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下午5点,著名沪剧演员孙徐春端坐在化妆镜前,造型设计糜惠良胸有成竹地为他剃去头发,1个半小时后,发型加化妆,孙徐春成了“陈毅”。上海沪剧院原创大戏《陈毅在上海》9月首演后,10月19日再次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打磨细节、提升品质”,孙徐春对《陈毅在上海》的感悟,也适用于《红色特工》《红场上的红流》。今年红色题材上海新创剧目在舞台不断涌现,精益求精是主创们共同的方向。
作为“2021年度上海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剧目之一,《陈毅在上海》立足上海红色文化,讲述上海解放初期故事,展现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初心与军民鱼水深情。9月,《陈毅在上海》在上海大剧院首轮演出5场,孙徐春阔别舞台多年后重拾老本行,表演片段在抖音等网络平台点赞量居高不下。
剧组没有止步于此,为将《陈毅在上海》打造成一部时代精品,19日演出进行多处修改,人物关系设置更符合历史真实,工人吃年夜饭的一场戏增加了唱段,为角色思想转变做铺垫。孙徐春对自己提出更多要求,“大剧院首演时,人物形象立住了,但演后总结,我觉得有些细节呈现可以更内敛,以符合陈毅军事家、文学家的多重身份。”孙徐春师承王派,唱腔婉转飘逸,为表现人物充满豪情的一面,演唱融入京剧、越剧、锡剧流派特色。《陈毅在上海》还加上“长腔长板”等沪剧曲调,“乡音”更浓。
“年轻人让我眼前一亮。”孙徐春长时间“泡”在剧组,沪剧院青年演员求知若渴,被他看在眼中,“《陈毅在上海》边演边改、边改边演,对年轻人成长大有裨益。我在台上唱‘望浦江’,瞥见他们在台口默默跟唱。演出忙,我来不及张罗茶水,每次下台,年轻人都把我的茶杯装好水,送到我面前。”
上海京剧院《红色特工》演出两轮后,演员蓝天、田慧、董洪松、郭毅、赵宏运、杨亚男、董炳义的成长获得专家首肯,“几位主演有显著进步,蓝天斗智戏里情绪处理比之前更细致、准确,董洪松的表演往角色内心深处走,突破行当局限”“很欣喜看到年轻人褪去青涩,展现出成熟的演技”。
6月,《红色特工》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首演后,10月中旬再次来到天蟾逸夫舞台,不仅线下演出,还参加中国京剧艺术节,面向全国观众进行网络演播,超50万人次在线观看。修改后的《红色特工》梳理龙克负伤被抓的剧情脉络,起承转合更流畅,并给予京剧唱腔艺术更大展示空间。扣人心弦的谍战情节、感人肺腑的唱段、目不暇接的武打场面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排演谍战题材剧目对开拓京剧多样化叙事、拓宽青年观众群、培养青年演员都意义非凡。”上海京剧院院长张帆透露,明年《红色特工》将有新的大幅修改,“争取更上一层楼,再次接受戏迷检阅。”
与《红色特工》同时,歌舞剧《红场上的红流》第二轮演出在虹桥艺术中心大剧院展开。《红场上的红流》以当代青年李向宏与中俄混血女孩波琳娜携手寻找上海红色印记为引线,通过与100年前的青年一代隔空对话,平行再现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共青团员自上海出发,带着理想和信仰前往莫斯科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近50位演员参与《红场上的红流》,当他们错落站在最高处达3米的舞台上,灯光将他们年轻的身形勾勒出金色的挺拔线条。《小路》《喀秋莎》《灯光》旋律响彻剧场,演员与观众共同完成一台致敬时代、致敬青春的演出。
编剧吴斐儿表示,《红场上的红流》在浦东大戏院首演后,在修改中强化音乐、舞蹈元素,嵌入6支情节迥异的歌舞表演,5人舞蹈扩充到15人。首演时观众反馈,“革命者在大连脱险”非常好看,因此这次演出又加入舞蹈演员,动作惊险,扣人心弦。波琳娜为什么带着祖辈的心愿来上海“寻根”?吴斐儿在全剧开场新加入祖辈留下的信,波琳娜的心路历程更为明晰,观众感同身受。据介绍,《红场上的红流》计划年内在本市革命场馆进行情境片段演出,逐步走向全国,未来争取机会去莫斯科演出。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来源:作者: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