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斯这个名称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说过,目前这个世界上也确实有一些被归入通古斯的族群,也就是一些过去和现代说通古斯语系语言的族群。但是如果说到通古斯人究竟是什么人,可能很多朋友也并不十分清楚。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讲通古斯人的演变史。
图中可见东胡的大致方位
首先,虽然现代用“通古斯”这个名称称呼说通古斯语系各语言的族群并没有太大问题,但“通古斯”这个词汇却并不是来源于说通古斯语系的各个族群之中。关于这个词的起源,目前也没有定论,有些观点认为它起源于古汉语里的“东胡”一词,也有观点认为它来源于突厥语。不过无论这个词起源于哪,它真正被用来称呼说通古斯语的族群其实是因为俄罗斯人。
在俄罗斯人从欧洲来到远东之后不久,他们就开始把说通古斯语言的鄂温克人称为了通古斯人。当时他们为什么这样称呼鄂温克人现代也没有定论,总之俄罗斯人就这样叫了起来。后来,随着俄罗斯人接触的通古斯语族群越来越多,他们就把所有说通古斯语系诸语言的族群都称为了通古斯人,而他们所说的语言也就被命名为通古斯语系。
后来,俄罗斯人还把北亚地区的一条河流也命名为石泉通古斯河。1908年,这条河流附近曾经发生了一次巨型的爆炸事件,不但在当地摧毁了8000万颗树,还导致随后一些天欧亚广大地区都出现了红色夜空,可以说曾经震撼了欧亚大陆。所以在国际上,通古斯大爆炸也让“通古斯”这个词汇在现代也有了相当的辨识度。
通古斯大爆炸发生地
但这次爆炸跟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还是基本无关的。前面我们所说的内容其实都是为了说明:通古斯这个词对于通古斯各族群来说其实是个外来词,在历史上他们自己是没有这样叫过自己的。但因为在这个词得到广泛使用之前,说通古斯语的各个族群对自己并没有通用的自称(各个族群只对自己或其它单个族群有称呼),所以到现代“通古斯”这个称呼在国际学术界也还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现代一些相对主流的观点认为,通古斯族群的先祖可能形成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东北部到贝加尔湖这个区域,也可以说是黑龙江周边区域。但是因为通古斯族群中出现文字的时间非常晚,所以关于其早期的历史,基本上只能参考古代汉文文献的零星记载,以及现代一些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了。
一些语言学家经过研究之后认为,在大约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之间,生活在远东地区的通古斯人可能曾经说一种共同的通古斯语,而后来通古斯各族群的语言都是源于当时的这种共同语言。有些学者认为这种语言可能就是中国古籍里东胡族群所说的语言,也就是认为东胡可能是通古斯人,但这种观点也有比较大的争议。
肃慎的大致方位
另外,先秦古籍里曾有记载的中国东北古族群肃慎可能也和通古斯人有一定关系。当时,肃慎大致分布在今天的长白山以北区域,至少在周朝时就已经臣服于周王室。而在肃慎之后,在两汉时期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挹娄和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当地的勿吉族群也被认为可能跟通古斯人有关,但这些观点现代也都不是定论。在公元5世纪后期,勿吉部可能曾经有过一段比较强大的时期。中原史书里曾记载当时他们曾向北魏请求准许他们和朝鲜半岛上的百济一同夹击高句丽,但却被北魏以这三方都是自己的藩属为由给劝阻了。公元493年,勿吉部还灭亡了与高句丽关系密切的扶余部。这些记载都说明当时勿吉可能也曾拥有较强的军事实力。
勿吉的大致方位
而第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比较重要作用,而且相对比较确定属于通古斯人的族群是隋唐时期出现的靺鞨部,特别是其中的粟末靺鞨部。粟末靺鞨部早期起源于松花江流域,所以以当时松花江的名字粟末水作为了自己的族名。这个族群的大部在高句丽兴起之后,曾经臣服于高句丽(少部为唐朝臣属)。而在公元688年唐朝灭亡了高句丽之后,曾经将一些粟末靺鞨人和其它一些靺鞨部族迁到了今天辽宁朝阳的营州地区。但不久之后,粟末靺鞨部发动叛乱,在公元698年建立了一个名为震国的政权。后来震国国王接受唐朝的册封,被封为“渤海郡王”,震国也很快改名成为了渤海国。后来渤海国在辽东地区维持了200多年的统治,直到公元926年才被契丹灭亡,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割据政权之一。
