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创团·桑梓
前阵子,贵州一位军训女孩唱《嘴巴嘟嘟》火爆全网。
魔性的歌声,夸张的动作,在场所有人都被逗得捧腹大笑。
视频传到抖音后,瞬间引来500多万播放量和10多万点赞!
所有人都夸她自信开朗,但也有人质疑她过于沙雕,不要面子。
对此,女孩拍拍胸脯说:
“我要什么面子啊?我就是要活成另外一种样子!”
军训女孩的戏精场面,让我想起了最近流行的“社交牛逼症”。
生活中,“社交牛逼症”的孩子确实很讨人喜。
他们社交能力强,无论走到哪儿、和谁交往,都能轻松带动现场气氛,得心应手。
社交牛逼的孩子,人生也更牛逼
李玫瑾曾在《圆桌派》中坦言:家长要从小让孩子“脸皮厚”。
顾名思义,也就是要培养他们“社交牛逼”的性格,因为这样的孩子不惧眼光,内心强大。
一次,主持人问撒贝宁:你刚上北大那会儿,怎么就当上了广播电台台长呢?
撒贝宁挠挠头,坦然回复道:
“就是因为我脸皮厚啊,我当时自告奋勇,全班就我一个人举了手!”
那些社交牛逼的孩子,人生道路也更加牛逼。
95后小花张子枫,便是如此。
4岁那年,她去河南参加一档少儿选秀节目。
面对镜头,她毫不怯场,反而上演了一出经典开场白,至今让人记忆深刻:
“人在江湖飘啊,子枫不挨刀啊。 为啥不挨刀啊,因为有绝招啊。
一是我可爱,二是我活泼,三是会跳舞。 一二三四五六七,反正才艺特别多。”
在场所有评委都被逗乐了,其中有个评委,还特地把张妈妈叫到一边:
“你家孩子放在河南太可惜了,可以考虑带去北京闯闯看。”
从此,便开启了“国民闺女”张子枫的灿烂星途。
但人红是非多,一路走来,抨击声不绝于耳。
面对外界的风言风语,她永远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
不过也正是这样,张子枫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发展事业,打磨演技,从而成为新一代小戏骨。
就像日本作家渡边淳一说的那样:
“面对芸芸众生各式各样的毛病,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视若无睹。
在这方面人们的感觉各自不同,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才能开朗、大度地生活下去。”
有人说,那些社交能力强的孩子以后更能如鱼得水,事半功倍。
但扎心的是,现实生活中,“社交恐惧症”的孩子才占据了大多数。
脸皮越薄的孩子,越容易出问题
前几天,闺蜜和我吐槽她女儿:
“一次考试没考好,就一蹶不振;老师批评一句,她就立马涨红了脸,巴不得从地缝里钻进去。
就连吃饭时,她也是低头不语,完全不敢和同学沟通。”
近年来,像这种情况的玻璃心孩子越来越多。
曾有研究表明,我国46%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玻璃心,他们敏感脆弱,一旦遇到批评和指责就会立马陷入恐慌,甚至会因为别人一个眼神和一句话而变得闷闷不乐。
至于我家孩子嘛,从小脸皮就薄。
逢年过节,别家孩子都在给外公外婆表演节目。
轮到他的时候,他却捂着脸一路小跑到了我身后,使劲拽着衣服示弱:“妈妈,我不敢。”
外出游玩,他看到很多小朋友成群结队在抓小鱼,眼里满是羡慕。
但当我建议他过去打个招呼时,他立马却把脸撇过去,始终没有勇气踏出这一步。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儿子四年级的时候。
那时,他成绩还不错,但因为粗心大意做错了一道很简单的题目,在课上当堂被老师批评。
回到家后,他倒也没哭。
吃饭时,却突然惆怅地问我:
“妈妈,老师今天批评了我,她是不是不喜欢我了?
而且全班人都看到了,这下他们也都不喜欢我了吧?”
听后,我一脸愕然。
因为我特地询问过儿子的同学,老师的批评其实很善意,语气也没有很不好。
如此一件小风小浪,怎么到了儿子那里,却成了如临深渊?
“玻璃心”、“薄脸皮”就是一个个枷锁,束缚住了孩子的快乐和成长。
这样的孩子,即便面对成功的机会,也很难有勇气踏出去为自己争取。
渐渐地,他们的心态会更加狭窄,人生道路也会更加寸步难行。
如何培养出社交能力强的孩子?
