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对炎黄李杰了解多少?给大家介绍一下
炎黄现在:指汉族神话中的两个部落领导人炎帝和皇帝。
在诸多汉族或中国的史书及记录中的神话,这两个部落首领是在上古时期中原黄河流域形成汉族文明(或华夏文化)的起源或中国皇朝权威的起源。
炎帝
炎帝是传说中中国上古时代神农部落首领的名称,从神农开始至其后裔子孙,也是各部落联盟公推的天下共主,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
神农部落末代首领炎帝,姜姓,烈山氏,距今三千年以上生于烈山(今湖北随县烈山)。以后炎帝和黄帝两大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黄帝之妻嫘祖之父孙姜雷为神农氏的第十一世孙(被封为六合方山侯,方山即今江苏南京六合方山,姜雷以山为姓,改名方雷)。
黄帝
黄帝为《史记》中的五帝之首,远古时期中国神话人物,中国历代皇帝多为黄帝设庙祭陵等来取得象征的统治正当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有学者以文献证据认为是始于晚清知识分子的推动下,从中国传说时代的三皇与五帝中脱颖而出,成为汉民族以至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据说因“炎帝欲侵淩诸侯”,后又与轩辕氏族姬姓之黄帝进行三次激烈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流传记载下来的第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称为阪泉之战。面对着统领熊、罴、貔、貅、䝙、虎为图腾部落的强大对手,炎帝终告不敌,与之结盟并归顺之,黄帝代炎帝而为天子。
炎黄联盟不断扩展,归顺之部落越来越多,但蚩尤始终不服,双方势同水火,蚩尤带领着九黎,与联盟大战于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村),是为传说时代的第二场战争,称为涿鹿之战。最后蚩尤被打败。从此姜氏族便与黄帝在中原安定下来了。“炎黄子孙”一词是中国学者对中华文明的始祖炎帝和黄帝的追溯和尊奉。
他们功绩可谓不小,炎帝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黄帝开始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
炎黄二帝的历史传说(记载),有很多个说法
(1)、炎帝部落居住在陕西南部,在向东扩张的过程中,与黄帝部落冲突,与黄帝战于阪泉,三战皆溃,被迫与黄帝结盟从而归附,从此形成了华夏民族
(2)、黄帝部落兴起与泰山以西,炎帝部落统治天下末期,因为势力孤微无力号令天下,黄帝为争夺帝位与炎帝战与阪泉,炎帝战败,被流放,炎帝部将蚩尤不服而骑兵反抗,与黄帝战与涿鹿,败死。后来因为炎帝的威望很高,百姓思念,黄帝召炎帝回朝廷辅政,从而形成以黄帝、炎帝为首华夏联盟。
(3)、炎帝部落居住在渭河流域农耕,在东进扩张的过程中被当地的蚩尤驱逐去国境,后来因为侵略诸侯被黄帝击败与阪泉,并且与黄帝部落结盟归附,黄帝、炎帝联盟逐渐统一各部,蚩尤不服,与黄帝、炎帝战于涿鹿,败死。
(4)、炎黄二帝在相互向东扩张的过程中发生冲突,战于阪泉,炎帝战败,与黄帝结盟归附。炎黄二部联盟之后,势力扩张。后来蚩尤入侵炎帝的领地,炎帝不敌,被驱逐到涿鹿,向黄帝求援,炎、黄联合各族与蚩尤联盟战与涿鹿,大败蚩尤81部,擒杀蚩尤(一说俘虏后重用)。为华夏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炎黄二帝塑像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部三十公里之处的黄河风景名胜区向阳山(始祖山)上,炎黄二帝巨塑背依炎黄二帝巨型雕像
邙山,面向黄河。塑像占地2816平方米,像整体高106米,其中,山高55米,像高51米,雕塑中高者为炎帝,矮者为黄帝,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太行山真石。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仁民是该塑像建设的直接推动者,塑像总设计师为吴树华,由海内外华人捐款和政府投资及招商引资共计人民币1.8亿元,历时二十年于2007年建成。
巨塑以山为体,使山人合一,像通体高106米(比美国自由女神像高8米,比俄罗斯祖国母亲在召唤高2米),其中,山高55米,像高51米,雕塑中高者为炎帝,矮者为黄帝,两帝的眼、鼻和脸参数一致,眼长3米,鼻长8米,两张脸加在一起达1000多平方米。塑像用混凝土7000余立方米,钢材1500余吨、花岗岩6000余立方米,所使用的材料均是太行山真石,其中毛石7万余方,景石3万余吨。共耗资约为1.8亿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