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打得好,我要有表示。我这里没什么好东西,那就请你吸烟吧!”
这段话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毛主席在接见归国英雄时对秦基伟说的话,大家都知道秦基伟是吸烟爱好者,身边不离手的除了那把枪,可能就是烟了吧。
说起秦基伟,我们都说他是“神将”,说他是无往不胜的英雄,是他带着15军血战上甘岭,为抗美援朝打下了决定性的一战,而殊不知,这位大将还是一位鲜少见的”好玩者“。
学者吴东峰曾在文章时写道:秦基伟最喜欢的家庭活动就是打牌,他经常和夫人一队,儿女们为另一队,但是每次都是他和夫人获胜,儿子秦天特别好奇,为什么每次都是父亲赢呢?
连续赢几次之后,秦天就开始怀疑父母作弊了,可是又找不出证据,抓不住把柄,便也只能认怂,以为真的是父亲牌技厉害。
直到多年以后,秦基伟都自爆说,自己早就和夫人串通好了暗语,拿到小鬼就说“糟糕”,而拿到大鬼则说“真糟糕”。
秦天知道后,也只能暗笑父亲太爱玩了,无论干什么都爱动脑子,即便是打扑克,也要动这样的“小心思”,自己又如何能想到呢。
图|秦基伟
花样百变,最会“玩”的将军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秦基伟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抽烟,二就是看戏。但鲜少有人知道秦将军可是个全才,抽烟喝酒只是冰山一角罢了。
正如崔建功将军所说,秦基伟是能打、善学、会玩。上山打猎,下山开车,乃至打牌、下棋,那都是样样精通。
他的夫人唐贤美曾说过,秦基伟年轻的时候最喜爱篮球,一听到篮球的声音就心痒难耐,坐立不安,建国后,秦基伟被调往云南工作,在昆明当军区司令员的时候,还特意组织女话务兵和领导之间的篮球赛。
当成都军区司令员的时候,好胜的秦基伟还曾给体工队的队员下命令:一定要在全军比赛拿到名次!
他每天为了催队员早起练球,天天到队员的宿舍里大喊“抓懒汉了”,晚上还要在操场边,亲自督导队员们训练,真可谓是“早起晚睡”。
在秦基伟的监督下,队员们拿到了篮球赛第三名的好成绩。这可把秦基伟高兴坏了,他直接组织军区常委们到机场接机,列队欢迎“篮球英雄们”归来。
秦基伟爱”玩“是出了名的,做支队长的时候开始研究炮弹;当上分区司令了又开始摆弄照相机;当军长时喜欢上无线电;在上甘岭战役的紧张气氛中,这位爱玩的将军,还不忘给敌人来一出“喀秋莎”,桩桩件件加起来,堪称爱玩界的全才!
而秦基伟自己却说:“好玩也就是好学,玩是在学习新鲜东西。”
爱玩是人的天性,正如曹操所说,爱玩的孩子才能成大事。每一个人成年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都和少年时心里的缺失有着必然的联系,成年后的秦基伟如此“爱玩”,或许正是因为他在本该玩的年纪,却承担起了与年龄不相符的重任。
图|秦基伟儿子—中将秦天
图遭变故,英雄自少年
1914年,民国初建,国民自主意识正处于苏醒之中,秦基伟在湖北湖北黄安(今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秦罗庄出生了。
8岁以前的秦基伟是幸福的,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不论是父母还是叔伯长辈,都毫无保留地将最多的宠爱给予了这个孩子,以至于养成了秦基伟生性自在,活泼好动的性格。
8岁后,秦基伟仿佛被上帝抛弃了,家中连遭厄运,母亲、父亲、哥哥、伯父都相继离开,只留下了不谙世事,无力生存的秦基伟一人面对世间的冷暖。
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秦基伟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没有人能再为他遮挡风雨,他只能自己坚强。
那时秦基伟所在的罗家庄有一个村霸的存在,整天以剥削百姓,欺辱弱小为乐趣,村霸家大业大,人人都活在他的威胁下。
对村霸早有不满的秦基伟乘着夜黑风高,将一大石头放在了村霸家的大门上,不出所料,第二天一早出门的大恶霸就被大石块砸破了脑袋。
