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卢松本报通讯员王丽丽
“五年来,我们坚持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三大攻坚有力有效。16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2.2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在漯河成为历史。”在9月26日召开的漯河市第八次党代会开幕式上,漯河市委书记刘尚进的话语铿锵有力。
回望来时路,漯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聚焦目标任务,突出问题导向,坚持精准方略,打赢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漯河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踏上新征程,漯河市委、市政府继续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奋力吹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的号角,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高歌猛进、披荆斩棘,加快把乡村振兴的“设计图”变成“施工图”——
站位全局出实招。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巩固、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等方面,漯河市主动谋划组织,列出72项重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和标准要求,使基层工作有方向、有重点、有抓手。
高点定位创特色。按照“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先进”的定位,漯河市发挥“6+8+4”(六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八大乡村特色产业、四大新型产业)乡村特色产业体系作用,坚持早着手、早开局,抓重点、解难点,争分夺秒、分类推进各项工作。
巩固提升促增收。围绕坚持“三链同构”,着力打造完善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的总体规划,漯河市把发展产业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契合点和增长点,从项目谋划、载体建设、龙头带动、基础配套、运营管理、利益联结等方面综合推进,形成了产业扶贫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守牢底线保稳固。继续推行“三社联保六个一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居家赡养一批、亲情代养一批、村内托养一批、乡镇供养一批、收治医养一批、集中托养一批)兜底保障模式,对没有劳动能力的,有针对性地落实好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医疗保障、养老保障、残疾人救助等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促振兴,开新局。今年以来,漯河市“三农”工作不断迎来高光时刻:4月14日,全省数字乡村建设推进会在临颍县召开;5月29日,农业农村部在漯河召开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现场推进会。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刘焕鑫评价说:“漯河就是河南打造农业全产业链的典型,在破解乡村产业发展难题方面树立了样板、作出了示范。”
一个个特色产业开花结果,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一条条水泥路平坦整洁,铺就了群众的“幸福路”;一个个宜居村庄风景秀美,装点了群众的“好日子”……行走沙澧大地,一幅农业旺、农村美、村民富的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临颍县水牛宋村
辣椒喜丰收 日子红似火
本报记者卢松本报通讯员潘泽豫韩静
秋收时节,临颍县王岗镇火红的辣椒成方连片,似云霞洒满田野。“今年辣椒结得好,每斤价格也比去年高2元。又赶上了个好年景!”9月29日,正在地里干活的王岗镇水牛宋村脱贫户宋国凡,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宋国凡今年种植了8亩辣椒,在合作社指导下全部进行麦椒套种,既稳粮,又增收。“除了人工、化肥和农药等成本外,每亩地纯收入能达到3000元。”宋国凡说。