粟末部和黑水部早期分布区域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粟末靺鞨其实只是靺鞨人的一个分支。而根据中原史书记载,靺鞨人曾经有过几十个部落,其中规模相对比较大的有7个。除了粟末部之外,还有白山部、黑水部、号室部、拂涅部等等等等,其中又以黑水部的实力最强。
这个黑水部虽然和粟末部同属靺鞨,但彼此之间却矛盾重重,互相敌意很深。所以在渤海国时期,他们就跟渤海国多次发生战争。当时,黑水部许多部众并没有臣服于渤海国,而是臣服于唐朝中央,唐朝还在当地设立了黑水都督府。
渤海国与黑水部对峙形势
而在渤海国灭亡之后,黑水部则成为了契丹的臣属。在这个时期,黑水部一些部众被纳入了契丹籍,后来被契丹人称为生女直(真),而没有被纳入契丹籍的黑水部众则被契丹人称为了熟女直(真)。对于女真(直)这个名称的来源,有人认为它可能跟肃慎有渊源,有人则认为它可能是通古斯语里“驯鹿人”的意思,但这些观点也都遇到了很多质疑。
女真人画像
在辽朝末期,没有被契丹人完全控制的生女真部崛起,最终建立了金朝并先后灭亡了辽和北宋两朝。但在金朝末年,由于蒙古南侵的压力,金朝皇室南迁中原,其领土一度被压缩至只剩下了今天的河南、陕西、安徽、江苏等省部分地区。在此期间,多数女真人也随金朝朝廷南迁进入中原,最终在金朝灭亡之后融入了汉族之中。
金朝最后的领土
而仍然留在东北的一些女真部落和靺鞨部落则相互融合,形成了元明时期的女真人,这个时期的女真人主要是建州女真,他们是在金朝时臣服于金朝皇族完颜部的另一个女真部落五国部的后裔。所以金朝的女真人和清朝的满族之间其实也还是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别,但总体上他们还都属于通古斯人的不同分支。而后来这批女真人又经过清朝以及民国时期的演变,最终形成了现代的满族。
清末满族人
所以今天的满族可以说有相当部分是通古斯族群的后裔,但因为满族在近代汉化程度极高,几乎整个民族都已经是以汉语为母语(有学者会说满语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基本不存在以通古斯语族诸语言为母语的人了,所以虽然满语和女真语都是通古斯语系的分支,但现代有些研究在讨论现代通古斯语各族群时,反而不把满族考虑在内,而只是会讨论现代仍然以通古斯语为母语的各个族群了。而这些族群其实反而是一些基本没有参与进通古斯族群历史主流的族群,那么他们都是谁呢?
清末一群锡伯人的画像
总体上,这些族群现代基本都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包括锡伯族、鄂温克族、鄂温人、赫哲族、鄂伦春族、乌尔奇人、奥罗奇人和乌德盖人等。在这些族群中,人数最多的是锡伯人,大概有19万人。当然,锡伯族的族源其实是很不确定的,比如有观点认为“锡伯”是“鲜卑”的另外一个译音,所以他们可能是鲜卑后裔。但无论锡伯是不是鲜卑后裔,这个族群其实是在公元15世纪左右才真正初步成形的。当时,他们曾臣服于蒙古科尔沁部。但在公元1593年,锡伯人被清太祖努尔哈赤击败之后臣服于当时的后金。后来相当一部分锡伯人在乾隆时期被调往新疆地区戍边,使新疆地区也有了大量锡伯族。近代新疆锡伯族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锡伯语,而锡伯语是通古斯语系的一种语言,这也使锡伯族成为了在现代说通古斯诸语言的最大族群。
清朝名将海兰察是鄂温克族
而除了锡伯族,鄂温克族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通古斯族群。鄂温克族是世代生活在大兴安岭周边地区的一个族群,其族名的意思就是“山林人”。有观点认为,前文提到的黑水部曾有个首领思慕就是鄂温克人。这个族群目前在中国和俄罗斯境内各有3万多人。目前其民族语言还有一定保留,也使其成为了目前说通古斯诸语言的第二大族群。
现代仍说通古斯诸语言的族群分布地
另外,俄罗斯境内还有一个跟鄂温克人非常接近的族群,名叫鄂温人,大约有两万人左右。有些观点认为他们实际上是鄂温克人的一个分支。而这个族群是目前世界上说通古斯诸语言的第三大族群。除此之外仍然说通古斯语语言的族群则基本都只有几千到几百人,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告知删除)