吃尽苦头的村霸还无法查出是何人所为,只能自己将这口苦果吃下。据他小时候的同伴回忆,秦基伟曾不止一次地对他们说道:“将来,我一定要让那些地主恶霸倒过来走路,看他们还敢不敢欺负咱们。”
遇到不公平就要反抗,1927年,秦基伟加入了义勇队,11月参加了黄麻起义。这年,他刚刚13岁,被乡亲们誉为“红色少年”。
1929年,秦基伟正式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
图|秦基伟
1931年11月,黄安战役打响。此时的秦基伟任红四方面军总部手枪营二连连长,前线已是打得热火朝天,而秦基伟的队伍却只能在后方按兵不动,年轻好胜的秦基伟气冲冲的找到营长说:“老子的队伍要打仗。”
营长听到年轻人的豪言壮语便想杀杀他的锐气,他回答道:“好哇,你秦基伟英雄,把连队给我留下,你爱到哪儿就到哪儿。”
想了想又说到:“你把枪也给我留下,打完这一仗,就封你为秦大刀。”从这以后,秦基伟便有了“秦大刀”这个绰号,而这个绰号也成了日后敌人安眠的噩梦。
勤奋好学,补自我之不足
周总理曾这样评价过秦基伟,说他是“文化人中的没文化人,没文化人中的文化人。”
秦基伟8岁那年原该是上学读书的年龄,但接二连三的变故,让秦基伟不得不辍学。识字不多,几乎是个文盲,使得秦基伟在战争中饱受其苦,也闹出了不少笑话。
1933年秦将军在红四方面军任职,当时总部为了方便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便给每个部门都配备了一部电话。
从小就在贫苦农村长大的秦基伟哪里见过这种新奇的东西,好奇的同时又有着许多的疑惑。一次,供给部部长郑义斋打电话来下达命令,正巧秦基伟在电话前,见电话铃响起来瞬间就慌了手脚,接起来后,又听见有人声从里面传出来,让秦基伟更加措手不及。
结果秦基伟放下电话后立即骑马直奔郑义斋所在的营地,郑义斋见他前来十分疑惑地问道:“你不是已经走了吗?怎么又在这里!”秦基伟回答说:“那玩意儿我可信不过,我得听你的当面指挥!”郑义斋听后大笑不已。
“电话”事件一时间成了军中笑柄,笑话虽然事小,但延误战机就是大事了,通过这件事,秦基伟也意识到自己的知识不足。
为了能更好地带领队伍,他开始发奋学习,不断搜罗各种书籍来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他不仅要学好的、还要学有趣的、学新奇的。
图|秦基伟
秦基伟学习起来,也是一个狠角色,抓住一切机会学习。
在淮海战役时,敌军利用设备优势,对秦基伟的队伍进行空袭,在炮火的猛烈进攻下,士兵们不好作战,只能暂时躲在野战工事里,而秦基伟却利用这个空闲时间,在战地里面前前后后通读了三遍《孙子兵法》,不断琢磨艰涩难懂的文字,钻研其中的兵法奥妙。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能也不过如此了吧。
秦基伟的努力是有回报的,饱读诗书不仅提升了他的文化素养,更在战争方面为他提供了不少助力。曾追随过他的部下崔建功将军对他的勤奋刻苦就极为肯定和赞扬,他曾说过:“十五军进步快,与秦基伟好学密不可分。”
除了好学之外,自小脑袋就聪明灵活的秦基伟,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战争中都极富有创新精神,他总是能想出不少新奇的点子。
图|抗战时期的秦基伟
决战上甘岭,扬名海内外
秦基伟从13岁时开始参加战斗,回顾他的一生,参加过无数战争,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朝鲜战争,可以说秦基伟是和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而在这无数次的浴血奋战中,上甘岭战役则最为人所称道,这场战争因此也被看做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战”,也是最精彩绝伦的一战。
上甘岭共由三处高地组成,这些高地因为细长而且较窄小,由此也被美国人称为“鹬脊山”。1952年10月14日,美军司令范佛里特通过美联社记者的报道向全世界宣布:“金化攻势开始了!”