王岗镇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种植的辣椒品质高、辣味浓、色泽好,深受市场青睐。2009年6月,王岗镇被第三届中国(长沙)国际辣椒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授予“中国辣椒第一镇”称号。目前,王岗镇辣椒种植面积8万多亩,小辣椒种植农户有1万余户。
水牛宋村几乎家家种辣椒,每到收获季,到处晾晒的都是红辣椒。“村民们只负责种植,从来不为销路发愁。”水牛宋村党支部书记宋建营说,辣椒晒干后一部分会卖给县里的南街村调料厂等加工企业,同时,田间地头活跃着一大批辣椒收购经纪人,把辣椒销往云贵川等地。
火红的辣椒给农家带来好日子。水牛宋村很多农户靠种植辣椒致富,有更多的人靠收购经营辣椒过上了小康生活。“全村九成以上村民家中有汽车,六成村民在县城买了房子。”宋建营说。
近年来,在王岗镇带动下,临颍县辣椒种植面积发展到40万亩。临颍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朱庆甫介绍,“我们通过培育辣椒新品种、推广‘5G+智慧辣椒种植’技术、建设辣椒交易市场、引进知名辣椒深加工企业,构建了全链条辣椒产业体系,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奔小康。”
舞阳县水牛刘村
返乡“领头雁” 村民奔共富
本报记者卢松本报通讯员赵明奇陈帅鹏
“我们的火龙果果实饱满、汁多味甜,每个大棚能产两三千公斤,年均收入近两万元!”9月26日上午,舞阳县辛安镇水牛刘村火龙果种植基地,郭尊平笑容满面地说。
郭尊平在深圳、广州等地开办电子工厂20多年,2017年在舞阳县招商引资政策吸引下毅然返乡,回到水牛刘村创办了舞阳县火妞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种植大棚发展到50个,种植品种也从火龙果拓展到百香果、食用芦荟等,年均收益达100万元,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个。
“下一步,合作社准备扩大规模,注册商标,通过电商开拓市场,提升产品价值,带动更多群众加入合作社,走上致富路。”郭尊平说。
离种植基地不远的水牛刘村产业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碌着,裁剪、镶边、合缝等流程有条不紊,伴随着缝纫机的嗡嗡声,一顶顶做工精细的户外帐篷被生产出来。
“以前在广州打工,家里的事一点儿也顾不上。两年前回乡到扶贫车间工作,平均每月能挣4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村民赵红丽说,等孩子再大些,准备在家乡创业做生意。
水牛刘村党支部委员刘峰介绍,产业扶贫车间自2018年建成投产以来,已累计带动本村及附近村60多人就业,其中26人是从外地返乡就业的。
近年来,舞阳县大力实施“引智回舞”工程,编印《舞阳籍在外人才名册》,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在外人才制度,开展“在外创业有成人员家乡行”“叙乡情话创业谋发展”等活动,吸引了一批在外创业有成的舞阳籍人士投资家乡、造福乡亲。
“这些致富‘领头雁’在家乡创办企业27家,投资总额突破5亿元,就地转移劳动力1万余人,实现了企业做大、县域经济做强、群众增收的良好局面。”舞阳县人社局局长孙涛说。
漯河市郾城区西营村
田园景色新 引得游客来
本报记者卢松本报通讯员张晓甫张帆
“村里环境越来越好,来参观学习的外地人越来越多。”9月25日上午,漯河市郾城区孟庙镇西营村党支部委员李彦超,刚送走新郑市的几名游客,又迎来郾城区商桥镇的一批参观者。
顺着西营村柳河支流的古河道一路东行,一面面五彩斑斓的村居文化墙,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西营村因岳飞抗金在此安营扎寨而得名,因此文化墙开篇便是这一场景;村民家喜添新丁,外墙上便绘制骏马图贺喜;谁家院墙外鲜花怒放、绿树摇曳,便绘制山水画与之呼应……一墙一景,一景一墙,与河流相映成趣。
不仅文化上墙成美景。近年来,西营村加速提升村容村貌,对3个自然村主干道进行硬化、绿化,文化广场做了亮化、美化,房前屋后变得干净整洁。同时,对流经村内的柳河、颍河及相连沟塘进行特色旅游开发,使全村河相通、沟相连、塘有水,清水绕村、垂柳倒映。
“西营还是原来的西营,但已不是原来的景象。只要来过的人,都说美得不敢认了。”80岁的村民应海木喜欢在村里转悠,翠湖、游园、廊桥,无限美景尽收眼底,心里格外惬意。
乡村美引来游客乐。由于离市区较近,每逢周末假期,西营村就会迎来亲子旅游、研学旅行的漯河市民。如今,西营村正慢慢变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近两年,西营村先后规划建设了村史馆、书法创作基地、观光农业基地,正在深度开发“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等农事体验研学游项目。“我们准备把村子打造成有颜值、有气质、有特色的美丽村庄,带动乡村旅游,激活产业发展,推动乡风文明。”李彦超对西营村的未来充满信心。
