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一代的育林人,她为林业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翠丽于2000年调到阿里哈林业局营林处,历任内业院、宗庙技术员、西伯利亚红松技术员、三景处技术部长、副主任等职。
十余年来,她爱岗敬业、勇于创新,为营林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先后获得多次林业局劳动模范、第二十届林区劳模、全国林业青年科技奖,2012年被评为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她接任西伯利亚红松技术员后,大胆改变嫁接绑扎方式,改革剪砧方式,创造了嫁接当年成活率高达99%以上的历史纪录,突破了多年来成活率低的瓶颈,接穗当年生长量提高了2倍多,受到了东北林业大学专家的好评,为良种基地的立项奠定了基础。
2006年,林业局从俄罗斯引进了1万多株西伯利亚红松接穗。为保留更多优良基因,她果断决定采取形成层对形成层新的嫁接的方法,现场对职工讲解、指导,保证了细小接穗的成活率,经统计多嫁接8000多株,当年嫁接成活率达88.2%,创造了外引接穗嫁接数量最多、速度最快、成活率最高、接穗利用率最大的纪录。
在西伯利亚红松引种过程中,她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经验,采取人工授粉方式,提高了西伯利亚红松座果率;培育出阿里河种源的西伯利亚红苗木,证明了西伯利亚红松在大兴安岭地区完全能够完成子代繁育,使引种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利用高枝多头嫁接方法缩短了采穗时间,提高了采穗量,成为快速营建采穗圃关键技术;利用自然低温处理西伯利亚红松种子,探索出适合大兴安岭地区的西伯利亚红松催芽技术; 做为主要技术人员参与完成国家林业局重点科技成果 《西伯利亚红松优良种质资源引进》项目,争取国家科技推广项目资金170万元,共营建种源实验林200余亩,培育嫁接苗7万余株,营造西伯利亚红松科技示范林1万余亩。她作为最基层的西伯利亚红松引种工作技术负责人,为阿里河林业局成功建设全国唯一的西伯利亚红松良种繁育基地,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技术骨干,她先后参与负责了东北林业大学和管理局科研所与林业局合作的引种龙胆草、杂交落叶松、五味子、黄花菜、芦笋、刺嫩芽等、防风等科研项目,做了大量科研基础工作,为合作单位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2011年,她攻克了花楸育种难题,培育出4000余株花楸苗,成为大兴安岭花楸人工育苗第一人。2012年,她带领技术员进行了13种容器苗轻基质配方试验,确定了最佳轻基质配方,解决容器苗上山运输困难问题,创造了高效率、低成本、资源环保的育苗模式。2014年,她和同事们一起钻研野生榛子的驯化繁育造林技术,成功培育出近200万株榛子苗,总结出平榛根蘖移植和实生苗造林的技术规程,现已营造榛子经济林2万余亩,为助推产业转型做出了贡献。2016年,她接管大棚蓝莓培育工作,通过精细管理,使新定植大棚苗木在结实、结果枝、基生枝培育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几年来,她先后取得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红松引种繁育技术研究》等6项科技成果,在省部级专业刊物上了发表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容器苗轻基质配方试验》等论文,其中多编论文在各大专业研讨会中获奖。
(内蒙古林业工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