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所有从风口起飞的创业者一样,短视频行业在风停之前还能抓住什么机会?
全文为3500字,读完大约需要5分钟。
细心的人们或许会发现,许多热门的短视频平台已经许久没有更新自己的用户数据了。
抖音今年6月曾公开日活1.5亿、月活超过3亿的用户数据,然而到今年10月,抖音总裁张楠召开媒体沟通会时,她公布最新抖音数据仍旧停留在四个月前,这与上半年抖音花了3个月完成8000万用户日活增长的景象形成强烈对比。不仅仅是抖音,另一家平台快手自2018年春节日活突破1亿后,其用户数据增长也进入了放缓的状态。
无论是从用户数据还是影响力,抖音和快手已经是短视频行业的顶级头部平台。如今两大平台纷纷增速放缓,对于短视频从业者而言,短视频行业的天花板似乎已经肉眼可见。而流量红利期一旦结束,行业竞争就会提前进入淘汰期。
最近,鲸准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文娱产业大报告》中提到,短视频内容行业具有典型的头部效应,目前处于竞争阶段,未来市场有望在2019年迎来洗牌和整合。
拥有头部红人“办公室小野”和“代古拉K”的MCN洋葱视频的CEO聂阳德就预测说:“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短视频行业的头部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大量MCN会因为资金问题倒闭,市场上只留下一些寡头。”
这话并非危言耸听,2018年后半年已经有不少短视频平台倒闭甚至拖欠员工薪水,原先依靠补贴维持生计的内容创作者在平台补贴停止后也纷纷停产。和所有曾在风口上起飞的创业者们一样,短视频行业也必须开始思考风停之前,还有哪些机会可以把握?
01
垂直平台潜力巨大
2016年,微博把YouTube上MCN的概念引入国内。在YouTube上MCN的含义是多频道网络运营,一家经纪公司签约多个PGC博主,为他们提供运营和商业变现的服务。
几乎是刚刚进入国内,这种模式就被国内的内容创作者赋予了新的内涵。与YouTube上的MCN相比,国内的MCN大多采取多平台运营、且不同于国外仅负责经纪业务,国内的MCN包办了红人们从流量孵化、内容策划、流量输送,到最后的商业变现等全部流程。
两年时间,国内MCN把业务范围越做越重,与此同时,MCN在行业内的话语权也变得越来越高。鲸准研究院《2018中国文娱产业大报告》的数据就显示,截止到2018年6月,微博MCN已达到2100家,覆盖4.6万个账号和60个垂直领域。
由于短视频行业的马太效应十分明显,为了拉拢红人,除了快手,几乎所有依靠流量生存的短视频平台都将MCN视为最重要的合作对象,并提出了诸多补贴优惠政策,目前国内超过70%的MCN都仍旧依靠这些补贴生存。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道,随着短视频行业红利将尽,不少平台投入巨额补贴却颗粒无收后,补贴之风也已经开始逐渐减弱。
在失去补贴后,流量变现能力就成为内容创作者的生死考验。
考验的第一关设置在了选择平台的能力上。前文说大多数MCN采取多平台运营,但实际多平台运营并非同一内容搬运不同平台,在目前生存良好的头部MCN看来,重点的平台都要针对性打造内容,且要抓住其上升期借势爆发。
2017年抖音尚未爆发前,拥有头部IP“办公室小野“的洋葱视频就开始着手培养针对抖音的红人,春节后抖音迎来爆发,他们公司旗下的红人也顺势冲上了榜单前十;另一家厦门的MCN自娱自乐也有相同的案例,平台尚未崛起,他们的红人就开始在上面发内容和积累粉丝。抖音早期,这些有创意又有持续生产能力的红人格外稀缺,也因此一旦平台迎来爆发,机构也更容易趁势而上。
如今打开抖音头部红人的榜单,几乎全部出自于早期就押注了竖屏短视频社区的公司。尽管如今入局抖音已经为时已晚,但逻辑却并不过时,在短视频战局尚未结束前,仍旧有不少具有潜力的平台可以下注。
02
300亿的市场蛋糕尚未瓜分完毕
从2011年美拍、秒拍、微视等工具型短视频平台出现,到2017年快手抖音等短视频社区迎来爆发,短视频行业经历了酝酿、沉寂到爆发的过程,成为移动端用户碎片化时间的最大收割者。
根据鲸准研究院推出的《2018中国文娱产业大报告》显示,目前短视频行业用户总规模已经超过5亿,使用总时长在移动互联网二级细分领域中占比达 8.8%,超过综合资讯,逼近在线视频,成为了新的流量入口。更重要的是,作为移动互联网内容的后起之秀,短视频行业2019年市场规模预计超过300亿。