仅仅半小时后,美军就派出了300门大炮、100余架坦克和40架飞机,向上甘岭的两处高地发动进攻,战争一开始美国就不计成本地,向进攻的这两个高地投放了不计其数的炸弹和炮弹。
顷刻之间,被攻击的高地已是炮火漫天,千疮百孔。而抗美援朝中最有名的一战——“上甘岭战役”也在美军的炮火声中拉开了序幕。
战役一开始美军就表现出了势在必得的信念,嚣张狂妄的范佛里特最初计划用两个营的兵力,在5天之内以伤亡200人的轻微牺牲拿下上甘岭的两个高地。
而军事史上一战成名的“范佛里特弹药”也由此产生,它指的就是通过投放大量的弹药对敌方进行密集而猛烈的攻击,以构成绝对性的压制和打击,在保存自己实力的前提下,使敌方难以构成防御,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而高效的实现打败敌方的目的。
然而令范佛里特没想到的是,在上甘岭他却遇到了另一个战神秦基伟。
经过了43天的鏖战,他也没能占领这两个高地,甚至还为此付出了伤亡两万余人的代价。
上甘岭战役开始之前,秦基伟就曾三次主动请缨参与战争,彭德怀更是对秦基伟反复强调这场战役的重要性:“五圣山是朝鲜的门户。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可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图|作战中的秦基伟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一开始美军就对上甘岭展开了猛烈的炮火攻击,硬生生将上甘岭的高地削低了整整两米。而我军的第四十五师在第一天就因为没能等到及时支援而以伤亡五百多人的代价告终。
但即便是这样,士兵们也没有立即撤退,仍是坚守,等待援军到来。直到4天之后,即10月18日,才不得不因为伤亡太大退到了坑道。此时,第四十五师前后投入的15个连队几乎全军覆灭,最后清点人数的时候,最多的不过30余人,最少的连一个班的人数都凑不齐。这也意味着我们也在与美军的第一次正式交锋中失去了上甘岭的表面阵地。
当时领导上甘岭战役的还有一位被称为“王疯子”的将军——王近山,这个将战斗视为生命的人一向被人称赞为“王疯子打仗不要命”。秦基伟曾在这一天给王近山打过一通电话,他嘶哑着嗓子说道:“王司令,这仗打得太艰难了,伤亡实在是太大了。”
王近山一听,马上下命令说:“你给我听好了,今晚要是那两个山头没夺回来,你就给我回家放牛去!”
19日,四十五师决定反击,年仅19岁的战士龙世昌以牺牲自我为代价,为我军夺回了失去的阵地。
20日,美军再次发动攻击,这一次的攻击使得四十五师彻底脱力,再难抗击,至此上甘岭的表面阵地也再度沦陷。
10月24日,秦基伟的部下120多人补充到坑道,这些士兵通过沟通两道来固定炮火封锁线,他们在此死守,拖住了美军进攻的步伐,为后方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秦基伟说打得最艰难的时候,王近山给自己留下过两个“活口”:“一是打,一是撤,你们十五军自己研究决定。”即便知道这一仗十五军打得委实艰难,但秦基伟也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上甘岭战斗要继续打下去,十五军就是打光了也在所不惜。”秦基伟后来在回忆中说道,王近山给的两个方案,“实在是逼我下决心啊!”
战争打到一半的时候,王近山见十五军已是狼狈不堪,又问道:“你到底能不能顶住,要是不行,我就叫十二军上了。”秦基伟怒吼道:“我不下!十五军坚决不下!要死也死在上甘岭!”