孩子的内向,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天生内向,父母在尊重的前提下,要指引孩子找到适合他的路。
另一种是后天内向,是因为被家长打压得多了,自然而然养成了社交障碍的坏习惯,所以父母应该及时逆转此局面,让孩子重返社交自信。
华盛顿大学教授、临床心理学家Carolyn Webster-Stratton和儿童临床心理学家Jamila Reid在研究中发现:
“社交力强的孩子在学业上会更加成功,缺乏社交技能的孩子学业上表现较差的可能性更高。”
而那些有社交能力强的孩子特质之一就是:脸皮厚。
他们敢于放下成见,轻松地行走于世间之上;他们即便遭遇磨难,也会有起死回生的决心和勇气。
清华教授也说过:“脸皮厚”的孩子很快乐,长大后容易成功!
那么,为人父母,该如何养育这种孩子呢?
一.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为了治好我家娃的玻璃心,我开始运行心理学上的共情法则。
举个例子:
前几天,我家娃回来向我倾诉,说副班长在发卷子的时候瞥了他一眼,好像对他很不满意。
我不再一脸愕然,也不再小题大做,而是尝试着从一位玻璃心的小孩子身上出发,识别他的情绪,尝试和他交流:
“宝贝,我很理解你!要是我被瞥了一眼,我肯定也会很难过的。”
儿子突然抬起头来欣喜地望着我,这说明他的情绪已经得到了肯定和正面回馈,于是我紧接着又说:
“你知道吗?妈妈上学的时候也被同桌瞥过,那时候我还找他理论,没想到他顿时哈哈大笑,说那是因为眼睛进沙子了,不是在瞥我!”
话语未落,我就看到儿子和我一起笑了起来。
这种共情式的谈话精髓就是,你要全盘接纳孩子的“玻璃情绪”,要让他知道这种情绪很普遍。
当父母为孩子铲除了情绪的泥沼,他才不会深陷进去,从而闷闷不乐,怀疑自己。
二.鼓励 :父母心底的认可,是孩子前行的勇气
杨迪刚开始进入主持界的时候,凭着一张其貌不扬的脸,收获了很多质疑与反对。
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幽默风趣,在主持界争到了一席之地。
有人说:节目如果没有杨迪,根本枯燥无味,看不下去。
他自己也自信地表示:
“主持界少了我,就会失掉一些快乐。”
这种源于内心的勇气和自信,全靠父母的鼓励与肯定。
他解释道:“从小我不管干什么,我妈都说好,从未说过一句不是。
他们不断地鼓励我,肯定我,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很优秀。”
很多关注杨迪的朋友也都知道,杨迪妈妈也是一个自信乐观的人,凭借自己开朗活泼的性格圈粉无数,相信这样的性格也持续地为杨迪的成长带来光和热。
教育学上,积极的心理暗示永远是最行之有效的提高自信力的方法。
如果你觉得自己孩子过度害羞,那就要从言行举止上去暗示他并不是个害羞的孩子,举个例子:
之前,我想让孩子去给隔壁王奶奶送一条鱼,但他推让半天,说不敢去。
我脑瓜子一动,便哄他:“今天王奶奶还夸你,说你勇敢,会说话呢。”
儿子一听王奶奶这么喜欢他,赶紧拿着鱼就跑了。
事实证明,一个从小得到积极暗示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收获健康阳光的心态。
三.接纳 :让我们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孩子就像是自然界中千奇百怪的石头,作为造物主的父母只有勇于接纳自己,才能点石成金。
我从小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并因此对自己的性格耿耿于怀,把自己关在书房,很少与外人交流。
孩子出生的时候,我盼望他能落落大方。
但事与愿违,孩子竟与我的性格一模一样。
我开始寄希望于育儿书,但不论我怎么使劲,他还是一成不变。
杨澜说过:
“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那一刻我才发现,从始至终,我的劲儿都使错了地方。
于是,我学着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书房,而是积极参加了很多户外活动、亲子活动。
我不再因性格感到自卑胆怯,而是完完全全地接纳了自己。
在这种强大的磁场下,孩子也变得开朗了很多。
这种“模仿的教育作用”,比我以往任何的教育成果都来得高效。
原来,父母只有稳住自己内心,接纳自己本身,孩子才能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前进。
正因这世间光怪陆离,所以我们才更倾向于培养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
我们希望他乐观,心大,坚强。
这样的孩子,不会被失意和质疑撂倒。
他们仿佛就像游戏里的人物,不仅有一身盔甲,还能在失败的时候自行疗伤,自己为自己补充能量。
这样的孩子,世界看到了都会对他和颜悦色吧。
愿每一个生命,都能活在爱的关系里。
作者:桑梓。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