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三国历史的人应该对徐州、陶谦很熟悉。正是这个好心人收了刘备,四处漂泊的黄淑才有了暂时的根据地。
作为割据一方的军阀,陶谦帐下没有一员能征惯战的猛将,但是却有一支精锐的步兵军团,这支军团就是“丹阳兵”。陶谦是丹阳(今安徽宣城)人,曹操曾说“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刘备增援陶谦的时候,陶谦赠送了数千丹阳兵给刘备,这支军队随刘备南征北战,后来演变成了刘备的近卫军“白毦兵”。
丹阳一带自古就出产精壮兵士,是各方霸主争相招募的重要兵员,早在两汉时期,丹阳兵就是精锐士兵的代表而闻名天下。
江东孙坚死后数年,孙策立志争霸天下,他曾找到袁术,要求袁术将其父亲生前的旧部交给自己统领,但是袁术心胸狭隘,反复无常。最后孙策用传国玉玺换了一千多老弱病残的士兵,又招募五百丹阳兵,在好友周瑜的帮助下勉强凑齐三千兵马,这些就成了孙策起家的资本。
孙策创业之初,主要在周瑜和丹阳兵的帮助下才取得成功,丹阳地区在东吴的地位也举足轻重,历任太守都是吴国的知名人物,如程普、太史慈等人。
三国末期,晋武帝司马炎举兵伐吴。吴主孙皓命令丞相张悌都督丹杨太守沈莹等人带领三万大军渡过长江迎战。
军队到达牛渚后,沈莹提出建议要集中吴国的军力,在牛渚地区与晋国决一死战。但是张悌非常悲观,他认为吴国很快就要灭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还能留个好名声。
大军渡过长江以后,与晋国周浚相遇,沈莹率领五千丹阳兵,头绑青巾,手持巨锤。数次向晋军的阵地冲锋,突破晋军的坚牢防守。
这时,晋军薛胜、蒋班乘机进攻吴军阵地,吴兵接二连三地奔逃溃散,无法制止,晋军降将张乔又从背后杀过来,晋军在版桥大破吴军,张悌和沈莹等人全都战死。
丹阳兵为吴国的最后一战,也打出了丹阳兵的气魄,无愧于三国第一步兵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