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在小孩子的课本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有趣的设计,比如为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会利用一些造型可爱的卡通形象来引导阅读或者思考,像是小动物、小精灵一类的,或者索性就把它们放到题目当中去,设置成问题的内容,不过你可能想不到,这些虚拟的小人不只是在儿童的课本上,就连专业的热力学研究当中也会用到,著名的麦克斯韦妖模型就是一个例子。
麦克斯韦妖
当然,麦克斯韦妖并非一个简单的出于教学目的所做的形象设计,它是实实在在代表着一个物理学概念的。在解释麦克斯韦妖之前,我们要先来回顾一下中学物理的内容,在热力学的章节,课本中曾经提到过热力学第二定律,具体内容是在自然状态下,物质的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流向低温,并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也就是说,不存在这样的热源,它能够将热量传导给比自身温度还要高的热源,一个高温热源和一个低温热源之间如果有了导热路径,那么方向永远只能是从高到低,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恒定不变。
历史上有许多研究者试图将这一定律推翻,然后制造出所谓的第二类永动机,这种机器能够直接从某个热源上获得热量,然后通过转化将其变成可供人类使用的动能,这些人甚至希望这整个过程可以实现零损耗,像抽血一样把特定热源中的热量完全吸收干净。不过要想把这些设想都变成现实,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漏洞,只有从这个漏洞当中,才有可能找到突破的关键。
这个看起来异想天开的尝试实际上吸引了很多物理学家,毕竟所谓的定律其实也只是暂时没有被推翻而已,所以针对这个定律衍生出了许多的研究,其中有一个就曾经受到过广泛的关注,也就是麦克斯韦妖理论。
麦克斯韦妖理论诞生于1871年,是由当时有名的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麦克斯韦提出来的,这个理论建立在一个看起来非常简易的模型上。在他设计的这个热力学模型中,麦克斯韦首先设置了一个隔绝热量的环境,然后在其中放置了一个容器,这个容器也被隔热的材料分成两个等体积的空间,经过调试之后,两边的热力环境相同。
那么麦克斯韦妖是什么呢?为了实现容器里两个空间的热量交换,麦克斯韦在隔热板上设计了一个小开口,并且为这个开口装上了一道门,麦克斯韦妖就是守卫这道门的门卫,由他来决定可以让哪些热分子通过。
巧思还是漏洞?
麦克斯韦妖要完成的任务是让这个空间里的分子实现做功,并且要获得一个最大值,这就需要他首先将热分子和冷分子分离开来,在两边制造出一个最大温差,具体就是当两边分子因为运动撞上这道门的时候,他会打开门,让对应的分子进入到一边空间,而不符合要求的就被留在原来的地方。
麦克斯韦妖的设计可以说非常巧妙,这并不是说他真的找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漏洞,可以实现特定热源不发生消耗并完成自主做功,而是它通过虚拟的思维方式成功逃脱了实操所必然面对的困难,事实是,这个看起来完美解决了热分子流动方向的角色,本身也在整个实验中发生了做功,而做功就意味着会消耗这个容器中的热能。
也就是说,在不断分离热分子和冷分子过程中,热分子的数量是在减少的,因为麦克斯韦妖需要不断地吸收热分子来获得开门、关门的能量,这样一来,每一次做功时,容器内的热量都会比上一次要少,最终,热量还是会消耗殆尽,无法实现一开始的目的。
麦克斯韦妖是整个模型成立的核心,但是他也成了最大的漏洞所在,麦克斯韦本人给出的解释是,这个妖怪的做功是无限趋近于零的,甚至其存在本身就是无限趋近于虚无的,但是这并不足以反驳上面的质疑。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麦克斯韦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呢?70多年之后,香农提出了信息熵的概念,也就是说,信息本身是应该被量化的,物理学模型中的所有内容都可以用信息来表示和计算,如果麦克斯韦妖无限趋近于虚无,这就意味一部分信息也就是能量被拿走了,并且是永久性的,否则就是实现了熵减,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结语
现代科学最大的特点就是精密,任何条件的设置都不能是无中生有,它必须要绝对合理,一点错误都不容许出现,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麦克斯韦妖再小,也要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