩地生活下去。但做不了郭老师,至少可以学学她说话吧?尽管有人斥之为“装疯卖傻”,可“装疯卖傻”,可能是最简单直接的一种解压方式吧?
无论如何,希望集美们都能真正地变得更开心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