图|王近山照片
10月25日,十五军军队召开紧急会议,为上甘岭战役做出战略部署与调整,在这次会议上,秦基伟对将士们说道:
“现在整个抗美援朝的仗都集中在这上甘岭打,这是我们十五军的光荣。我们要咬紧牙,上甘岭要坚持打下去。国内像十五军这样的部队多的是,可是上甘岭只有一个。我们坚决不能丢了五圣山。”
会议之后,将领们依然决定采取坑道战。一时间,“支援坑道,解放坑道, 为上甘岭全胜作斗争!”成为了十五军所有人的口号和奋斗目标。
10月30号,我军终于决定反扑,事实证明了这条道路的正确性,这次反攻,十五军成功收复了上甘岭的主峰。
打红了眼的美军于次日发起了40多次攻击,然而这一切最终都是徒劳无功。
11月1日,美军再次反攻,直打到了第二天的早上,他们一连串的操作非但没能收回上甘岭。反而被我军打了个落花流水,同时,十五军也收回了上甘岭全部的表面阵地。
战争期间,秦基伟在后方驻扎指挥,十几部电台同时工作,几十部电话也全都参与到战争中,一时间,电台的声音、电话的铃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崔建功更是身先士卒,带领着将士们在前线坑道里坚持了整整七天七夜,出坑道时崔建功差点晕倒在地。在这场战争中,不论是士兵还是将帅,每一个人都表现出了全力以赴的决心,将军更是发誓:哪怕抬着棺材,也要上上甘岭!
王近山看到秦基伟的时候,秦将军似乎被这场战役耗完了心血,熬得眼圈发青,双眼布满了红血丝,整个人都老了。看着这个老乡,王近山握住秦基伟的双手,亲切地用家乡话问候说:“老伙计,这怎么搞得啊,我看你可瘦多了啊。”
秦将军苦笑着道:“你不也一样吗,麻瘦麻瘦的。”
11月5号,美国联军兵分几路对十五军展开攻击,而这时将士们终于等到了最后支援,到了下午时分,连长赵黑林给后方送回情报,汇报最新战况,他在纸条上写道:“我巩固住了主峰,敌人上不来了。”
11月11日到11月18日,这一个星期间,不死心的美军前后派出数十个营的兵力对上甘岭展开疯狂的报复反击。秦基伟再一次展现出了他的将帅风范,他镇定自若,冷静指挥,与敌人反复相争,击退了敌人一百多次的进攻,击伤、击亡敌军上千人,彻底收复了上甘岭。
终于,11月25日,死伤无数的上甘岭战役落下了帷幕。
据统计,战后的上甘岭寸草不生,就连一面小小的红旗上面都布满了三百多个弹孔,一块不足一米的木板上竟嵌了上百块弹片,而这不过3.8平方公里的小山头,早已被数不清的鲜血染红了。秦基伟后来回忆上甘岭战役时,都说过:“这是我一生中最残酷的一战。”
图|秦基伟彩色照片
在这场战争中,我方战士们没有使用飞机作战,也没有坦克作战记录,就连火炮在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敌人的四分之一,可以说上甘岭是十五军的将士们用生命和血肉夺回来的。相反,当初信誓旦旦的美国,在190多万发的炮弹帮助下,依然输得颜面尽失,不可不谓“笑话”。
在上甘岭战役中与美军实力悬殊的十五军也因此一战成名,扬名国内外,成了朝鲜战争中的王牌军队,可谓一战封神!而上甘岭战争的大获全胜也极大地加速了朝鲜战争的胜利。空军司令刘亚楼更是亲自赞扬十五军:“十五军生气勃勃,在上甘岭打出了国威。”
朝鲜战争胜利后,战士们回归阔别已久的故乡,秦基伟等人也受到毛泽东的接见。
毛泽东见到秦基伟激动不已,将自己都舍不得抽的好烟递给秦基伟,而视烟如命的秦基伟却说“主席,我不会吸烟。”
秦基伟又怎么能不想抽呢,只是他觉得在毛主席面前吞云吐雾不合适,便撒谎说自己不会抽,毛主席早知秦基伟喜欢抽烟,大笑道:“你当军长的都不吸烟,又怎么坐镇指挥啊,要是我,可是没办法啰!”
抗美援朝结束后,秦基伟进入政坛,开始了另一段人生,在和平年月,秦基伟开始慢慢找回他童年时失去的快乐,下棋、打球、唱歌这些在年轻时就热爱但却没能尽情的兴趣,他一样一样的拾起。
1997年2月2日,秦基伟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无论是威名显赫还是跌入尘埃,秦基伟始终是那个能打、会玩、善战的“大刀神将”,他的一生有无数创下传奇,而他最喜欢的或许是那个爱玩的自己。
岁月不败英雄,若没有战事,他的童年该是那个在教室里学习文化,在操场上玩闹的阳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