漯河市源汇区陶桥村
打好“文化牌” 唱响“振兴曲”
本报记者卢松本报通讯员潘泽豫王会锋
沉寂已久的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陶桥村正变得热闹起来。村里包含党建活动室、艺术馆、乡村振兴培训基地的两层四合院即将完工,旧民居改造的乡愁馆雏形初现,国学馆破土动工……
“以前村里太穷,都是大学生往外走。现在我们要搭好‘戏台’,不仅邀请乡贤回村,还要吸引更多城里人到村里游玩。”9月27日,陶桥村党支部书记陶军华激情满怀地说。
陶桥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庄,村民历来重视子女教育。“不比楼房比学生,不比轿车比希望,不比排场比教养。”69岁的村民陶俊盘自豪地介绍,别看陶桥全村只有985人,却先后走出了300多名大学生,是远近闻名的“状元村”。
贤耀陶桥学风浓,革命老区故事多。“抗日战争时期,陶桥是较早建立共产党地下抗日组织的村庄;新中国成立后,村里5名青年同年参加抗美援朝,在战场上牺牲了2名。”陶军华说,这些英雄的事迹一代代口口相传,成为村民的骄傲。
如今,陶桥村的优势和荣光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资源。问十乡党委书记王文竹介绍,乡里计划深度开发陶桥文化底蕴和红色故事,由陶桥村串起周边的抬头、望天等村,开辟乡村旅游线路,带动乡村发展。
10月份,陶桥村乡村振兴培训基地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参加培训人员达到200人。“我们还将建设农家院大食堂,把荒废的民居改造成民宿,让城里人来了还能住下。”陶军华说,村里研学游发展起来后,将给村民带来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
近两年,村里的“大变样”不仅让村民看到了希望,也让在外乡贤感到振奋。村民陶江亭自己拍抖音,宣传日新月异的陶桥村。从陶桥村走出去的书法家申进贤,不仅为村里捐赠了小楷唐诗三百首百米长卷等作品,还准备回乡开办书法教学班,吸引更多退休人员到村里学习书法。
村内道路整修一新、环村河流两岸绿树成荫、村内6个水坑变身鱼塘……陶桥村正变得越来越美,村民日子将越过越好。
漯河市召陵区大徐村
党员带头干 种出“致富瓜”
本报记者卢松本报通讯员潘泽豫李全胜
销售旺季虽过,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大徐村的“新大徐”牌吊瓜依然火爆。9月28日,大徐村脱贫户徐金叶家的吊瓜又卖出了10大筐,在大棚外面被商贩直接拉走。“村党支部书记免费转送的大棚,让家里每年多挣3万块。”徐金叶高兴地说。
50多岁的徐金叶患有哮喘病,父母也有病在身,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加上两个正在上学的儿子,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在各级干部帮扶和惠民政策的“兜底”下,2018年徐金叶一家甩掉了“贫困户”帽子。
脱贫不脱政策。脱贫后,徐金叶一家不仅继续享受着低保等惠民政策,还得到大徐村党支部书记徐电超的持续结对帮扶。“帮他们脱贫不是终点,还要想办法让他们有产业、能致富。”徐电超说。
大徐村离市区较近,村民经常拉着瓜果蔬菜进城销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徐村的西瓜在漯河就赫赫有名。2009年,当时任村委会主任的徐电超和几名党员带头种植大棚西瓜,比大田西瓜提前一个月上市,价格还高出许多。
看到有钱赚,越来越多村民加入大棚西瓜种植。在徐电超的倡议下,村里12名党员种植户带头成立召陵区富农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领着村民抱团闯市场。同时,大棚吊瓜注册了“新大徐”商标,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用‘富农’合作社和‘新大徐’商标,就是表明村党支部要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建设美丽富裕的大徐新村。”徐电超说。
50岁的党员徐建设在村里最早进行大棚种植,他不仅热心指导村民,还改造推广了大棚小滑轮车,减轻了村民搬运瓜果蔬菜的辛苦。在大徐村,只要村民有大棚种植意愿,村“两委”都会安排一名党员种植户结对帮扶。如今,大徐村大棚种植发展到146户200多个大棚,每个大棚年均收入4万元。
村“两委”对脱贫户关爱有加,专门安排12名脱贫户劳动力就近就业,帮助脱贫户徐国启等申请小额贷款建大棚。2019年,徐电超更是说服家人,把自家的3个大棚无偿送给徐金叶等3户脱贫户。“党员干部就要讲奉献,拉着困难群众同奔小康。”徐电超说。
编辑: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