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 《等着我》计划官方抖音(抖音)账户已公布。他们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飞行员,是海洋强国第一代建设者。
半世纪后,“36棵青松”再次“集结”!其中四位年过花甲的老人跨越近半个世纪,来到节目现场寻找牵挂已久的老战友。当战士们与“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相视一笑,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再次重现。36名战士同生共死的战友情,令所有人肃然起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36名 海军战士 担任我国第一艘自主研制核潜艇的试航员。他们从初相识到生死与共,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面对变幻莫测的海洋环境,他们始终坚守岗位决不动摇,被称为“36棵青松”。其中四名战士程文兆、刘洁清、龚徐洲、 张友清 在节目现场,庄严地站成一排,郑重地敬军礼,依然可见当年“青松”的意气风发。
首批核潜艇试航员从零开始学习核物理、高等数学等30多门学科和上万种设备。为了更好地掌握核潜艇相关知识,试航员们跟着教员学,跟着工人练,查资料、爬机舱、摸管路、钻反应堆舱,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熟悉,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地掌握,逐步熟悉、驾驭和驯服被称作“钢铁巨鲸”的核潜艇。
从水面到浅水再到深水,每一次出航下潜都是一场生死考验。程文兆对一次出海经历记忆犹新。10级大风掀起滔天巨浪,浪高将近十几米,每次浪打过来,全身湿透。有一个战士因为风浪太大,最后只能趴在地板上,一只手握着另一只手发电报,保持海上与陆地的联系。
刘洁清在下潜试验中也经历过危险时刻。当时他准备去控制台,却发现随着水压的变化、钢核的变形,工作间的门被压死。如今回想起来,刘洁清坦然一笑,“我们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害怕’了,祖国把我们放在这个岗位上,我们就要干好。”深知核潜艇试验任务的危险性,每个战士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脑海中一直想着的只有“使命”、“重任”这四个字。
12年风雨同舟,花甲老人苦寻战友近半个世纪
1988 年,运载火箭冲破海面,准确溅落在目标海区。一声惊雷震撼海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能力的国家,标志着我军海基战略防御力量初步形成。为核潜艇事业贡献力量的“36棵青松”也在十几年如一日的同舟共济中,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曾经同生死共患难的战友,唯有机电长庄永元下落不明。而战士们依然清晰地记得,庄机电长在参加一次海上试验时,本来在住院的他不顾个人身体安危,坚持到现场参加试验。除了时刻记录数据,晚上他还要带核潜艇试航员学习,因为没有计算机,只能拿计算尺来反复演练。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战友们寻觅无果。他们来到《等着我》,希望借助央视的公益平台力量找到老战友。节目组的爱心寻人团第一时间展开工作,遗憾地得到庄永元已过世的消息。庄永元的儿子来到现场,与四位叔叔紧紧相拥。风雨同舟的36名战士,如今已经有10位相继过世。然而无论身在何方,“36棵青松”的生死战友情和家国情怀所凝结的海魂依然屹立在海洋深处。
无怨无悔铸核盾!93岁“核潜艇之父”与战士回首燃情岁月
四十多年前,黄旭华作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与36名战士一起经历试航试验。他给战士们讲授核潜艇业务知识,跟他们一起在艇上生活。当听说和他生死与共的战士要来寻找战友时,他第一时间前来和大家团聚。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黄旭华精神矍铄,见到战士们的那一刻更是目光如炬。
64岁那年,黄旭华亲自下潜,和参试人员一起闯过试验大关。他说:“我不仅要为这条艇的安全负责,我更要为艇上参试人员的生命安全负责到底!” 回想起试验成功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黄旭华再次吟诵起当年即兴创作的一首打油诗,“花甲痴翁,赤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一字一句都铿锵有力。对于他来说,诗中的“痴”与“乐”正是核潜艇战友们的人生写照,一生痴迷于核潜艇,别无他求。在任何艰难困苦风险情况之下,都乐在其中,无怨无悔。
第一批核潜艇试航员、参试人员,都和“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 一样,曾经隐姓埋名地做着惊天动地的事,为国家建设海洋强国 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他们一生的自豪。几十年驭鲸蹈海,百万海里伏波扬威。一代代中国核潜艇官兵在大洋深处追逐 海洋强国梦,用忠诚和热血铸就了国家坚不可摧的水下核盾牌。这份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将永远激励中国人一路劈波斩浪、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