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上海电影节上,《小偷家族》票难求,黄牛票也被炒到3000张,金像奖后,连春霞都出来求票,开玩笑说,上海一套内环换成了《小偷家族》张。
IMDB8.1分,豆瓣得分高达8.8分,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第一部登陆中国院线的金棕榈!(金棕榈是世界艺术电影的最高奖项)。事实上金棕榈竟然真的是有光环的,要知道上一部是枝裕和的国内上映的《第三度嫌疑人》只有452万的票房,而《小偷家族》上映6天现在的票房是六千万,看样子最终会突破一亿。
虽然《小偷家族》在进入中国院线后被删减了4分50秒,据说是大尺度的激情戏和肉体裸露镜头,但删减的不多,对剧情的影响没有像《银翼杀手2》那么大,而且中国影迷其实已经理解这种小小的刀子,能看到已经很不容易了,谁会在乎那五分钟呢?
是枝裕和延续了自己一贯的主题——家庭。但《小偷家族》中的家庭不一样,他们六个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聚在一起,所以片中的人物关系都是要打引号的。但家庭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偷窃,他们偷来了生活用品,也偷来了家庭关系。
“爸爸”在工地工作,却在他一辈子买不起的房子里假装回家。
“妈妈”过去是一个性工作者,现在从良在洗衣店工作,拿走客人衣物里的财物。
“小姨”从事软色情行业,隔着一层玻璃为陌生人展示身体。
“奶奶”从前夫家里骗取安慰金,也会偷取别人的小钢珠。
“哥哥”是爸爸偷窃的帮手,因为不能上学,他以为只有没法在家里学习的孩子才会去上学。
“妹妹”则是长期被原生家庭家暴,被“诱拐”到这个小偷家族中的。
这个犯罪家庭中的每个人好像都挺惨的,换一个不入流的导演大概会加剧电影中的人物矛盾,去大肆抒情骗取观众的眼泪。导演和观众在玩猫鼠游戏,导演在控制观众的情绪。我一直觉得中国很多导演对底层人民的生活有误解,好像一定要在镜头前惨兮兮的才行,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角度有时候还会搞不清人物动机,比如杨子姗演的《路过未来》,女主一家明明更适合回甘肃老家生活,却莫名执念于深圳一套小房子,为了这个房子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做药物实验。
但是枝裕和明显不是一个三流导演,他最大的优点是不逗弄观众的情绪,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是枝裕和说过:我从不借着描写某个人的死亡或伤残,来煽动观众的悲伤情绪。
是枝裕和大多数镜头都非常克制,他没有去渲染苦难,相反的他表现出了一种原始的底层人民的原动力。在他的镜头下,就算是沉重如虐童的话题也显得轻飘飘的,导演甚至不会给你展现伤痕的直接镜头。但小女孩曾经受到的折磨即使没有直接展示,在几句对话中就凸显出来,这就是高级的叙事。
不展示伤痛,并不表示会失去他本身的力量,假妈妈抱着自己“诱拐”的假女儿说:“大人们说打骂你是对你好,这些都是骗你的,他们如果爱你,就应该像我这样抱着你”。一切都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时,感情却是真的。
“大人们说打骂你是对你好,这些都是骗你的,他们如果爱你,就应该像我这样抱着你”。
这六个人都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扮演失败的碎片,重新挤在这个弹丸之地的小屋子里,却组成了一个温馨的新家。他们在冬天围在桌前吃火锅,夏天去海边度假,在黑暗中“听”一场看不见的烟花。
看到这里你大概以为这是一部日式治愈的故事,其实不少影视自媒体评价《小偷家族》时都打出了“治愈”和“爱”的标题,虽然看电影是一种私体验,但如果单纯的把日式治愈那一套模板搬过来,用来理解《小偷家族》那就太浅显了。
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家庭该靠什么来维系?电影中,“小姨”曾经问“爸爸”的角色,你们是靠什么联系在一起的,“小姨”说是靠钱,而“爸爸”却说是靠着内心的羁绊。