与之对比明显的是长视频,从2004年至今,长视频直到2017年市场规模才突破了400亿,且头部平台如优酷、腾讯由于内容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大多处于亏损状态,直到近两年付费会员发展起来才有所改善。短视频平台在这方面几乎可以睥睨优爱腾三家,据传2018年抖音每日的收入就达到了3200万;快手高层透露,依靠直播和游戏等收入,快手在2017年就实现了盈利。
短视频目前的盈利方式并不复杂,由于聚集了超过5亿的流量,广告仍旧是大短视频平台们变现的主要模式。细微的差别在于不同平台主打的广告模式有所不同。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主打营销广告和原生广告,而快手抖音等信息流产品则更看重信息流广告。
尽管电商也曾被美拍、抖音甚至快手作为重点变现渠道推进,但实际上,相比图文社区,短视频社区的导流作用并没有格外突出。
有平台已经开始探索用户付费的变现方式。今年9月,四周年的美拍宣布了从泛娱乐转型泛知识社区的消息,这是短视频平台第一次尝试付费内容。美图CEO吴欣鸿表示,泛知识内容用户的人均停留时长是泛娱乐的2.3倍。
而这意味着没能在泛娱乐抢到蛋糕的创业者,有机会通过打造干货内容找到新的变现方式。目前语音、直播、图文的赛道上这类产品都已经日益成熟,短视频仍处在空白阶段。
03
短视频的最后一公里
在短视频之前的上一个内容风口是直播,直到如今,百播大战的盛景仍旧让不少人印象深刻。
然而仅仅不到两年,直播行业就落寞下来,尽管有虎牙映客两家公司前后上市,但整个直播行业的发展状况仍旧与风口上创投圈对它的预期相差甚远。
短视频火爆之时,也有人认为它会成为下一个转瞬即逝的风口,留给行业的只剩少数两家估值不超过百亿的上市公司和大量的倒闭欠薪的创业失败故事。
但情况却远没有那么悲观。尽管如今各大平台的增长已经逐渐见顶,但短视频已经覆盖了国内主流的互联网人群,甚至比此前的互联网内容更加下沉。
不同于直播火爆之时巨头们仅仅是跟风下场,抖音快手的火爆几乎改变了整个互联网的流量获取思维。腾讯为了在短视频上追赶今日头条,一口气推出了13款短视频软件,阿里也在不久前推出了自己的电商短视频平台,百度更是早早拿出了几十亿补贴,由李彦宏亲自带队紧抓短视频。
和打车、O2O等风口不同,短视频平台很难形成一家垄断的局势,也因此留给市场上不同内容方向的创业者的机会和时间也更加充裕。就像《2018中国文娱产业大报告》中说的,短视频内容行业属于创意产业,创意无法被垄断。
目前从平台角度而言,几个明显的趋势已经出现:
第一个趋势是跨界。
今年下半年短视频资讯类平台西瓜视频推出了自制综艺,率先开始尝试从短到长的突破。在西瓜的引领下,不少短视频内容的创作者纷纷开始试水微综艺、短剧等内容。相比纯粹的碎片化内容,这类具有原创IP的短内容更具有长期价值。
除了从长到短的跨界,短视频搭配直播的产品也越来越成熟,抖音、快手、美拍都借助直播完成了短视频红人的粉丝经济变现。为了进一步扩大红人影响力,不少短视频平台还将自己的头部红人送进了娱乐圈,做起了艺人经纪的生意,抖音红人费启鸣、微博红人papi酱目前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第二趋势是短视频+。
尽管泛娱乐内容的短视频赛道已经拥堵不堪,但鲸准研究院的《2018中国文娱产业大报告》显示,随着短视频进入爆发增长,垂直性内容大量出现,如果平台选对赛道,定位明确,则可能衍生一些新机会。今年4月音乐创作类短视频社区app动次就获得了创世伙伴资本的投资,电商类短视频内容和知识付费类短视频同样具有机会。
有人曾经提出,摄像头已经成为人类继纸笔、键盘之后新一代表达工具。工具的变革往往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线来酝酿和发生,也因此尽管行业会有高低起伏,但随着人们即将进入5G时代,短视频在未来仍旧有无限的可能性。
(欲了解文娱行业未来大趋势与《2018中国文娱产业大报告》全文,请猛戳文末阅读原文!)
与作者交流
加微信号:zhaojicheng4218
更多互动,请关注新浪微博:赵继成
订阅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度、搜狐、网易、ZAKER、新浪看点、雪球财经、大鱼号:赵继成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