这个羁绊不单单是感情,他也融入了金钱的部分。相互的需要、相互的温暖、相互的恶意、相互的鄙夷、变成了一个复杂的矛盾集合体。血缘之外构成温馨的家庭,影片后面又对这种关系持有一个质疑的态度。电影想让观众去感受这种亲情,然后又亲手粉碎掉这点。随着后面的剧情我们才发现,在善良和温馨的对立面,恶也是真实存在的。
“爸爸”和“妈妈”曾经杀过人,言语间甚至透露出经常仙人跳诈骗嫖客。
影片中大部分时间都以慈爱善良示人的“奶奶”,她对“小姨”的宠爱只是因为更好的捞钱,言语间我们似乎能看出“小姨”的离家出走,跟“奶奶”可能有着直接关系,她的慈爱或许仅仅是对前夫家庭的一种报复。
“哥哥”能够来到这个家庭中,是因为“爸爸和妈妈”砸碎车窗抢钱的时候顺便“救”下了他。
小女孩是这个家庭中最单纯的存在,“爸爸”带她回来的时候想给她吃一顿饭,但是在送回家的时候听到小女孩的亲生父母在争吵,她不愿意小女孩回去要面对她破碎的原生家庭,才把她带回家。被警察抓住,面对司法审判的时候,“妈妈”面对警察说,不是谁生了孩子就是父母的。这一点是对传统血缘关系或者东亚家庭文化最直接的一句抨击。
当一切层层剥茧开来的时候,我们发现善恶开始变得模糊。这时候,是枝裕和最厉害的操作来了。《小偷家族》不像《我不是药神》一样去设置一个薄弱的反派,形成二元对立。他竟然在善恶之外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也就是警察的视角,或者是司法的视角。
警察通过“妈妈”的卷宗想当然的推断,“妈妈”因为过去从事性工作的缘故丧失了生育能力,她渴望当一个母亲,于是理所当然的“偷”了小女孩。我相信看电影的时候,很多观众会对警察的说法产生强烈的不适感,因为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一家子温馨的日常,这种复杂的关系不仅仅是靠简单粗暴的心理侧写表达出来的。
但仔细想想,警察的视角其实就是我们的视角。设想一下,你在电视新闻,或者仅仅看了“妈妈”这个角色之前的犯罪史,你会不会得出和警察一样的结论,反正我会的。不知不觉中我们对于底层人士产生了一种刻板印象,阶层的严重固化下,我们对底层一无所知。抹杀了社会的复杂性,才导致小女孩又再次落入虎口。
是枝裕和电影的另一个特点,他不对电影中的人物做道德批判。
是枝裕和说:导演不是上帝或者法官,没有资格审判某个人。在电影中设计一个坏人,故事也许会变得黑白分明,但我不这么做,我更愿意让观众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思考。
相比较司法审判,电影更倾向于自我审判,我们看的很多温情和爱,但是也有恶,最后安藤樱告诉他要回到父母身边,表达了他们对自我的判决。
是枝裕和的每部电影,讨论最多的就是三观,按照我们本身的世俗框架去套电影中的三观,你会发现这个三观简直歪的不正常。《无人知晓》的三观,已经被日本国民说成是“国辱映画”,就是为了登上国际舞台,特意丑化国家形象。(原来这种事每个国家都存在啊,笑)
但是是枝裕和的镜头下,一切有悖伦理的东西都显得十分正常,好像自然流动的水流,本身的存在就拥有自己的意义。比如《无人知晓》中跟不同的男人生下三个孩子的妈妈,当她抛弃孩子出去寻找爱情的时候你好像觉得这是一件在理所当然不过的事情。比如《小偷家族》中的“父母”,即使你知道他们诈骗仙人跳杀人拐卖儿童,但你就是对他们恨不起来。
《我不是药神》上映的时候,影评家和观众都是一边倒的夸奖。但我后来跟朋友聊起这部电影的时候,发现这部让人痛哭流涕的电影,透露出的气质特别奇怪。看完《我不是药神》之后,我们被片中主人公的善意而感动之后,更直接的感触竟然是,一定要多赚钱,以后不要生病。而看是枝裕和的电影,很神奇的一点是,看完他的电影你竟然不会觉得丧,在一些底层苦难的描述中和一堆在道德上站不住脚的人物关系里,竟然感觉到一种温暖的力量。
看是枝裕和的电影会拥有一种很奇妙的体验,你可以抛弃自己固有的刻板印象和三观,暂时的沉浸在电影里。在电影里,你看不到说教、也看不到刻意的煽情,你只会体验到一种非常自然的东西,然后重新去审视自己所在的生活。
PS:非常喜欢这个版本的海报,塞不进正文,就放在结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